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能源內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今年上半年開始,電煤價格始終高位執行,三季度電煤供應偏緊,導致煤電廠庫存持續降低,發電虧損進一步加劇,跨區搶煤和停機現象頻現。
(文丨本報記者 趙紫原 朱學蕊)
“目前電廠採購的市場煤價已經達到2000元/噸,長協煤價大約1400元/噸。”
“現在廠裡電煤庫存不足一週,我們各地找煤,但出價再高也不好找。”
“四臺百萬千瓦機組,每天發電虧損800萬元,從入夏開機到現在一直開足馬力發電。”
“庫存不夠,很多電廠不僅面臨停機,還可能遭遇資金鍊斷裂風險。”
“電網排程最近也很頭疼,調誰誰不願開機,只能透過約談,繼續保持機組發電。”
記者近日密集接到多地煤電企業反饋,因電煤庫存告急、保供壓力驟增,當前電廠、機組不論規模和裝機大小,都在苦等“口糧”,正常生產陷入巨大困境,甚至有電廠為避免持續虧損而選擇停機。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9月3日釋出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執行情況通報》顯示,上半年煤價始終高位執行,6月末,全國煤企存煤約5000萬噸,同比降26%;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6298萬噸,同比降8.3%;全國火電廠存煤約1.1億噸,同比減少2100萬噸,可用約18天。電煤量少價高,但電力需求卻處於持續提振狀態。中電聯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6.2%,全國規模以上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5%。
“6、7月迎峰度夏期間,各發電集團還能扛一扛,現在實在扛不住了。各地都缺煤,大家都出來找,價格水漲船高,可即便如此也幾乎買不到。”有煤電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當前電煤供需挑戰形勢嚴峻,當務之急是促進煤炭增產量、保供應、穩價格。
01 電煤供不應求 價格不斷攀高
供需失衡,直接推高了電煤價格。
“眼下最大的任務是全力買煤。”東北某煤電廠人士告訴記者,“我們派人全國跑,內蒙古也去,完全不考慮運費。貴州本身也產煤,現在也跟我們一起去山西搶煤,他們光運費就要350元/噸,比我們成本還高。”
東部沿海某煤電廠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當前全國各地煤炭減產減量,‘僧多粥少’自然推高價格就高,目前北方電廠入場標煤含稅價大概升至1400元/噸左右。”
中電聯9月6日、9月16日連續釋出的兩期“中國電煤採購價格指數(CECI)分析週報”顯示,今年7、8月,5500大卡、5000大卡電煤離岸綜合價分別達到924元/噸、786元/噸和1053元/噸和829元/噸。截至9月9日,5500大卡、5000大卡電煤離岸綜合價為1060.57元/噸、845.13元/噸,分別比8月月度綜合價上漲7.57元/噸和16.13元/噸。
進口煤方面,兩期進口電煤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分別為1201元/噸、1182元/噸。其中1201元/噸為連續9期上漲且創歷史新高的價格,1182元/噸是連續9期價格上漲後首次出現小幅回落,但仍處於歷史高位。“內貿煤價上行,進口煤市場情緒漸濃,國際海運費繼續上漲,價格倒掛形勢未獲緩解。” 9月6日釋出的CECI分析週報指出。
“進口煤雖大幅漲價,也需排隊採購。” 上述東部沿海煤電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各大港口的進口煤現在也十分搶手。
記者注意到,除了電煤,其他煤炭產品價格也處於高位。國內焦煤、焦炭等主要煤炭期貨中,焦煤主力2201合約突破3000元/噸,全天漲幅達7.21%。山西某煤企人士表示:“電煤破1000元/噸,噴吹煤破2600元/噸,主焦煤甚至超過焦炭的價格,達3600元/噸,這樣的高價還是第一次見。”
02 電廠虧損持續 隱藏多重風險
電煤價格破千、電廠大面積持續虧損,對煤電行業意味著什麼?
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標煤1000元/噸,按照當前35萬千瓦超臨界機組供電煤耗300克/千瓦時計算,燃料成本為0.3元/千瓦時。如果加上水、油、減排等成本和動輒幾十億的銀行貸款財務成本,以及機組日常維護檢修、人員工資、政府各項基金稅收等綜合成本,說‘發一度電,賠一毛錢’,一點都不為過。”
“這已經是非常簡化的計算模型了,部分電煤價格當前已逼近1700元/噸,甚至2000元/噸,也有相當一部分機組煤耗超過300克/千瓦時,虧損情況更嚴重。當前東部地區不少供熱機組和百萬千瓦發電機組也開始虧損。”上述東部沿海煤電廠負責人說。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指出,如果煤電全面、長期虧損,缺電必然是一個最直接的隱患。“社會上有觀點認為,煤電小時數並不高,未利用的小時數代表容量仍很充足,無需擔心供給安全,這是典型的計劃思維。關鍵問題在於,這些容量的成本沒有被回收,很難轉化為現實的電量。”
上述專家表示,電廠不發電會面臨兩個細則考核。“按當前煤價計算,假設不發電每日考核80萬元,開機每天賠100萬元,這種情況下電廠寧可選擇被考核也不願意發電。但電廠有保供職責,再賠也得發。”
不少煤電企業表示,除了停電風險,整個行業還面臨熱/電保供壓力和潛在的金融風險。“長期虧損導致電廠資金鍊瀕臨斷裂,尤其北方地區即將迎來供暖季,沒錢買煤,如何實現民生保供?”華北某煤電廠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煤電廠都比較‘年輕’,還需支付銀行貸款和利息,大面積虧損可能會引發相關金融風險。此外,目前煤電廠的銀行貸款普遍有上浮利率,加之銀行不願再繼續發放新增貸款,真的是雪上加霜。”
03 容量電價待出 成本倒掛待解
一邊陷入虧損,一邊繼續發電,煤電企業到底該如何紓困?
馮永晟指出,現有政策體系下,煤電企業的壓力在持續增加,需要透過最佳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率,緩解煤電業務的成本壓力。另外,需要加強發售協調,提升售電環節的競爭力。“但企業個體與煤電行業整體間的關係,無法透過企業層面的主動作為來理順。根本上,還是需要整體的市場建設來儘快止損。”
上述專家指出,應該推出容量電價保障電廠基本收益,推動煤、電一定程度上的聯動,確保電價至少高於燃料成本,避免成本倒掛、入不敷出。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副主任、燃料分會副秘書長葉春建議,要統籌保供與減排,充分發揮煤電基礎託底作用。未來面臨“一增一減”,既要為經濟發展不斷增加能源電力供應,又要為實現降碳目標持續減少碳排放。在“剪刀差”壓力下,行業發展必須加大轉型力度。“較長一段時間內,煤電在基本負荷保底、熱力可靠供應、低耗高效、可靠備用等方面仍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和經濟優勢,煤電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不可替代。無論什麼樣的電力系統,保障電力供應是首要前提。因此,煤電必將擔當保供和減排雙重角色,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重要的基礎性電源作用。”
葉春進一步指出,煤電和新能源從來不是也不會是零和博弈,在儲能技術、氫能甚至是更高階能源尚未發展到可以顛覆傳統電力系統本質時,二者在能源體系中的位置不可相互替代,並且缺一不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