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
25、比如唐維祿,說打崩拳要“抽筋”,我是他徒弟,我明白,別人就難懂了,沒法傳播。
26、學拳之悟,不是悟古歌訣,也不是悟老師的口訣,而是藉著歌訣、口訣,有了契機,悟出產生歌訣的東西。
27、明白了要勁力周全,功夫用雙換掌能練出來,用蛇形也能練出來。
28、“只動不打”是程派八卦的練功口訣,“硬退硬進無遮攔”是形意的古歌訣,尚雲祥還有“練拳要學瞎子走路”的竅門,說瞎子走路身子前後都提著小心,從頭到腳都有反應,練拳不是練拳頭,而是全身敏感。
按:過去的師傅,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但練到那個份上,功夫都化到腦子裡去了,能用通俗的口語把煉拳的要點表述出來,徒弟跟他時間長了,有緣,能聽懂師傅的口語,也就投了緣,聽進去了。聽進去了也就得了功夫。一個“抽筋”,很形象地告訴你:意放在回手上,手上要帶著東西回來,而且這個“抽”字是要用胯去帶動來抽的。
對於古訣,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很容易產生歧義,而是要透過持久正確的鍛鍊去體悟這古訣後面的東西,一旦你悟透了,你也可以編寫古訣了。
勁力周全,也就是要在二十四法的基礎上去行拳,如果舉手投足都能自如地遵循二十四法,那麼“形”就如同佛學中的筏,到達彼岸了,舍掉上岸,“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為真意。
拳頭是本能,靈敏是技法。每個門派都有自已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獨門口訣,太極、形意、八卦都不例外,尚雲祥的“瞎子走路”把練敏感的方法交待清楚了,很多徒弟不想離開師傅,就是想多得幾句這樣的話,唐維祿最後是被李存義勸著離開的。這些樸實的大白話也是最實用的,好過現在各種華麗詞藻的堆徹,簡單的“擰裹勁”有些書把它分成了幾十種,每一種怎麼怎麼怎麼......如果看下去跟著練,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練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