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艾
再有兩個月又快過春節了,一年一度的春晚伴隨我們將近走過了四十個年頭,就像油炸糕、餃子吃多了一樣,千篇一律的編排,眼花繚亂的燈光,看似創新實際換湯不換藥的節目,再也沒有前些年那樣的期盼,後來發誓不看了,到時候又不由自主地打開了電視機。就這樣幾乎每一屆,每一個節目都沒錯過。全世界幾十億華人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哪有不看之理?只是像大多數國人一樣,對春晚的節目期待太高,結果總是不盡人意,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主持人不是越多越好
1983年應該是電視直播的第一屆春晚,主持人以相聲演員為主。馬季、姜昆用調侃語言串聯節目,除了調動觀眾的情緒,還吻合節日的氣氛。1984年當紅電影演員劉曉慶的加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那種輕鬆活潑的主持風格,同樣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據說劉曉慶現場發揮了部分臺詞,可把導演給嚇壞了,恐怕她講錯了。十幾億人盯著電視機,一旦閃失,影響巨大,就連宋丹丹這樣久經沙場的大腕都有壓力。所以,每年春晚都要提前籌備幾個月,但還是難盡人意。
我覺得春晚最好的主持人應該是倪萍,她的“煽情”風格,能把觀眾們帶進特定的氛圍中。就像坐在輪椅上的徐良的《血染的風采》、紅遍大地通俗歌手韋維的《愛的奉獻》,都是經過倪萍事先“煽情”的臺詞登場。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裡,每一個家庭都經歷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辛酸苦辣。此刻,闔家歡聚坐在一塊兒享受年的快樂,可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們,還有他們的親人……歌手一開口就讓人潸然淚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春晚主持人就那麼三四個,電視前的觀眾隨著他們的情緒進行,上趟衛生間恐怕節目拉掉,能說主持不好嗎?再看看現在的大美女、奶油小生們,就像機器人般的把早已背好的臺詞照本宣科,事後很少記起他們都講了些啥?董卿除了繼承倪萍的風格外,似乎比倪萍的知識面更寬,同樣受到億萬觀眾的喜愛。只是這幾年也不知道忙啥呢?前年初一、二的詩詞大會就不見了蹤影,央視二套那個愛講“順口溜”的女主持粉墨登場。中國的詩詞博大精深,許多專家教授都難以駕馭。曾經紅透大江南北的餘秋雨,幾乎每一屆《青歌賽》都是評委,把億萬觀眾佩服的五體投地,如今再見也不到他的身影了。
董卿已經缺席了好幾屆春晚,讓人非常不理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忙也不再這一天。能在十幾億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又有什麼不好?如果到了倪萍那個年歲,恐怕就沒人關注了。每個人的黃金歲月就這麼“幾天”,失去的日子永不回返。
小品皮笑肉不笑
小品歷來都是春晚的重頭戲,三十多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片段。像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吃麵條》、《警察與小偷》,趙麗蓉的《如此包裝》、《打工奇遇》,趙本山與宋丹丹的《昨天、今天、明天》,趙本山與高秀敏和範偉的《賣柺》系列,蔡明與郭達的《機器人》、《賣房》等等小品,至今都讓人回味無窮。
如今的小品如同話劇蒼白無力,首先語言不幽默。小品歷來都以包袱為重,如果幾分鐘聽不到觀眾的笑聲,說明這個小品不搞笑。而央視春晚卻另走僻靜,就是讓現場觀眾參與互動。不發笑的語言卻迎來了陣陣掌聲,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僱來的。別把觀眾當成“低智兒”,這些年頭什麼大場面沒見過。像《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文藝晚會的大氣磅礴,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夢幻炫麗,讓全世界的觀眾都感到無比的震撼。
近幾年開心麻花組合的小品《扶不扶》劇本和表演都不錯,也有現實和教育意義。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後來這幫人的電影《縫紉機樂隊》、《溫暖的抱抱》就有些小兒科了。小品以小見大,除了笑聲以外還有深思,像趙麗蓉、郭達、蔡明的《追星族》,引發教育下一代的任重,這樣精雕細琢的作品實在太少。
新人新歌太少
曾記的八三年春晚李谷一連續唱了七首歌曲,當時並不是耳熟能詳的歌曲少,而是歌手太少。剛剛進入改革開放初期,通俗歌手還登不上央視春晚的殿堂。《鄉戀》不就是旋律婉轉了些嗎?就成了部分人眼中的“靡靡之音”。場外許多電話都點這首歌,央視領導冒著很大的風險決定讓李谷一唱。後來像《九九豔陽天》、《蝴蝶泉邊》等許多愛情歌曲都成了春晚的常客,通俗歌手也冠冕堂皇地登場。費翔的《冬天的一把火》、毛阿敏的《思念》、王菲與那英的《一九九八》、蔡國慶與陳紅的《常回家看看》等歌手和好歌不斷湧現。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創作的新歌,湧現出來的歌手,至今還佔據著春晚的半壁江山。
世界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重複演奏肖邦、莫扎特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幾百年都不過時。在辭舊迎新的那一刻,人們靜靜地聆聽名曲,懷念過去,總結得失。就像中國的《英雄讚歌》、《歌唱祖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民歌久唱不衰。《難忘今宵》幾乎成了每屆春晚的壓軸曲,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電視前的觀眾止不住流下了熱淚。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明年春來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此刻,通俗易懂的歌詞勝過任何豪言壯語。
近幾年好像沒幾首能夠流傳的歌曲。民族唱法倒是人才濟濟,但沒有能唱響的歌曲流傳下來。通俗像周杰倫這樣還糊不清的語調,註定也是曇花一現。新人遠不如《星光大道》脫穎而出的阿寶、雲飛、傲日斯楞等“草根”們的名氣和實力。2021年春晚業餘歌手王琪創作演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夜之間,紅遍了大江南北,但這樣耳熟能詳的歌曲還是太少。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歌劇《劉胡蘭》、《洪湖赤衛隊》、《江姐》、《紅珊瑚》等經典唱段,幾乎每一臺晚會都能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如今與那時的創作氛圍也不同,過去各省市文化部門為了晉京參演,主創人員下了大力氣。近幾年“白菜價”旳創作稿酬,也在影響著詞曲家的創作熱情。而演唱歌曲的卻是暴利,像這樣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的待遇,極大地打擊著創作人員的積極性。
舞蹈成了雞肋
楊麗萍的孔雀舞、兩顆樹等精湛的舞姿、擬人化的表演美輪美奐,曾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近幾年春晚的舞蹈更多的時候成了歌手的伴舞,真是棄之可惜,留著有些多餘。真為那些舞者感到不平,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舞蹈的觀賞性不遜色於任何表演專案。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舞蹈雖然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一點兒都不覺得多餘和累贅。春晚為啥容不下一席之地呢?不管怎麼說2020年春晚,易烊千璽組合還表演了一段現代舞。藝術是相互貫通的,每年都會湧現出像易烊千璽、黃軒、尹昉等舞蹈、影視兩棲明星。由於電影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人們希望看到新人們不同的表演才華。把他們精美的舞姿展現在億萬觀眾面前,定會成為春晚的一大亮點。
近日在《今日頭條》上看了中央芭蕾舞團的舞蹈《黃河》,讓人享受了一臺洋為中用的視覺盛宴。在鋼琴協奏曲的《黃河》的伴奏下,青年男女身著土黃色的服裝翩翩起舞。《黃河協奏曲》創作於延安時期,她那激揚的旋律,曾經鼓舞了幾代人奮勇前進。如今經過編導人員的再創作,演員以高超的舞姿展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精神。不知道這樣國際一流的群舞,什麼時候能夠登上春晚的殿堂。
春晚不是燈光秀
近幾年央視財大氣粗,舞臺製作一年比一年華麗,腳下閃爍,頂棚耀眼,變幻莫測的燈光讓人目不暇接。春晚也不知道是以藝術為標準,還是展示“燈光秀”。可能主創人員會說,你們老年人不喜歡,不代表年輕人喜歡。當然,春晚節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滿足全部觀眾的要求,但經典的作品能夠覆蓋各個階層面。
曾記得有幾屆春晚,舞臺以大型熒螢幕為主,根據歌曲或者小品的內容佈景或者播放相關的影像畫面,從而深化了主題。春晚雖然眾口難調,但也切不可面面俱到。一臺晚會央視的主持人恨不得讓全部大腕登場,剛開辦那幾年重大事件不就趙忠祥一個人報道嗎?也沒覺得場面不恢宏。還有眾多歌手一首歌,每個人一句,能表達出歌曲的深刻內涵嗎?好像這些歌手不露露臉,恐怕人們忘記了似的。如果不能讓觀眾沉靜在藝術的氛圍中,再豪華的演出陣容,再炫麗的燈光秀,也難說是一次成功的春晚。
(部分照片網上下載,如有不當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