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當醫生該在一個專業深耕鑽研,還是在多學科做專業上的“多面手”?在這個問題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陳飛教授給出了第三種答案:既深耕專業,又做學科整合。
他從事頭頸腫瘤外科臨床工作,外科技術精湛,能高質量完成所有頭頸腫瘤外科手術,此外,他不斷拓寬醫生專業的“邊界”,在頜面外科、血管外科、顯微外科、整形外科等多個專業領域深鑽細研,被稱為“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本期“封面天天見 健康正前方”欄目,我們來認識一位全能型教授——陳飛。
名醫簡介:
陳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衛健委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頭頸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
主要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頭頸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頭頸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醫學傳播學會理事、四川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頭頸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委會頭頸學組副組長、四川省腫瘤學會甲狀腺專委會常委。近年來,主持及參與國家與省級課題共8項、獲軟體著作權3項、發明專利2項,獲四川省醫學科技成果獎二等獎一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國核心心期刊論文10篇。
我們是患者生命的“最後一次機會”
從一名普通的醫學生,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業內響噹噹的專家大咖,陳飛的求學、從醫經歷便是醫學洪流中一名醫學專家淬鍊成才的過程。
1997年,陳飛從重慶醫科大學本科畢業,之後在貴陽醫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跟隨國內著名耳鼻喉科專家林尚澤教授學習;2002年,陳飛來到重慶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在臨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了繼續深造學習,2003年陳飛來到了華西臨床醫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工作至今。
川大華西醫院在全國醫院中排名第二,還是西部疑難重症診療國家級中心,承擔了很多疑難雜症患者的救治。“對很多患者來說,這裡就是生命的‘最後一次機會’。因此,促使我們要不斷探索,解決各種難題。”陳飛說,正是因為身上的擔子重,患者的期望高,所以他更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更新技術,為患者排憂解難。
這份醫者的責任,讓陳飛不敢有絲毫懈怠,面對疑難雜症,他迎難而上。求學時,他是最刻苦的學生,工作後,他和團隊常常凌晨5點還在手術檯上,也正是這樣高難度、長期的鑽研和積累,形成了他在晚期腫瘤治療方面特有的經驗。
突破醫生的專業“邊界”
專家並不一開始就是專家。在陳飛還是博士研究生時,一場手術讓他對醫生有了新的認識和定義。
2005年,一名下嚥頸段食管癌需要進行遊離空腸代食管的患者正在接受手術。陳飛和老師負責切除腫瘤,負責縫合血管的是當時骨科的一位醫生。“一般情況下,要求腫瘤切除後40分鐘內一定要把血管接好,不然的話就會出現壞死。”然而,這位醫生剛好被臨時派去搶救病人,估計至少需要6個小時才能趕到。
危急時刻,陳飛臨時受命負責患者的顯微血管吻合。“雖然我在讀研究生期間,就已經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過無數次的訓練,但在患者身上做,它是兩回事,當時心理上的壓力也比較大,因為如果手術不成功,就會面臨病人的生死考驗。”陳飛說,他全神貫注,把平日訓練全部傾注在這次“實戰”上,終於,縫合手術順利完成。
這次經歷讓陳飛印象很深,“我覺得自己必須要紮實地掌握各學科、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到臨危不亂。”陳飛說,醫生如果能掌握多項技能,就能從整體觀上看待患者病情,也能更全面地為患者制定救治方案,對患者來說是好事。
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如今,陳飛教授在頭頸外科、頜面外科、血管外科、顯微外科、腫瘤整形外科等多個專業領域有深入研究,他的解剖速度、修復重建速度和水準,在業界享有廣泛聲譽。如此“全能”的他,被同行比作“一人就是一個團隊”。
然而,擁有競爭力的綜合素質,不意味著“單打獨鬥”。
10月24日,由陳飛教授擔任主任委員的四川省醫學傳播學會頭頸腫瘤專委會正式成立,他領銜的頭頸腫瘤MDT團隊陣容華麗,擁有涵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口腔頜面外科、顱底外科、甲狀腺外科、頭頸腫瘤科、中醫耳鼻喉學科的多名精英級醫學名家,在醫學傳播與媒體傳播緊密結合下,將引領四川頭頸腫瘤各學科的協作創新發展,為廣大頭頸部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醫者仁心
精心設計手術方案 為喉癌男孩保住喉嚨
實際上,陳飛教授常常面對的頭頸腫瘤是一種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比如,喉癌患者再也可能無法說話,長期佩帶氣管道管,口腔癌患者可能發生吞嚥及發音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每每看到患者因為疾病致殘,他都心痛不已,因此他也始終追求在達到治療目的的同時找到傷害最小的辦法。
陳飛曾有一個患者,是一名19歲的大學生,喉癌晚期。如果按常規手術,必須進行全喉切除,這意味著這名陽光男孩將永久無法說話。
為了竭盡所能保留男孩的聲音,陳飛熬了幾個夜潛心設計了多種方案,他想既祛除病灶,又要保住喉部功能。最終,手術結束後保留了男孩1/4的喉部,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男孩不僅能說話,還恢復了吞嚥及拔除了氣管套管,經口呼吸。今年是男孩手術後的第9年,每年逢年過節,他都要給陳飛發來簡訊祝福、道謝。
“我們每天就是攻克難題,做研究、做臨床。”陳飛說,自從博士畢業後,他沒有認真看過一次電視,記憶裡唯一感到真正放鬆的時刻,還停留在博士畢業時騎腳踏車到天府廣場的畫面。工作後的他,晚上下班後的時間留給了總結經驗、寫論文以及學習更新知識上。
至今,陳飛教授15年來一直保留著一個習慣,每週三上午,他都要到門診喉鏡室回訪患者,透過患者真實的反饋,尋找技術方面的改進辦法,“就是為了能讓患者‘最後一次機會’的期待不會落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