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在回憶與張國榮一起拍攝《霸王別姬》時,說到:“人戲不分,他做到頭了。” 哥哥張國榮的演技渾然天成,他就是程蝶衣,在戲劇的角色中物我兩忘,璀璨絢爛,惹人憐愛。
但是,在1997年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春光乍洩》中的他卻輸給了另外一個戲痴——《南海十三郎》中的謝君豪。
有趣的是,《南海十三郎》其實是謝君豪主演的第一部電影。
此前,他是一名話劇演員。初入電影圈時,還給張國榮的電影跑過兩次龍套。誰也不會想到,他就憑著這部處女作拿了影帝。可以說,這是謝君豪的完美之作。如果你看過,便知道什麼是“不瘋魔,不成活”。
《南海十三郎》講的是一代粵劇名家唐滌生恩師 南海十三郎的畢生傳奇。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鏐,清末太史公十三公子,為人孤高不凡,文才出眾。
這個傳奇在1993年由香港金牌劇作家杜國威展示出來。他將不朽人物、廣東粵劇和古樸香港共冶一爐;
由導演古天農以說書及講古的手法,將演出處理得莊諧並重,熱鬧有趣;外加南海十三郎的不二人選謝君豪,將這位持才自傲,偏執又單純的天才劇作家表演地讓人拍案叫絕。此戲一經上演,便造成巨大轟動,連演幾十場,場場爆滿。
在1997年高志森、杜國威、古天農共同合作的劇團春天舞臺將這部戲重新制作,再度造成轟動。
同年,高志森導演的《南海十三郎》電影上映,採用舞臺劇原班人馬,一舉拿下了34屆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獎三個大獎。後來再改編成為電視劇。
二十年間三次製作,六度重演,每一次上演都造成轟動,上百場演出幾乎場場爆滿,如此受歡迎的作品,縱觀香港戲劇史,真的沒有幾部可以達到的。
影片以香港講古人(說書人),臨街敲鑼開嗓為頭,由他人之口講述那段關於南海十三郎的人生點滴。
正所謂“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這十三郎,到底是誰?是一位天才。
生父這輩子總共娶了十二個青樓出身的夫人,“一生子女債,半世老婆奴”可以作為他人生的批註了,雖然家庭情況十分複雜,反倒是放養出十三郎的渾然天性。
所以他自小伶牙俐齒,生來頑劣,只有在看戲之時,才能消停片刻。戲痴成癮,不過在戲劇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家見解和創作天賦。
對著時下省港澳最出名的當紅伶人薛覺先,能指出他的表演缺失,第二日又給他送來自己所編寫的劇本,必然精彩,還包好唱。
一來二去,竟征服了圈內的角兒後,競相想聘用他為編劇。
二十六歲的十三郎,也至此搖身變成人人爭搶、青雲直上的紅人。
雖然他自己做上了大編劇,但也不忘幫襯下輩同行,他所在乎的,並不是虛名。
慧眼識英的他還一手調教出戰後被譽為“一代宗師”的粵劇名編唐滌生。
他們彼此欣賞,共度短短几年。十三郎傾盡所有所學教導,也不忘教誨唐滌生切勿徒勞模仿自己,要將所學化為個人所用。併為他指出屬於年輕人的光明道路,扶正了他的從業態度及生涯走向。而作為主角的十三郎,卻將迎來自己灰暗的後半生……
世人都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他自然也是個瘋子。成名前後,已有不少人罵他作“痴線”,天才總是有太多言行舉止,讓常人無法理解。
他脾氣暴躁,嘴賤舌毒,說好聽點,是恃才傲物,說難聽點,就是狂妄自大。
戰爭結束,新舊時代交替,對於像十三郎這樣的守舊派人物,正是被命運嘲諷、捉弄的時候。
人家找他寫猩猩王強搶民女,結果懷孕生子的奇情故事,他不願意。別人改他劇本,讓女主角莫名其妙地死而復生,他不能忍。生活已經逐漸落魄,他始終沒低下高貴的頭顱。連他的徒弟唐滌生也試圖證明,文章有價值。
這,是他們文人的骨氣。只可惜,在那個時代,兩個最用心寫劇本的人的結局可見。因為天才是不會和世俗妥協的。
什麼叫文人風骨,什麼是高風亮節,小柔覺得電影裡的這段臺詞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要證明文章有價。再過三、五十年,沒有人會記得那些股票、黃金、錢財,世界大事都只是過眼煙雲,可是一個好的劇本,過了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做文章有價。
他們留下了千古絕唱。唐滌生最知名的作品,被稱為粵劇劇寶的《帝女花》。
其中“香夭”一折名段“落花漫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在粵語曲以外亦流傳甚廣。
南海十三郎的《寒江釣雪》《心聲淚影》《梨香院》《女兒香》《梁紅玉》等多部經典作品,都被廣為流傳。
他們為什麼能被大家記住,其實影片說出了最好的答案:整天想著成名是寫不出好劇本的。這句忠告,放到現在,依舊是對現今影視界的一個警鐘。就像電影片尾打出的:
希望電影人能夠拿出更多的好作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