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紅色記憶,回眸烽火征程。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由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山西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山西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山西廣播電視報》社承辦,編輯整理了100名經受過革命烽火歲月洗禮的黨員老兵口述的自身革命故事,追憶當年紅色崢嶸歲月,感慨今日和平幸福生活。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這些“初心故事”,是黨員老兵對自己從軍道路的樸素記憶,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飽含著他們對黨忠誠、與黨同心的堅定信念,皓首丹心、老當益壯的精神風貌,永葆初心、牢記使命的高尚情懷,既是有形的正能量,更是鮮活的價值觀。故事均為當事人口述,人物和事件血肉豐滿,讓讀者從故事中獲得情感共鳴,產生行動自覺,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山西廣播電視報特別策劃
“小鬼班”上戰場
我1928年11月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本來過著貧窮但幸福的生活。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我所在的家鄉也沒能免遭日寇的侵佔,日軍佔領後無惡不作,燒、殺、搶、掠,給我的家鄉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局面,當地的百姓大都逃離家園,背井離鄉,四處躲避。
1943年8月的一天,聽說有一支八路軍的部隊(後來才知道是新四軍的2師,當時是羅炳輝任師長)駐紮在我的家鄉盤古山,距離我家鄉最近的是淮南獨立旅盤古武裝大隊,聽說部隊為了抗日救國正在號召當地人參軍打日本鬼子,15歲的我一直想參加抗日報國隊伍,回家我就跟家裡人說了我的想法,爹和娘還有年幼的弟弟都支援我的想法,第二天娘就領著我到了淮南獨立旅盤古武裝大隊,找到了當時的一個大隊長:“新四軍同志,這是我兒子,我想讓他跟你們上前線打鬼子,你就收下他吧!”那個大隊長說:“大嫂,你這孩子太小了,還是讓他留在你身邊吧。”母親一聽急了,就說:“都15歲了,不小了,這孩子聰明,再說我家裡還有一個兒子吶!同志,你就讓他為打鬼子出點力吧。”那個大隊長被母親的話語打動了,就看著我說:“小鬼,你想打日本鬼子嗎?”我立馬答道:“想!我恨他們!要把他們打跑,打回他們老家去!”大隊長“哈哈”一笑,說:“好,我收下你這個兵了。”由於我年齡小,大隊長就把我分在了“小鬼班”(小鬼班大都是12-15歲的青少年組成的,被編制為第九班),主要任務就是站崗、放哨、給山下的部隊傳遞情報及平時的日常戰術訓練。
第一次上戰場,那是1945年的春季,在江蘇儀徵的甘泉山,經過大隊的前期偵察,距甘泉山南約3裡處有日軍的一個據點,據點裡駐紮了一個班兵力的日軍(約15人)。武裝大隊還發現日軍每天都有3名士兵到鎮上“買菜”,其實就是去老百姓家搶糧食、蔬菜等食物,這一行為激起當地老百姓的不滿和仇恨,怎奈也是敢怒不敢言。百姓們只能向武裝大隊求援,希望大隊能夠消滅這些鬼子,紛紛給大隊提供有利的情報。武裝大隊立即組織開會研究,決定消滅這幫鬼子。但是經觀察這幫鬼子每天只有三人外出,其他鬼子都在據點內不出來,而只打死這三人會引起其他鬼子的警覺。大隊最後決定採取引蛇出洞,先引鬼子出來,緊密跟蹤,將其中兩個殺死,故意放跑一個,讓其回據點搬救兵,然後半路伏擊將其消滅。做好周密的行動計劃,便開始謹慎執行。於是挑選了三名素質比較好的黨員老兵喬裝打扮了一番到鎮上“閒逛”,武裝大隊分兩隊,一隊在路上進行伏擊,另一隊等鬼子們離開據點後直接攻擊據點,我被分到了伏擊隊。戰鬥打響前,兩名老兵到鎮上按預先計劃,把兩把別克手槍藏於褐色長袍中,到鎮上找到了那三名“買菜”的日本鬼子,兩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槍就對兩名日本鬼子射擊,兩名鬼子應聲倒地,另一名鬼子邊開槍邊逃跑,兩名老兵邊還擊邊撤退。那名日本兵按預計的想法逃回了據點,不一會7名鬼子攜槍帶彈地從據點出來了。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鬼子到了伏擊地點被我們武裝大隊用了約10分鐘就打散了,伏擊點槍聲一響,攻佔據點分隊的戰鬥也打響了,這一仗下來共擊斃日軍12人,一舉拔掉了日軍在甘泉山下的據點。
轉眼間就到了1945年8月,在8月15日那天從武裝大隊領導那裡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說日本天皇已經發出終戰詔書,在我家鄉的日軍也在組織撤離,家鄉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拍手叫好,每個人都像過年一樣開心,紛紛放鞭炮慶祝。我心裡也是無比振奮和激動,但我沒有忘記使命,繼續跟著部隊投身到祖國的解放戰爭中去。
素材整理 | 韓楓 範赫 田巧珍
素材採集 | 趙新成 李曉鶴 黨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