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淮軍的發祥地,淮軍存在的40年間正是中國經歷“三千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淮軍將領的生平故事流傳至今。
為傳播屬於安徽獨特的歷史文化,從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廣播電視臺城市之聲製作推出歷史故事系列音訊《淮軍大起底》,今天請聽第325集《隔江對峙》
以山縣有朋大將為司令官的日本第一軍完成了在朝鮮的集結,和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一個軍有三個師,一個師有三個旅……這樣的建制不一樣,第一軍只有兩個師團,或者是兩個加強師團。所謂加強師團就是在師團的基礎上又配備了一些其他的軍事力量。
因為要說中日戰爭,就得反覆提到日軍,所以,先稍微詳細地說說日軍的基本情況,也算知己知彼吧。
剛才說過了,日本第一軍由兩個加強師團組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這兩個師團都是在兩個旅團以外,又配備了一個聯隊,三個大隊。
這麼一說又多出了新的概念:聯隊和大隊。日軍的戰鬥單位的叫法和我們常見的不太一樣,一般我們的概念裡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日軍是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對應的是師、旅、團、營,以前說過,他們沒有常設的“軍”建制。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小隊長,相當於排長,中隊長相當於連長。
這麼一對比就能看出來,日本第一軍實際就是兩個師,但是,每個師卻不是兩個旅,而是又加上了一個團和三個營。如果按照兩進位制算的話,它這一師其實三個旅都不止,還多出一個營來。
從人數看,一般一個師在一萬人左右,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的一個師團有一萬六千人,明顯多出了好多人。
而且,日軍的分工已經和現在基本上一樣了,一個師團裡除了兩個旅的步兵,多出來的聯隊是炮兵;另外那個三個大隊分別是騎兵、工兵、輜重兵。就是說,當時需要的兵種在一個師團裡全都配齊了,拉出去就能不用別人幫助打任何一場戰鬥了。
清軍當時還是沿用過去鄉勇的建制,500人一營。當然,也分了馬隊和步兵,不過,像炮兵都是不單獨成系列的,而且配備在各個部隊裡。至於後勤就更不是一個獨立單位了,多是臨時拉夫,就是找老百姓幫著運送補給、彈藥之類的東西。
要是這麼一看,清軍明顯的和日軍不在一個水平上,人家已經是現代化部隊建制了,我們還是古代建制。
當時,清軍在鴨綠江附近參與防禦的一共有80多個營。按照正常算應該是四萬多人,但是,可能平時部隊就不滿員,當官的吃空餉;加上已經打了一段時間仗,各個參戰部隊損失的人來不及補充;沒參戰的部隊也抽調人員出去了。所以,實際上只有兩萬多人。雖然分屬不同的兵源,但是,還是以淮軍為主,從統計看一共是82個營,淮軍佔了50個營,而且,淮軍的編制可能更全一些,有將近兩萬人,明顯比其他地方的人數多。
當時鴨綠江前線分成兩半,指揮一個是漢人,一個是滿人。漢人算是一個淮軍將領,不過,他不是那種一開始就跟著李鴻章一起的老部下,而是由當時安徽地方官啟用的軍官,因為是從安徽起家的,所以,勉強也算是淮軍。當然,他本人是山東人,只能算是鄰省人,連老鄉都不是。
這個指揮官叫宋慶,當時已經75歲了。從這個年齡看,說明清軍真的沒有什麼人可用了。
順便提一句,葉志超已經因為丟失朝鮮而被撤職了,宋慶是提督,也就是鴨綠江前線官職最高的人,所以,就由他作了半個防線的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