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柳正規
在地方上,能夠吸引更多遊人的不僅是名勝古蹟,非物質文化也是有力的旅遊資源。
秋田縣大仙市每年8月舉辦的全國煙花大賽遠近聞名,當地人稱“大麴煙花”。大仙市是2005年由大麴市及周邊7個村鎮合併而成的,人口約8萬。每當煙花大賽舉辦之時,前來觀看煙花的遊客竟然多達70餘萬,幾乎是當地人口的10倍。
2014年,大麴煙花大會
我也曾經是遊客中的一員,燃放煙花的當天,其熱鬧程度不必多言。據大賽組織者介紹,整個活動的開銷包括臨時僱用的保安人員在內,大約是6億日元。一個地方城市,僅僅為了一天的活動,不可不謂之耗資巨大。可是細算起來,如果每位遊客在這裡平均消費2000日元,就等於14億日元,即使扣除6億日元的活動經費,其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
大麴煙花如此吸引遊客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是國內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煙花賽事,優勝者可以獲得“內閣總理大臣獎”,據說有資格頒發此項殊榮的煙花大賽,日本全國只有大麴和土浦。從歷史上看,大麴最初只不過是在舉辦廟會的時候放過一些煙花,到了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東北一帶的煙花大師聚集此地,燃放煙花,一比手藝的高低。據說,這就是今天大麴煙花大賽的起源。
2018年,大麴煙花大會
今天的大麴煙花之所以能夠在全國為數眾多的煙花大賽中脫穎而出,聞名遐邇,一方面得益於他們率先上演煙花大師們獨具匠心的煙花傑作,另一方面也離不開當地民眾以此為榮的精心呵護。因此,始於明治時代的具有競賽性質的煙花盛會在大麴生根開花,經久不衰。我覺得,將當地傳承的傳統文化開發為魅力十足的旅遊資源,是不是另有一個不可欠缺的條件呢?這個條件也許就是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榮譽感。
隨著秋田新幹線的開通,前來觀賞大麴煙花的遊客蜂擁而至。另有一種值得一提的現象,比如在一個地方小城裡,有一種傳統文化自古傳承,但是至今卻默默無聞。後來,因為一個突發的偶然機會,讓這座小城在不經意間一夜走紅。
富山市八尾鎮的“快樂風”民謠節就是這麼一個極好的例子。當地每年9月初舉辦的傳統民謠會演活動,以其傷感的旋律和優雅的舞姿而遠近聞名,這項持續3天的傳統文化節日,每年都引來25萬遊客前來觀看,讓這座小城人滿為患。而“快樂風”如此受寵也只是最近20年來才有的光景,在這以前,民謠只不過是這座小鎮裡代代相傳,自娛自樂的古老習俗而已。
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快樂風”的古老民謠廣為人知,這就是1985年作家高橋治發表的小說《快樂風的戀歌》。這是一部描寫一對中年男女苦苦追求婚外戀情的作品。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年復一年,在“快樂風”民謠節的當天,相約八尾。不久,這部小說被改編為電視劇,有關“快樂風”的演歌到處傳唱,讓“快樂風”民謠節紅遍了全國。
八尾鎮“快樂風”民謠節
出名後的八尾對老街進行了綜合整治,撤除電線杆,規範商店招牌,將主要街道鋪成石板路,讓沿街載歌載舞的民謠行進表演返璞歸真,更富有情調。不僅如此,居民們對家鄉小鎮的這項傳統民俗活動倍加呵護,為了一年中只有三天的民謠表演,他們在平日裡刻苦排練,從不偷懶。所以說,這裡的傳統文化不是專門用於旅遊的“行屍走肉”,而是至今仍然生長在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傳統民俗。正因為如此,這座小鎮才引來了大量的遊客。
說起區域傳統文化,我還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地處千葉縣的一個村落,準備復活中斷十幾年的古傳神樂。訊息很快在周圍村莊裡傳開,便有人躍躍欲試,前來助興。於是,弘揚神樂文化的機會來了,村裡專門成立了神樂保護組織。甚至還有一戶人家借神樂復活的機會,把全家從外地搬到了這裡。
神樂的旋律讓這個沉寂了許久的村莊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地域傳統文化的勢力有多麼強大。不過,並非只有傳統文化才能使人口稀少的村落恢復往日的生機——
位於兵庫縣山區的筱山市有個名叫丸山的村落,本來就只有十幾戶人家,可是還在不斷流失,到了2008年只剩下五戶,已經少得不能再少了。後來,村裡啟動了重修專案,把空置的民宅改造成自然純樸的舊民居,吸引人們迴歸自然,體驗到古老的山鄉生活。附近還有法式、日式餐廳,可以品嚐到用當地應季食材烹飪的美味佳餚。從神戶或大阪到這裡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很受人們歡迎。民宿設施自營業後兩年半的時間裡,就有超過2000人入住,讓這個僅剩下五戶人家的超小村莊徹底翻了身。
丸山村的做法是將稀疏的人口與空置的房屋等負面遺產轉化為積極因素的一個成功範例。與當地人共同開發這個專案的是筱山市的一家名叫“NOOTO”的社會團體。
這個團體為活躍區域社會做了許多工作,2011年開始倡導“農村創新”活動,並將自己理想中的區域社會定義為:以社群創新活動為基礎,讓文化和產業富有獨創性,完善區域經濟體系,搭建積極解決環境問題的“創新平臺”。總之,這裡意味著農村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在文化和經濟方面也正在開展生動活潑的創新活動。
上面介紹的丸山村是這麼一種典型。而近年來,在人口稀疏的區域性區域還出現了與“創新農村”的定義相符的另外一項行動。
位於德島縣中東部的神山町,是一座有4500人的山區小鎮,曾經以林業經營為主。昭和三十年代(1955年前後)以來,隨著山區林業的衰落,人口持續減少,情況十分嚴重。處於這種狀態的神山町在近幾年裡,多家IT企業的“衛星辦公室”相繼在這裡落地,還有幾處辦公地點是利用閒置民宅改裝的。
神山町
但是,鎮裡並沒有刻意招攬IT企業前來入住,事情起源於1999年,當地的有心人邀請幾位藝術家來到鎮裡體驗生活,為他們無償提供工作室從事創作活動,並把這個地方叫做“神山藝術村”。其後不久,有人在這裡辦起網站,提供神山町的空房資訊等相關服務。最終發展成為“文化藝術創作園區”,不僅有藝術家,還有工匠、手藝人、企業家、設計師、IT行業的工程師等,凡是有本事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入住的優惠條件。據說從2010年起的數年間,總部設在東京的IT企業、影視公司等十來個單位,已經將自己的“衛星辦公室”設在了神山町。
是什麼原因吸引這些高階企業和創作人員到這個山區小鎮來的呢?一個是德島縣長期重視資訊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神山町的光纜寬頻十分完善。隨著電視的地面資料化,由於德島縣解決了山區廣播電視訊號的接收問題,在這裡,有線電視和寬頻上網兼用的光纖裝置鋪設得非常到位,為IT技術人員提供了方便實惠的基本條件。另外,閒置房屋每月幾萬日元的租金,即便再加上適當的裝修費用,還是相當便宜。再者,儘管這裡比較冷清,但是從德島市區驅車到這裡還不到一個小時,與東京方面聯網辦公的速度並不慢。更重要的是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商住一體的生活設施,具有城市裡感受不到的誘人之處。
如此看來,從人口稀疏的不利因素中也能發現意想不到的優勢。其意義在於,當初神山町的做法是從邀請藝術家前來做客開始的。看來“清靜”和“藝術”原本就是情投意合的孿生姐妹,因為在實際生活中,藝術喚醒了沉睡的街區,在其他地方也不乏其例。
在新潟縣,以著名的暴雪地帶——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為舞臺,自2000年開始每隔3年舉辦一屆名為“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地區藝術三年展”的現代藝術展示活動。他們把農舍、廢棄的房屋、學校、農田等利用起來作為場地,展示多彩多姿的現代藝術,不愧為一場以大地為舞臺的藝術盛會。
越後妻有,藝術節作品
在群馬縣的中之條町,前任町長對大地藝術節進行實地考察後深受感染,從2007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同樣的藝術活動,即“中之條藝術作品隔年展”。地處山區的中之條町本來就是溫泉勝地,常有不少遊客光顧。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第一屆中之條藝術作品隔年展舉辦之時,儘管前來參展的藝術家只有五六位,卻吸引了4.8萬的觀眾。到了2013年舉辦第四屆的時候,有113位藝術家參展,觀眾人數飆升至33.8萬。
古老而美麗的山鄉景色與現代藝術的珠聯璧合,自然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據說自這項活動開始舉辦以後,有的藝術家便遷到這裡長期居住。古時候曾靠養蠶發展起來的中之條町,後來以旅遊業為本地的龍頭產業。進入21世紀以後,又投靠了現代藝術這個“第三者”,終於讓自己的家園走上了繁榮昌盛的幸福之路。
中之條町,小學校改修而成的歷史民俗博物館
神山町也好,中之條町也罷,憑藉自己的創新舉措引來了一批外來人口。還有一些人煙稀少的村莊,尤其是那些瀕臨消失、岌岌可危的地方,後來因為外來人口的遷入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比方說,在一個人口只有十來個人的小村落,從城裡來了一對30歲上下的夫妻帶著三個孩子。於是,這個村落的人口猛增了1.5倍,平均年齡也大幅度下降,村裡的氣氛也活躍了許多。聽到許久沒有聽到的孩子們的撒嬌聲,讓村民們心裡踏實了許多,而且這對年輕夫婦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還從不同的角度激發了村民們對生活的熱愛。
最近,有的地方透過發行“人口稀疏債券”的辦法,爭取接收更多的外來人口。作為吸收方,這樣做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但是,對於人口稀疏的村莊來說,外來人口帶來的這股新鮮空氣固然寶貴,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如何讓這些外來人口走上農村生活的軌道。他們當中的許多人要務農,習慣於城市生活的人搖身變成了莊稼漢,要想基本適應農村生活,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鍛鍊時間。這就意味著在他們能夠獨當一面之前,當地政府應當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果後續措施跟不上,不能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外來人口的定居率是上不去的。反過來說,如果外地人在這裡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他們將越聚越多。另外,外來人口不見得全是年輕人。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那一代人裡也有不少人會選擇農村生活。他們所求的不僅是退休後到鄉下養老,如果能夠讓他們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本領,在人口稀少的地區發揮餘熱,我覺得對於農村建設來說,豈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實,想過這種舒心日子的人也不必把家搬來。舉家搬遷,茲事體大。但是,如果在人口稀疏的鄉下另有一處自己的住房,每逢週五、週六和週日在這裡住上三天,一邊享受城裡沒有的田園生活,一邊把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貢獻給當地農村,既可以當作公益活動,或許還可以得到略有商業意味的補償。
現在六七十歲的人和從前不一樣,他們身體非常結實,曾經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頂樑柱。我們是不是應當想辦法幫他們換一個舞臺,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術貢獻出來呢?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日本人力資源上意義深遠,另一方面也可以期待他們在當地傳統文化和城市現代文化的融合上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圖書介紹:
https://baike.baidu.com/item/日本如何文化立國/24181550?fr=aladdin
(本文節選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閱讀日本書系”之《日本如何文化立國》,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社。文中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