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煙
眾所周知,在遼瀋戰役中,主席和林總就先打錦州還是先打長春這個問題上曾有過分歧,經過多次商討最終統一了意見,成就了一段佳話。實際上,毛、林的分歧並非只在遼瀋戰役籌劃期間,在平津戰役中二人同樣有不同意見,而且出現了兩次。
東北全境解放後,下一個爭奪的焦點就是華北。在這一區域內的蔣軍,包括傅作義和閻錫山兩個集團,總兵力近70萬人,需要攻克的大城市有北平、天津、太原三個,那麼究竟是先打閻後打傅,還是先打傅後打閻,就必須要儘早決出決斷。
華北軍區第1兵團對太原的進攻,自1948年10月初就開始了,不過遇到的困難比想象中還要大得多,單靠1兵團無法取得勝利。為此,兵團首長徐向前、周士第建議總部抽調華北軍區楊得志第2兵團參加太原作戰。在這種形勢下,主席做出了先打閻後打傅的決策,初步打算將整個華北作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華北軍區楊成武第3兵團在12月底前攻下歸綏;第二步,華北軍區楊得志第2兵團加入太原作戰,於12月中旬前打下太原;第三步,東北野戰軍休整一個月,然後於12月上旬進關,攻擊平津一線。
如果按照這樣的計劃來進行,那麼平津戰役的走向就會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樣子。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沒過幾天時間,南線大決戰在淮海戰場打響,蔣氏和傅作義開始商量是守是撤的問題,因此必須對全域性做重新考慮。
當下最要緊的是把傅作義滯留在平津地區,勿使其南逃,如果攻打歸綏無疑會驚動傅。因此,主席立即命令楊成武暫停攻打歸綏,立即轉入休整。至於楊得志兵團,則原計劃不變,繼續加入太原作戰。
遠在東北的林總作為"旁觀者",這個時候比誰都看得清。他認為,攻打太原的戰術計劃和抑留傅作義的戰略計劃之間是矛盾的,閻和傅雖不是一個集團,但歷史淵源很深,如果打下太原,恐怕比打下歸綏更讓傅作義感到驚恐。一旦傅作義南下中原或者西進綏遠,東野入關後就會撲空。
為此,林、羅、劉聯名向總部發報,闡明自己的主張——暫緩攻擊太原,迅速包圍張家口和保定,牽制住傅作義,使其既不能南下,也不能西進,也無法集中兵力守平津。至於太原,已經成為華北棋盤上的一顆死棋,等到打下平津之後我軍無仗可打時,再來收拾也不遲。
這一主張的妙處,不僅在於點出了"死子不急吃"的關鍵,而且提出了"圍而不打"的主張,這對主席之後對平津戰役的宏觀把控上影響很大。
主席基本認同林總的看法,他致電徐向前,用商量的口氣徵詢推遲攻打太原的意見,主張等來年東野入關攻打平津後,再考慮打太原的問題。徐向前接受了這一主張,太原戰役暫停,華北1兵團轉入休整。
不過,主席不贊同林總提出的包圍張家口和保定的意見,因為如果傅作義鐵了心要撤走,那他可以抽調十幾個師把張家口的守軍接出來,一路撤到天津,然後海運撤走。至於保定,只有兩個由保安隊升級的師把守,圍不圍都對大局沒什麼影響。
主席這時候最擔心的問題,是單靠華北楊得志和楊成武兩個兵團的力量,可以阻止傅作義向綏遠撤退,卻無法阻止其向海上撤退,因為兵力明顯不足。但如果把正在圍攻太原的徐向前1兵團調過來,那麼被困的閻錫山又會跑出來,部隊的情緒也會有影響。如此一來,主席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林總的身上,迫切希望東野能夠早日入關。
東野剛剛打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部隊需要休息,糧彈需要補給,大量的俘虜還需要教育,入關的思想工作還要給官兵們做通,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這個時候讓東野立即入關,困難是相當大的。主席理解林總的處境,同樣是用商量的口氣給林發報,讓他自己考慮是提早入關好,還是休整完了再入關好。當然,主席的意見還是希望東野早日入關為好。
林總的一封電報主要是建議暫緩打太原,卻沒料到最終引出了東野早日入關這一問題。在這一重大時刻,林總站在全域性的高度通盤考慮,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率東野主力提早入關。
東野入關後,和華北軍區部隊緊密配合,很快截斷了傅作義西撤和南逃的路線,這一局面的形成令主席非常滿意。不過,接下來在如何封鎖傅作義海上退路的問題上,毛、林之間再次產生分歧。
塘沽是傅軍從渤海乘船逃離的唯一通道,因此主席早就給林總說過:"只要塘沽、新保安兩點攻克,就全域性皆活了"。等到楊得志兵團打下新保安,全殲35軍之後,就等著東野打塘沽了。
林總一開始對打塘沽並無異議,決心集中2縱、7縱、9縱共10個師,由7縱司令員鄧華統一指揮,奪取塘沽。但是當鄧華去塘沽調查地形後卻發現,這個地方臨河靠海,到處都是鹽田,地形非常複雜,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又沒法四面合圍敵人,迅速奪取塘沽困難很大。
假如塘沽之戰不能速戰速決,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平津的敵人跑出來,這正是林總所擔心的。因此他建議暫緩攻擊塘沽,集中力量先打從天津突圍的敵人。主席同意了林的意見,指示等到海邊封凍了再打,並說塘沽的敵人只有區區5個師,就算從海上逃走了也不要緊,而重點應放到嚴防平津之敵突圍上。
這一時期,東野的部署還是立足於打塘沽,只是時間上可能要拖後一些。但是當東野參謀長劉亞樓親自到塘沽地區實地調查後,林總就有了新的主張。
據劉亞樓估計,單純打下塘沽肯定是有把握的,但幾乎不可能全殲敵人,如果一定把塘沽當成主戰場,不僅仗不好打,而且戰果也不會大,屬於吃力不討好。鑑於這種情況,再根據平津地區傅作義的動向,林總果斷決策:放棄原定的攻打塘沽計劃,改為集中主力攻打天津。
11月29日11時,林總致電主席,在詳細闡述了在塘沽地區作戰的不利因素後,明確自己的意見:擬以5個縱隊的兵力包圍天津,進行攻天津準備。在我未攻擊前,如敵突圍則先打突圍之敵。如我準備成熟時,敵尚未突圍,則發動總攻殲滅天津之敵。
主席當天覆電,贊同林的建議:"放棄攻擊兩沽計劃,集中5個縱隊準備奪取天津是完全正確的。"
面對瞬息萬變的複雜戰局,統帥與前方將領在戰略戰術上存在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事,關鍵在於如何最終形成正確的決策。在這個問題上,蔣軍奉行的是幾千年來通行的"誰的官大誰說了算",以至於諸多將領明明知道蔣的命令是錯誤的,也不得不執行。我軍的優良傳統向來是"先民主,後集中",在充分討論、各抒己見的基礎上,選擇出最優方案,從而將決策失誤的風險降到最低。
回看解放戰爭,主席和林總之間,以及主席和粟裕之間,都曾有過不同意見,有時爭論還相當激烈,但結果都是"誰有道理聽誰的",最終形成了早已被歷史證明的正確決策。我軍之所以戰無不勝,決策的科學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