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曾經有過多少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後,這樣的旅行還會更多,因為走的地方越多,才會感受到自己沒去過的地方更多。現在,北京因為疫情號召市民“非必要不出京”。自忖在我們可愛的政府看來,旅行肯定屬於“非必要”。那咱也自覺點兒,別給疫情防控添亂,先把去甘加秘境、大海道、羅布泊(10、11月份真是去大海道、羅布泊的好時期 )計劃拖一拖。閒在家中,津津有味地在電腦上翻看過去的旅行照片之餘,腦子裡忽然閃出一個問題:人到底為什麼要去旅行呢?旅行是個苦差事,還燒錢,可人們為什麼卻樂此不疲呢?
和許多朋友們一樣,我腦子裡閃出的第一個答案也是:旅行就是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但,再一深想,答案遠遠沒有這麼簡單。於是,開始運動已經開始慵懶的腦細胞,努力搜尋旅行中遇到的百態遊人,粗略地捋出了這麼幾條:
一是,找新鮮感。這與“呆膩說”一致。多麼愚笨的大腦都渴望新鮮事物的刺激。尋求新知識、新資訊、新環境、新人物、新景色、新思想等等的一切新的刺激,是我們大腦的一個本能,也是人類不斷探索發展的根本腦動力。大腦這種渴求新鮮事物營養的本能,就和植物需要水和陽光滋潤一樣,沒有什麼區別。沒有任何活著的大腦不想尋求新鮮刺激和營養的。當大腦遇到新環境、新知識、新景色等的刺激時,就會不自覺興奮起來,有的人甚至會忘乎所以、手舞足蹈、大聲吶喊……。與此等快樂相比,旅途中的勞累和燒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二是,找存在感。很多人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有時真覺得自己是那麼無足輕重、可有可無,一點兒存在感、價值感都沒有,無聲無息的,還不如一粒塵埃。在這種壓抑得要死的時候,你的心裡就會迸發出強烈的出遊願望:走,旅行去,先離開這個憋屈的鬼地方!於是,在那奔向遠方的路上,就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你。是的,很多旅行的人就喜歡這種在路上的感覺,那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感。
三是,找認同感。昨天,“大美麗”從西藏阿里回來了;今天,“二歪子”從黑瞎子島回來了。聽著他們眉飛色舞地忽悠,你除了嘖嘖讚歎,幾乎插不上什麼嘴,小心靈裡就開始嘀咕了:他們能去,我為什麼不能去?就他們那點兒小見識,出去又能看出什麼?看咱也出去轉轉,回來後,聽咱給你們好好白活白活,咱也教教你們怎麼旅行。於是,在那奔向遠方的路上,又多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你。當然,你去往遠方的同時,心中可能還帶著詩。這個,“大美麗”和“二歪子”他們心中可能沒有。
四是,找輕鬆感。確實,有很多人,為了工作,為了賺錢,日夜拼搏,身心俱疲,非常需要出去撒撒歡,無憂無慮地放鬆一下。
五是,找優越感。不管怎麼說,能夠花錢去旅行,還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有多少人,日夜打拼,辛苦半生,都沒有時間或閒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此,那些或自駕或跟團的遊客,大都帶著一種自信和小得意,儘管有的人表面很平靜,心裡也是暗暗沾沾自喜。尤其當享受各種服務的時候,稍不如意,就可能居高臨下地指責一番。就是,咱花錢了,為什麼不給咱服務好?不知道咱是上帝嗎?
六是,找錢賺。目前,這樣的人可真不少,在旅途中不斷地搞直播、發影片,有的人因此還成了大V,也確實掙了不少錢。但他們很辛苦,還顧不上找那麼多感覺,只要能掙錢就好。當然,更多這樣的人不但沒掙著錢,還賠了不少。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些人已經不算是旅行了,旅行只是他們賺錢的一個道具。但我們還是要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瞭解了許多沒去過的地方,為我們的下次旅行指明瞭方向和路線。
當然,還有一些人,什麼感也不找,也不想那麼多,更不想透過旅行賺什麼錢,只要在路上,只要玩著就好。其實,這樣的人最幸福。
您對旅行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