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作剩
電影《了不起的老爸》取材真人真事,講述了殘疾人陪跑馬拉松的勵志故事,真實呈現了父親與兒子各自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典型的中國式父親形象。飾演兒子肖爾東的張宥浩,表演真實、自然,呈現出這一人物恐懼又渴望、憂愁又陽光的內心。由王硯輝演繹的父親肖大明,為了把兒子培養成才,拒絕再婚、省吃儉用、任勞任怨。兩位主演對父子的動人演繹,重續了《那山那狗那人》《洗澡》《海洋天堂》《千里走單騎》等影片中的父子關係,讓人由映象內轉向現實中,進而能夠理解自己的父親。
針對藝術的本體,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這一著名觀點。他認為,線條、色彩等形式及其之間的關係應激發人的審美情感與觸及藝術精神的終極實在,這要求形式賦予內容以“意味”。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也認為“電影以餘味定輸贏”。基於此,《了不起的老爸》實則輸在了“無意味的形式”所帶來的“寡味”。
在鏡頭語言上,常規且單一的鏡語讓電影略顯沉悶、缺乏吸引力。儘管擁有高質量電影配置,但電影在語言方面並沒有進行深入探索,而畫外音、慢鏡頭、閃回等常規鏡語的多次使用,給人以重複感。比如電影充斥著肖爾東、醫生、廣播員等人的畫外音,既密集,又使情節線趨於破碎,而慢鏡頭的使用也破壞了鏡頭的美感。
在情節鋪陳與安排上,非高階的設定沒有起到輔助敘事、推進情節發展的作用。比如,4分鐘左右的電影片頭,透過畫外音交代了兒子得病這一事實,為後面的衝突做了鋪墊。但這種畫外音替代動作衝突的形式過於簡單粗暴,無法產生強烈的衝突效果,難以調動受眾的情緒。又如,影片多次呈現了父親拉客與江邊洗車等情節,但這些僅僅屬於展示性的情節,並沒有深入挖掘父親作為“司機”這一身份背後的故事。觀眾並不能深刻感知主人公的辛苦,無法與之共情。再如,鄰居老婆婆與父親的多次鬥氣的情節,更凸顯了人物的無德與自私。
電影名為《了不起的老爸》,但內容方面卻發生了偏離。筆者認為,老爸是否“了不起”,應要透過兒子對父親的認同來實現。電影卻多次呈現了兒子對母親而非父親的認同,比如電影起初畫外音中母親的話、中間敘述了母親的事蹟、結尾兒子跟母親的幻想並跑等,都指向了缺席但始終在場的母親。因此,整部電影的邏輯無法自洽,偏向跑題。其實,電影所呈現出的父親形象,也無法稱之為“了不起”,因為電影中的父親僅有辛苦付出的自我感動,而缺失真正的反思精神,即無法確認自己的問題所在。
此外,該電影中有些情節的價值導向也有待商榷。比如,兒子無意推倒腳踏車而父子有意逃跑、朋友為父子私開電閘而被保安追趕、父子偽造報名資格並參賽等,電影雖以喜劇的形式呈現這些場景,增添了“笑果”,卻沒有批評的意指,從而無法正視這屬於違反規則、違背道德的行為。在後疫情時代,家庭倫理情節片得到了更多的生產與消費。但是,無論需求如何,只有當電影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鏡語創新,才有可能獲得理想的票房與口碑,實現回味無窮的審美意蘊。
(作者系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