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空調雙雄是格力和美的,空調行業的排資論輩若放在30年前,格力還是默默無聞,美的雖小有名氣,真正的霸主則是春蘭空調。春蘭空調曾經的實力,導致了現在有“言空調必春蘭”的說法。
1994年,春蘭空調的銷售額達到53億元,純利潤6億,而格力的銷售額僅有6億。短短几十年過去了,春蘭空調銷聲匿跡了,而格力卻蒸蒸日上,銷售額劍拔千億。
曾經的“空調之王”,是怎麼丟掉王者之位的?
一、
把春蘭空調帶到頂峰的是陶建幸,沒有陶建幸,就沒有春蘭空調,同樣的,沒有陶建幸,春蘭空調也就不會衰落。
陶建幸是南京大學數學系的高材生,畢業後在泰州機械局做技術員,因為工作出色,他很快就升任為技術科長。
1985年,同市的兄弟工廠冷氣裝置廠連年虧損,隱隱有倒閉之勢,在關鍵時刻,陶建幸被調任冷氣裝置廠,成為這個廠子的第4任廠長,而這間工廠也是春蘭集團的前身。
陶建幸上任後,對生產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進,可以同時生產多型號空調,同時對銷售模式進行創新,首次提出了市場銷售代理制,並且在全國推廣,這樣一來春蘭空調就在全國各地建立了銷售網。
透過這兩步走,春蘭空調在市場上賣得火熱,工廠很快就扭虧為盈。陶建幸正值年輕可為的青春年華,他眼看著春蘭空調在大賣,迅速做出下一次動作,與其他公司合作建立了批次生產工廠,使春蘭空調儘量滿足市場需求。
春蘭空調花了足足7年的時間,才獲得批次生產的能力,7年後的1994年,春蘭空調年銷售150萬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達到40%,換句話說,每三臺空調,就有一臺春蘭空調。
1994年是春蘭空調最為風光的一年,不僅被冠名為“中國空調之王”,還是連續銷量第一的重要節點。但是從1994年之後,春蘭空調開啟了多元化擴張的征程。
做下這個決定的是陶建幸,他認為當時春蘭空調已經做到市場第一,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必須得跨行,他在揚州的所有企業中做了一次篩選。
那會兒的揚州擁有一大批明星企業,有農藥龍頭揚農、汽車龍頭黎明汽車,還有全國最大的化纖生產基地儀徵化纖,而陶建幸揚長避短,大批資金殺入了摩托車行業,一舉產出了兩款明星產品:春蘭虎和春蘭豹。
每款車型的銷售價達到了5000元,在90年代,這筆錢可是筆鉅款,但“虎豹橫行”,半年就賣出了6萬臺,春蘭集團收入近10億。
陶建幸看到這次試水成功,他就愈發大膽,收購了一件持續虧損的東風汽車製造廠,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建立了一條新的重卡生產線,而這次佈局也讓春風集團名噪一時,因為春風牌卡車的在全國排名前三。
當陶建幸在佈局多元化的時候,主業春蘭空調就漸漸被漠不關心了,可是,春蘭空調的利潤根本就支撐不起多元化佈局,陶建幸又是怎麼會有這份自信的呢?
二、
做企業的老闆可能會看一些有關管理的書籍。那會兒在全世界最有名氣之一的管理者,企業管理之父傑克退休後,他把自己的管理經驗寫成了一本書,而他執掌的GE,名下有13家子公司進入世界500強。
陶建幸佈局多元化,目的也是想學GE模式,把子公司打造成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
2002年,陶建幸和柳傳志、張瑞敏等人組團去參觀GE總部,他是帶著勝利者的喜悅去的,因為他早就在佈局多元化,並且看得到,全球化之後,做單一產品的企業在國際生意中的競爭力很少。
可春蘭空調在這一年開始走向了沒落,淨利潤開始下降。陶建幸為了推動春蘭集團的凝聚力,他從美國回來後想要對公司進行股改,擬出了方案,讓公司員工持股,有了激勵方案,員工的戰鬥力或許會上升一個層次。
春蘭集團的股改進行得很快,2002年的年底員工的資金繳納快完成了,在最後關頭股改被叫停,因為這很有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當股改被叫停之後,陶建幸就很少出現在了公眾面前,而春蘭空調的衰落已經挽回不回來了。
就在陶建幸向多元化跨出一個大步子時,管理層的精力放在主業的身上就變少了,當初那些靠春蘭空調的掙大錢的年代已經消逝了。
空調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春蘭空調的利潤被不斷積壓,陶建幸覺得是銷售模式出現了問題,於是取消了“返利制度”。換句話說,經銷商每賣出一臺春蘭空調,他們可能不賺錢,還要賠錢。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經銷商紛紛倒戈的局面,他們倒向了格力,而春蘭空調大手一揮,投入10億元開了3000家連鎖店。
從轉銷變為直營,有好處也有壞處,可是春蘭空調的上次動作給自己樹立了千千萬萬個敵人。這些敵人就是那些倒戈的經銷商。當他們在向顧客推薦空調型號的時候,首選不是春蘭空調,反而是格力、美的或者是長虹。
同時那3000家連鎖店也開始反水,偷偷銷售其他品牌的空調,造成了春蘭空調的滯銷或者賣不出去。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春蘭空調焉能不敗?
三、
春蘭集團的業績翻紅時,多元化就沒有問題,但從2005年開始,春蘭出現了虧損,這就意味著,之前陶建幸佈局的摩托車、壓縮機、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等,沒有形成良好的資金迴流能力,宣告著多元化失敗。
春蘭連續3年虧損超4億,春蘭空調的桂冠也被格力摘掉。2007年,格力的銷售額突破350億,佔據了30%的市場份額。或許,當初的陶建幸沒有看到,當隨著空調的普及率上漲,空調行業的銷量必定會大漲。可惜,春蘭空調未能擁抱這個黃金時代就匆匆退場。
這一年還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春蘭集團被停牌,春蘭集團內部必須進行整改。第二件事,春蘭集團進行了換帥,陶建幸跌落神壇。
管理層的變動,帶來了業務方向的調整。新的班子立馬確定了重回主業,但也有一個副業,那便是發展房地產,利用房地產的整體優勢間接帶動春蘭空調的銷量。
經過了一兩年的大甩賣和股權調整,春蘭的營收稍有改善,實現盈利,在2009年的11月,春蘭在停牌18個月後恢復上市,開盤就大漲78%。此時的春蘭,不再是家電股,而是房地產股。
原本陶建幸手中握有一副爛牌,可他靠自己的能力、天賦,把爛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當陶建幸手中握有一副好牌,卻打出了“自大一點就是臭”的爛牌。
當年火極一時的春蘭空調真的是因為擴張、改制而失敗的嗎?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便是管理層的人才大量流出,若是改制成功,陶建幸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對員工也有更多的激勵條件,管理層和技術人才也不會紛紛出走,轉投他家。
或許是2002年的利潤下降,讓陶建幸著急了點,不然到2003年的管理層收購元年,陶建幸或許將擁有更多的機會翻盤吧。可惜,歷史只能回顧,不能重回。揚州經歷了接近40年的風風雨雨,當初坐擁眾多明星企業,至今只剩下“揚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