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李奇微何以被克拉克替代?
1952年底,杜魯門政府在朝鮮問題上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美國公眾和輿論對這場曠日持久而又看不到任何出路的戰爭日益感到厭倦,58%的人認為這是一場不值得的戰爭。連艾奇遜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對戰爭的熱情,已經到了再也不能降低的最低點。”
無疑,隨著總統大選的來臨,杜魯門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其遠東政策就成為共和黨人攻擊的主要靶子。羅伯特·塔夫脫參議員對此曾直言不諱地說:
“在1952年的共和黨競選活動中,必須毫不猶豫地攻擊杜魯門先生和艾奇遜先生的對外政策,1944年至1952年是美國整個政策史上最具災難性的時期。”
為了給競選鋪路,塔夫脫緊緊抓住朝鮮問題不放,把白宮對朝鮮問題“處置不當”作為競選的一個主要問題。
他“譴責”政府沒有采納麥克阿瑟的建議,即轟炸中國的飛機場,並使用國民黨軍隊在華南進行牽制性進攻,要求政府放棄其有限戰爭的政策,採取強有力的軍事行動,以取得戰爭的全面“勝利”。塔夫脫對於麥卡錫的所謂“消滅政府內的共產黨分子”活動予以積極支援,認為進行“顛覆活動”的調查是“完全正當的”,因為政府正為那些對共產主義抱有同情心的人所“把持”。
為了阻止塔夫脫上臺,美國東部共和黨人推出了在公眾心目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作為總統候選人,並由約翰·杜勒斯充任大選班子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發言人。杜勒斯認為,至關重要的是,共和黨必須向民主黨“消極的、徒勞的和不道德的”遏制政策挑戰,向美國人民提出一項新的、大膽的對外政策。
在此之前,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司令的美國五星上將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宣佈退出現役,參加美國第34屆總統競選。4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馬修·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爾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司令官,4月28日,任命美國陸軍野戰部隊司令馬克·克拉克上將接替李奇微,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兼“聯合國軍"總司令。5月12日,克拉克正式接任。
克拉克接任時,“聯合國軍"在戰場上的形勢並不樂觀。自1951年夏秋季區域性攻勢失敗之後,“聯合國軍”在戰場上,除以空軍繼續實施“絞殺戰”和細菌戰外,地面部隊一直沒有大的戰鬥行動,並且在正面戰線上,越來越處於不利的地位;停戰談判除關於戰俘遣返問題外,其餘均已達成協議,而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由於美方頑固堅持所謂“自願遣返”原則,企圖強迫扣留志願軍和人民軍戰俘,而陷入僵局,並且由於美國在朝中被俘人員中的強制性“甄別”,引起戰俘的激烈反抗,發生“杜德事件”,使美國在國際上大失體面;同時國際和美國國內要求停戰、和平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當局承受了強大的壓力。
2、克拉克為何一上任就要開打?
面對這種形勢,克拉克的任務是以戰場上的現有力量,取得軍事上的主動,對朝中方面實施軍事壓力,打破談判僵局,以儘快實現所謂“光榮的停戰”。克拉克與他的兩位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一樣,對美國當局限制他在戰場上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行動,表示不滿,並且對完成他的使命缺乏信心。儘管如此,他一上任便制定了他的行動計劃。
克拉克在其回憶錄中說:
這時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政策,“不是尋求一次決定性的軍事勝利,不得已而求其次,最好的辦法是使僵持對共產黨比對我們更不合算,打擊他們的弱點,困憂他們的心志,迫使他們相信停戰對他們的價值是在上漲而不會降低”。
克拉克說:
我決定盡我力之所及這樣的去做,心裡總是記著我們在韓國作戰的基本軍事與政治條件,這些條件影響我的計劃作為。在軍事上,我們是與共產黨的次等夥伴作戰,人力是他們之所長,技術是我們的優越。我不會,也不能以聯合國軍的生命,一個對一個地去交換共產黨人的生命。
.政治上,我是以我使命的基本條件為依據,即來取守勢。政府既沒有授我權力,也沒有給我軍事資源以獲致勝利,卻訓令我盡一切努力盡速實現停戰。
克拉克到任後,根據美國當局給他的指示,計劃了他在朝鮮的行動措施。他在回憶錄中寫到:軍事上,在已有的權力範圍之內,我發現我可以:
一、轟炸尚未遭戰火觸及之水電區,水豐水壩及發電機除外,後者供應共產黨在東三省戰爭機器所需之大部分電力,及維持朝鮮之剩餘工業。華盛頓保留攻擊水豐之最後決定權。這些水壩與發電機之所以能獲倖存,首先是因為我們在仁川登陸後,直趨朝鮮,希望利用它們,後未則因為停戰似乎即可實現之故。
二、轟炸朝鮮首都平壤之軍事目標,那裡已有一年沒有遭受攻擊了。我們獲知共產黨在那裡駐滿部隊及儲存作戰物資,並把那裡作為最高司令部及通訊中心。
三、轟炸共產黨的主要補給線,從平壤一直到開城,後者是共產黨停戰談判代表團本部的所在地。在停戰談判的頭一天,我們曾同意對有適當標誌運送人員與補給至共產黨停戰談判代表團本部之車隊,不予空中攻擊,但是實際上我們幾已完全停止對該公路之轟炸。
四、轟炸無數小的目標物,這些目標加起來,成為一個很可觀的數量,有各種的裝備,修好的車頭,載重車與戰車,小型疏散有掩蓋的軍事器材庫與隱蔽的部隊,以及軍官訓練學校等。
另有其他四項挑戰性的行動,不完全是軍事性質的,我相信我可能獲得允許去實施它們。
一、釋放反共戰俘,尤其是韓國人。
二、假若事態變得很明顯,停戰談判沒有進展,而共產黨只利用談判作為一個宣傳的論壇時,我希望以眼還眼,有權停止會議。
三、建立大韓民國之陸軍,使它成為一個較大及較有效率之戰鬥部隊。
四、請蔣介石派兩個師陸軍到韓國來參戰,向共產黨表示我們的決心。
我完全贊同這八項措施,因為我相信惟有強有力的行動,才能使共產黨同意一項美國認為光榮的停戰。我也不真的希望這些行動的本身已夠使共產黨屈從,但是它們至少可使共產黨明瞭我們已準備採取有力行動,因為有力行動才是共產黨所瞭解的惟一事物。
克拉克的8項措施,除請蔣介石軍隊到朝鮮作戰一項始終未得到批准,以及加強南朝鮮陸軍項晚些時候被批准外,其餘均迅速得到美國當局的批准,並允許其轟炸水豐電站。此後,克拉克即在戰場和談判會場兩個方面採取了行動,對朝中方面施加軍事壓力和實施政治挑戰,企圖實現其“光榮的停戰”。
3、“聯合國軍”對朝鮮電力設施的轟炸
克拉克制定的4條軍事措施,無一例外全是空中轟炸,這並非新的戰術,美軍侵朝以後一天也未放棄空軍的狂轟濫炸,只是轟炸目標有所改變而已。至1952年5月,美國空軍實施的“絞殺戰”已進行近10個月,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克拉克認為,“到目前為止,停戰談判之所以未能達成協議,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施加足夠的軍事壓力來迫使敵人接受我們對停戰的要求”。而聯合國軍地面部隊除非發動一次攻勢,消滅數量上佔優勢的並有良好的坑道防禦的志願軍和人民軍地面部隊,並勝利地推進到鴨綠江邊,才能有可能迫使志願軍和人民軍謀求停戰。他贊成在談判僵持的形勢下,對朝中方面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如何施加這種壓力面又無需付出巨大的代價,還有賴於航空兵去完成”。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從空中施加壓力的戰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說:
“為了保持能夠迫使志願軍最後同意我們的停戰條件的一定程度的軍事壓力,目前可供聯合國軍使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他的空中威力。“
在克拉克的軍事行動計劃被批准後,美國空軍的“絞殺戰”即以宣告失敗而收場,轉而按克拉克的計劃,把美國空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空中活動的重點從阻滯和切斷交通的活動轉為摧毀活動”。除保持制空權外,美國在遠東的航空兵大部分都用於摧毀活動。
美國遠東空軍對摧毀的具體目標,按優先順序作了如下幾種排列:飛機、可用的機場、電力裝置、各種製造廠、交通樞紐、軍隊的可令部、鐵路修理廠、汽車修理廠、機車、補給品、軍械和石油產品、鐵路車輛、汽車、軍事人員、鐵路橋樑和隧道、調車場和公路橋樑。根據這種順序,美軍便從1952年6月開始,對朝鮮北方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轟炸。
因在朝鮮北方已沒有可用的機場和飛機,因此,按照順序,“聯合國軍”首先對水電設施進行了大轟炸。6月17日,克拉克命令美國遠東空軍和海軍,協同轟炸朝鮮北方除水豐電廠以外的所有重要發電設施,同時將轟炸計劃上報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審議克拉克的計劃時,決定將水豐電廠也包括在轟炸範圍之內,並於1952年6月19日得到杜魯門的批准。
6月23日下午,美國遠東海軍從“拳師”號、“普林斯頓”號和“菲律賓海”號3艘航空母艦上,起飛35架AD型攻擊機,在35架噴氣式艦載戰鬥機和空軍84架F--86戰鬥機的掩護下,對水豐電廠進行了猛烈轟炸。接著美國遠東空軍的79架F-84和45架F-80戰鬥轟炸機,又進行了轟炸。僅這一天下午,美國遠東空軍和海軍即出動各種飛機305架,向水豐電廠投擲炸彈145噸。同一天下午,美第5航空隊和艦載航空兵的飛機,還轟炸了長津、赴戰、虛川等地的發電廠。
從6月23日至27日,美國遠東空軍和艦載航空兵,先後共出動1514架次飛機,對朝鮮北方4處水電系統共13個電廠,連續進行了4天的大轟炸。使朝鮮北方的水電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美國官員聲稱,他們打算繼續使用類似的軍事壓力,“直到中國和北朝鮮談判代表接受聯合國軍的*最後'停戰建議為止”。
美軍對非軍事目標的狂轟濫炸,引起了中朝人民的強烈憤怒。中國《人民日報》於6月28日發表社論,對此表示了強烈的抗議,並指出:
“這是美國破壞朝鮮停成談判,進一步對亞洲和世界和平的一個極大的挑釁;這是美國侵略者違反人道的又一次最大的犯罪行為。"
朝鮮中央通訊社指出:
美方的轟炸行動是“曠古未聞的野蠻的罪行”,是“對停戰談判毫不表示誠意,蓄意破壞停戰談判,企圖擴大戰爭”。
這次轟炸行動,遭到國際輿論的嚴重譴責。由於事前未向英國人通報,況且6月18日英國國防部長還在東京,因而引起英國當局的極大憤慨。6月24日,英國下議院就美機轟炸水電站事舉行辯論,工黨議員猛烈抨擊了這種挑釁行動。英國對在朝鮮戰爭中作為美國的“小夥計”的地位十分不滿,要求在“聯合國軍”中擁有發言權。
4、“聯合國軍”對朝鮮重要城市的轟炸
早在克拉克到任的第二天,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就請求對平壤市內的所謂“軍事日標”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空襲,得到克拉克的同意。7月3日,得到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批准。7月5日,克拉克命令美國遠東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對“平壤市特定軍事目標進行攻擊”。
7月11日,美第5航空隊、第7艦隊的艦載航空兵、英國艦載航空兵和南朝鮮空軍,從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對平壤市進行了輪番轟炸。當晚,遠東轟炸機指揮部的50架B-29戰略轟炸機,再次對平壤進行了轟炸。“聯合國軍”轟炸平壤共出動飛機1254架次。美國空軍稱,“這是朝鮮戰爭開始以來最大的一次空中攻擊”。這次轟炸,對平壤市造成嚴重破壞和重大人員傷亡。據平壤7月13日廣播,有1500座建築物被摧毀,7000人傷亡。
同時,位於平壤近郊的一個戰俘營(第9號戰俘營)也遭到轟炸,“聯合國軍”方面被俘人員死傷110名。8月29日,“聯合國軍”先後出動飛機1403架次,從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輪番出動,對平壤市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轟炸。美軍對平壤的轟炸,完全是屠殺和平居民,毀滅和平城市的戰爭銀行。中朝兩國和國際輿論對此進行了強烈譴責。
除此以外,“聯合國軍"從6月下旬至9月中旬,還對朝鮮北方其他78個城鎮和他們選定的目標進行了轟炸。7月4日,出動70架戰鬥轟炸機,轟炸位於新義州東北約80公里的朝鮮陸軍學校;7月8日,出動125架戰鬥轟炸機,轟炸江界和軍隅裡之間的鐵路橋和長津水庫的發電廠、變電所、引水渠;7月15日,出動171架次戰鬥轟炸機,轟炸勝胡裡的水泥廠及其附近的機車修理廠;7月19~21日,出動艦載航空兵和B一29戰略轟炸機,兩次轟炸長津水庫的發電廠;7月21日夜,出動輕轟炸機,轟炸南川店物資補給基地;7月27日,出動63架B一29飛機,轟炸新義州附近的輕金屬工廠;8月4日,出動273架次戰鬥轟炸機,轟炸平壤郊外的一個建築區;8月5日,出動111架戰鬥轟炸機,轟炸朝鮮北方一個鎢礦;8月11日,出動145架戰鬥轟炸機,轟炸仁興裡;8月18日夜,出動14架B一29飛機,轟炸新義州;9月1日和13日,出動艦載航空兵轟炸位於朝蘇邊界的阿吾地和會寧;9月12日夜,出動B-29飛機,再次轟炸水豐電廠大壩。7~8月,還加劇了對志願軍和人民軍前線陣地的轟炸。
針對美國空軍的瘋狂轟炸,志願軍空軍和蘇聯空軍於6月底至7月中旬,共同研究制定了保衛重點目標的協同作戰計劃,主要是保衛水豐電廠、鴨綠江橋及平壤、元山線以北鐵路線上的重點目標。7月4日,發現美軍機群飛向水豐電廠,志願軍空軍和蘇聯空軍出動攔截,將美軍的掩護機群衝散,迫使其戰鬥轟炸機改變方向。
8月4日,美軍機群在轟炸平壤郊區時,以一部轟炸熙川地區的交通線,志願軍空軍第3、第12師24架飛機出擊,將其擊退。8月上旬,志願軍空軍共出動飛機442架次,擊落擊傷美機21架。除此,志願軍總部於5月至8月多次下達對空作戰的指示。6~9月,志願軍和人民軍地面部隊,共擊落美軍飛機489架、擊傷770餘架。
5、對停戰談判的破壞
“聯合國軍”對朝鮮北方實施大轟炸的同時,在停戰談判的會場上,也按照克拉克“挑戰性”的措施行動。
5月22日,威廉·哈里遜接替喬埃任“聯合國軍”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無論喬埃還是哈里遜,均主張如朝中方面不接受美方4月28日的所謂“一攬子”方案就無限期休會,直至朝中方面全部接受這一方案。克拉克也完全贊成他們的態度。
但此時,美方對朝中戰俘的“甄別”尚未最後完成,因此,克拉克認為,在完成“甄別”以後,向朝中方面公佈新的遣俘數字,如果朝中方面仍不接受,“聯合國軍”就中斷談判會議。
哈里遜接任美方首席代表後,雖然談判仍在進行,但美方既拒絕討論“自願遣返”以外的任何提議,又不宣佈談判破裂,並以流氓無賴的態度對待談判,企圖逼使朝中方面宣佈談判破裂。在此之前的談判中,哈里遜就不斷提議休會和逃會,接任首席代表後,故態復萌,從接任的第二天起,就連連提議休會,每次休會3天,故意拖延談判。
6月7日,美方為表示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的頑固立場,再次提議休會,並稱“推一能夠說服你們的一個辦法就是我們站起來,離開這個地方”。說完徑自離開談判帳篷。6月9日,金日成與彭德懷致函克拉克,指出:現在阻礙朝鮮停戰談判
朝中方面對哈里遜的流氓無賴表現進行了嚴厲斥責,對談判表現了極大的剋制和忍耐。
6月11日,代表團大會復會。在此後的幾天,談判仍無進展,但美方代表尚能堅持天天到會。6月17日、27日,美方重施故伎,又兩次到會即宣佈休會數天,不待朝中方面表明態度即退出會場。
與此同時,美方於6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戰俘問題上做出了另一個“挑戰性”的行動,單方面將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人,宣佈為平民“釋故”,移交給南朝鮮當局。後於10月初至11月中旬,又片面“釋放”了1.1萬人。朝中方面對此表示了強烈指責和抗議,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片面處理戰俘的行動。
至6月底,美方對戰俘的強行“甄別”全部結束。就是經過美方採取法西斯手段進行“甄別”,要求遣返的戰俘也不是美方於4月19日宣佈的7萬人,而是8.3萬人。7月13日,在雙方代表團大會上,美方將這一新數字通知了朝中方面。在這8.3萬人中,有朝鮮人民軍戰俘7.66萬人,約佔應遣返人民軍人數的80%;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6400人,約佔應遣返志願軍人數的32%。二者比例極不相稱。美方聲稱這是最後的、堅定的、不可更改的方案。
從7月下旬到9月底,由於美方--再片面休會,致使兩個多月間,雙方只舉行過8次代表團大會,停戰談判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
9月下旬,杜魯門寫給克拉克一封信,在這封信裡,他希望“聯合國軍”司令部的提案,必須“措詞最強硬不留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果共產黨不接受,聯合國軍司令部代表將無限期休會,最重要的是“不能減少軍事壓力”。
對此,10月9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譴責美方斷然拒絕協商,破壞談判,片面宣佈無限期休會的行為,並指出,美方必須對拖延和破壞談判的行為負嚴重責任。中朝人民絕不會為美帝國主義的任何威脅所嚇倒。他們將繼續堅持談判,為粉碎美方的破壞陰謀,實現朝鮮停戰奮鬥到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