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四年前就去世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自從爸爸去世後,媽媽就每天變著法地給我做好吃的。可能媽媽也想他了吧.....
媽媽病了,去鎮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
那天,媽媽倒了,看著媽媽很難受,我哭了。我對媽媽說:“媽媽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支援你!把我做的飯吃了,睡一覺,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起不來,樣子還很難看。我趕緊去叫打工剛回家的叔叔,讓他把媽媽送到鎮上的醫院。
第三天早上,我去醫院看媽媽,她還沒有醒。我輕輕地給她洗手,她醒了。
媽媽拉著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媽想回家了。”
我問:“為什麼了?”
“這裡不舒服,還是家裡舒服.....”
我把媽媽接回家,坐了一會兒,我就去給媽媽做飯。飯做好了,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
課本上說,有個地方有個日月潭,那就是女兒想念母親流下的淚水。
柳彝
2015年6月20日
這是四川大涼山的小學生柳彝的一篇作文,我們先不管這篇作文的真實性還是刻意想表達的什麼的,就單從文章解讀上來說,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作文算是天下第一的好文章,文章的好壞在於它的出發點以及述實性,語詞簡短卻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雖然我屢次淚目迎讀,卻依然還是讀不出作者那惆悵和無奈的心境,那種生離死別的憂傷。也許今天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都會感覺到很慶幸,可誰又曾想過人生只不過是一場生離死別。
看得出來我在摘抄的時候是做了少許的文字上的改動,按理來說我是沒資格去隨意改動作者的原生態文章的,每改動一處我的心靈上都是受到莫大的拷問的:“你又不是作者你怎麼讀懂作者的心理?”以至於後來我在文字上盡力地還原了原著和在標點符號上的些許改動。
文中動情的句子也是讓我刻骨銘心地“媽媽病了,去鎮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飯做好了,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就這樣作者把我們引入了無盡的蒼涼裡,語言簡潔,語速緩行卻寫進了一位母親的病後的急促時光!
生命如同一朵蓮花的綻放,那麼同樣一個人的人生時光難道就不同樣簡潔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我們用來形容蓮藕,那麼我們生而為人.....
“課本上說,有個地方叫日月潭,那就是女兒想念母親流下的淚水。”課本上說的以及老師教的,如今大多數可能都是讓我們去應對考試用的,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在任何時候或者任何地方都應該擁有著獨立的思維和人格魅力。
大家都知道日月潭是位於我國的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我國寶島臺灣的八大景點之一,也是臺灣的“天池”,該潭湖面海拔748米,水域面積達到7.93平方公里,在滿水時可達到10平方公里,超過內地杭州西湖的面積。日月潭是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繞一週的長度為35公里,最大水深為30米。日月潭曾經被稱之為“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水裡社”等,在抗戰勝利後為慶祝臺灣光復,把它改名為“光華島”,後來由於在日月潭中有一小島,以小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因此“日月潭”便成為了人們最為熟知的名字。
我講這篇文章的好就好在她的出發點上,作者不僅運用了述實的口吻向我們表現出了母親的堅強,勇敢和慈祥的一面,還用一句山裡最淳樸的口氣“妹妹,媽想回家了。”來展現母親的節儉善良和知天命的一面,其實鎮上的醫療條件大家也明白,當醫生告訴母親要去省城大醫院的時候母親退縮了,她知道她的病會拖垮這個家庭,沒有繼續治下去的必要了。“這裡不舒服,還是家裡舒服.....”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沉默了,我哽咽了。多麼樸實的文字,多麼樸實的話語,沒有任何的情節渲染卻能夠直擊人心。也許她媽媽說謊了,也許她媽媽沒有說謊,但現在看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本文的最後部分也是最值得我們耐人尋味的一句話,她想起了自己的語文書上的一段話“有個地方有個日月潭,那就是女兒想念母親流下的淚水。”作者畫龍點睛的一筆立刻又將我們帶回到了我們的祖國寶島上去了,那這“日月潭”的水又是多少位今天我們中華兒女的眼淚呢?
下面帶大家讀一首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