農戶王師傅今年種植的玉米算是泡湯了,前期乾旱,後期澇災,玉米幾乎絕收。土壤溼度過大,小麥也剛剛種上。王師傅說:“今年天氣這麼惡劣,玉米肯定要減產,看看網上的新聞,積水都到腰了,再高產的作物也長不好。”
一直以來,很多農戶要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時,作物就能高產,而面對極端的天氣時,產量就會不如人意。比如今年,河南地區有連續的降雨,正在生長後期的玉米出現澇災。直到玉米收穫時,期間雨水不斷,田間少了許多機械的身影,更多的是農戶在田間忙碌。
目前,秋收已經接近尾聲,看到新聞說今年秋糧穩中有增,全年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很多朋友也表示看到這個新聞很喜悅,又是豐收年。但也有一些朋友認為,新聞的喜悅和農戶王師傅的心酸有較大的反差,不能只報喜不報憂。
為什麼今年極端天氣,秋糧還是連續增高呢?其實,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理解。第一,種植麵價增加,減產或者絕收只是很少例。現在農戶種地的積極性提高,中國土地遼闊,秋糧不只包括玉米,還有早晚稻,大豆等等,玉米佔的比例較大。
澇災對玉米後期的產量和品質有影響,但像王師傅這種情況所佔的比例較小,其它地區秋糧長勢好,能彌補部分損失。相對來說,澇災對採收和秋種的影響比較大,要加強管理保證明年小麥的產量。
第二,糧食的增收,離不開農戶的辛勞。農業專家小隊深入田間,進行技術指導,農戶的種植問題能得到解決。農戶的種植技術也有了大幅提高,在面對病蟲害或者極端天氣時,能夠積極採取預防和補救措施,從而保證糧食的生產。
比如在玉米病蟲害高發的地區,選用抗病性較高的品種,播種前進行藥劑包衣,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再加上田間精細化的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性,減少倒伏、病蟲的危害,從而保證產量。
現在秋收即將結束,糧食增產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好訊息,糧食安全有了保障。這和農戶的辛勤勞作以及國家政策,有分不開的關係。澇災對秋種秋播影響更大,玉米收穫之後,儘快散墒,儘早播種,保障明年小麥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