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傑 x 澎湃問吧
“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公元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對古城泉州做出如上評價。
公元10到14世紀,泉州以“刺桐”之名崛起,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宋元時期更是成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2021年7月25日,泉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再次掀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頁尾。
在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遠洋航路中,泉州為何是繞不開的歷史座標?絲綢、茶葉、瓷器,哪些貨物曾從這些走向世界?本期問吧,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福建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劉義傑帶大家一同走近海上 絲路。
@小兔兔:海上絲路的起點不是一直有爭議嗎?為何最後得到公認的是泉州而不是廣州呢?
劉義傑: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很多,我國沿海分佈的許多港口如登州(今山東煙臺蓬萊)、揚州、寧波、上海、溫州、福州、漳州、廣州等,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船舶從這些港口啟航,駛向遠洋,經過貿易活動後還會返回到啟航港,所以這些港口既是啟航港(起點),也是返回港(終點)。
海洋貿易不僅僅有起點,關於起點只是一種比喻,所以大家在討論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不要太糾結於“起點”的說法。在學術界,關於這個問題是沒有爭議,只是坊間為了討個誰先誰後的話題。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港之一,廣州港的歷史更加悠久且持續的時間更長。
@Frajka:海上絲路經過哪些地方?最遠到達哪裡?
劉義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大體上分作東洋航路和西洋航路,東洋航路包括今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菲律賓群島和加里曼丹島。古代以加里曼丹島上的汶萊國作為東西洋的分界處,經中南半島南下,西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航路稱作西洋航路。西洋航路中最遠的到達非洲東海岸,如鄭和下西洋時曾到過非洲肯亞的麻林地,即今馬林迪,這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到達最遠的地方。
@cowboy:泉州名字中之“泉”何來?泉州能在宋元時成為大港,除了有地理位置的優勢外,也應該有其周邊有利的經濟條件吧?
劉義傑:關於泉州得名之由來,且以莊為璣先生《古刺桐港》中的解說為您答覆:“隋朝最初出現泉州一名,但其中心地點不是現在的泉州市,而是在今福州市。隋統一後,改郡縣制為州縣制。當時把豐州改名為泉州,又改為閩州。下設四縣,建安縣、閩縣、南安縣和龍溪縣。今泉州地屬於隋朝的南安縣境。.....唐景雲六年(715年)又改豐州為武榮州,復改名泉州,即今泉州市。”福州原稱泉州,因境內有泉山而得名。
說到泉州港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港口,宋元時期世界的商貿中心,除了有優越的港口條件外,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比較適中,內陸及周邊的貨物容易在這裡集散,所以有條件成為那個時代的東方第一大港。優越的條件表現為:其一,海舟以福建船為上,宋代福建地區的造除了具有水密隔艙結構的遠洋海船;其二,北宋後指南針應用到航海,發明了航海羅盤;其三,福建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交通便利。加上優良的港灣和愛拼才會贏的閩南人。
不過,明清時期,由於港口淤積而衰落,泉州已不像宋元時期那麼輝煌,但它依然有通向海外的航路。
@薄荷蛋殼:為何古時候泉州被稱為“刺桐”?
劉義傑:利用季風進行航海是帆船時期的特點。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冬季刮西北風,夏季刮東南風。這樣,遠洋船舶都要在冬季啟航,如鄭和七下西洋啟航的時間都是在冬季,第二年再利用東南風從海外回來。來華貿易的外國船(番船)正常情況下也都是在春末夏初的時候乘東南風來到泉州進行商貿活動。此時正是刺桐樹火紅的鮮花盛開的時節,成為這個港口城市的標識。那些在海上經歷了風吹浪打後來到泉州的外國商人和船員,突然駛進了一個刺桐花盛開的港口,必然給他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於是,當“番客”們回憶起泉州港時,就常常將這個刺桐花盛開的港口城市稱作“刺桐”了。
@東家長:泉州是北宋時期的造船中心嗎?
劉義傑:南宋謝履《泉南歌》詩曰: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闢。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可窺見泉州宋代造船之一斑。南宋初,宰相呂頤浩總結全國各地海船的優劣時說:“海舟以福建船為上。”福建所造之船具有先進的水密隔艙結構,是一種優良的遠洋航行船舶。泉州是造船中心之一,要說是北宋的造船中心,還有待研究。
@曉東不曉西:南宋時期泉州的進出口貿易是由官方主導,還是以民間自由貿易為主?
劉義傑:南宋時期,福建市舶司大部分時間設在泉州,趙如適就是在泉州擔任市舶使時利用收集的資料撰寫了《諸蕃志》。南宋的海外交通和貿易是朝廷主導下的民間貿易方式。朝廷透過市舶司提取關稅而獲利。
@吃了睡睡了吃:泉州當時最多人數的商人群體是來自哪裡的?是阿拉伯嗎?
劉義傑:宋元時期,海外商人駐留泉州的,以阿拉伯人為多。現在泉州還有很多阿拉伯人的後裔,你若到泉州旅行,說不定某個泉州人的先輩就是“蕃客”哦!
古代航海與航海家
@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元朝的海上貿易是否比明朝要發達?古代航海家出行會面臨哪些風險?
劉義傑:元代的海外交通接續的是南宋的餘脈,其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在北京。元代不到百年的歷史,從海外貿易的總量來說,恐不及明代。明代海外貿易早期主要以朝貢貿易為主,自隆慶(1567年)開海後,我國的海外貿易主要以民間貿易為主,從規模及貿易量來說,都超過了前朝歷代。明末,我國東南沿海一度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世界上大部分白銀透過貿易流入中國。
古代航海主要藉助季風,風險極大。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季風,遠航就不可能實現。風是動力,也是災害的起源;其次是海流,如黑潮,我國航海家很早就知道這股從南向北穿越臺灣海峽的海流(洋流)對航海極其危險,稱之為“落漈”。不慎進入,就永無回頭的可能。下西洋的船舶經過我國的南海時,這裡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都是航海的危險區域,所以這裡的海底沉船數量極多。我國古代航海家基本尋求近岸航行,可以不斷地從岸上獲得新鮮的飲水和生鮮食品的補充,所以在眾多的航海記錄中,基本沒有西方航海家遇到的壞血病的問題。
@薄荷蛋殼:為何提起古代航海故事,最有名的依然是鄭和下西洋?
劉義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無數航海家開闢出來的成果,但幾乎都沒有留下自己的痕跡。一些如三國時期的朱應、康泰,魏晉南北朝時的法顯,唐朝的義淨、鑑真,宋代的徐兢、元代的周達觀等等也都可稱得上航海家。徐兢出使高麗,鄭和、王景弘等出使西洋,他們幾個算是真正的航海家。古代世界裡,還沒有如鄭和下西洋如此規模的航海活動。至於徐福東渡,那是傳說。
我國古代航海基本沒有以探險為目的的,主要以貿易為主,間或有外交使節被派往海外各地。比較特別的是元代為了海漕,經數次探索,成功地開闢了第三條利用黑潮潮流的海上航路。
@小兔兔:在泉州駕駛海船出海的水手都來自哪裡?有專門機構學習駕船嗎?
劉義傑:古代沒有水手船員的培訓機構,水手一般是家族傳承而來,因此具有鮮明的家族特徵和地域性。到明清時期,閩南的水手仍是航海業中的佼佼者。目前所見的航海指南——海道針經,基本都是閩南水手的傑作,包括海南島的更路簿,也是從閩南傳承而來。
現在的泉州什麼樣
@丟丟丟火車: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今天還在使用嗎?
劉義傑: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大體上分作東洋和西洋,包括了我國周邊的所有國家和地區。西洋航線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航線延伸到印度次大陸周邊、阿拉伯海沿海,阿拉伯半島、波斯灣、紅海,非洲東海岸,這是帆船航海時期所能達到的極限。許多航線依然是現代海上交通的通道。
@遠方李:泉州文明以及風土人情有什麼獨特的地方?泉州古厝有什麼典型的代表院落嗎?
劉義傑:2009年,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泉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到泉州旅遊,一定要去聽聽“南音”演出喔!另外,以泉州話為代表的閩南話,也有語言古化石的美譽,保留了許多唐宋時期的中原古音。據說作律詩,檢驗是否合仄押韻,用泉州話朗誦不拗口就行。
@奇妙夜之向陽花:請問泉州有哪些文化類的景點值得推薦?
劉義傑:泉州這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包含有22個系列遺產點,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這些遺產點都可以去看看。推薦您到泉州有幾個景點一定要去的:開元寺、洛陽橋、安平橋、九日山等,博物館一定要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責任編輯:黃雅竹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