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生,看到一些有關醫學的謠言會覺很可笑,可不是學醫的人就不一樣了。所以,謠言可以惑眾。
這不,前幾天群裡就有人轉發了這麼一條謠言,有朋友還探討了一番,差點兒就信了。
謠言裡的“我”是這麼說的:一位朋友的丈夫35歲突然沒了,平時身體很好。“我”就說,一定是心梗。“我”說,他輸液一定是左胳膊。人家找照片一看就是左胳膊,特別驚訝。“我”就簡單告訴她道理,心臟在左側,偏涼的液體從左胳膊進入,一旦引起心肌痙攣,就……。後面說的就更是亂七八糟了。
最後,還來個“切記!!”:“輸液和抽血千萬不要在左胳膊上進行,一定要在右胳膊上實施才安全”。
這可真是瞎說了。
說這話的人連基本的血液迴圈常識都不懂,都不知道左右手的靜脈最後都是透過同一條上腔靜脈回到心臟的,就敢在網上瞎說,真是無知者無畏。
手上的靜脈血迴流心臟,無論淺靜脈、深靜脈,都是從小靜脈到中靜脈、再到大靜脈的,深淺靜脈最後都彙集到腋靜脈、鎖骨下靜脈,最後匯入上腔靜脈,進入到右心房、回到心臟的。左右上肢都一樣,同樣的路徑,左手、右手,最後都匯入同一條上腔靜脈。心臟每次舒張的時候,兩上肢的血液同時間流回心臟,怎麼會有先後?
一般來說,人群中“右利手”居多,就是“右撇子”,以右手操作為主的。所以大多數人打針、輸液、抽血經常在左邊,以方便右手活動。因此,“我”一蒙就對。可要按這邏輯,得有多少人性命不保?
所以,35歲猝死、因為心梗猝死都可以有,但左手輸液可不是什麼猝死的原因。
這裡只有一個字和“正確”沾點邊兒,那就是“涼”,“偏涼的液體從……進入”。其實,偏涼的液體還問題不大,應該是冷,寒冷、冰冷刺激,這才是引起心血管病發病的誘因。
因為冷刺激可以引起人體血管的強烈收縮——動脈痙攣。
這個冷刺激不一定是血管裡的,身體區域性受到冷刺激,面板、粘膜、呼吸道等,都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全身動脈血管強烈的收縮。
比如吸入冷空氣,雙手泡在冷水裡,吃冷飲、喝冰水,就都有可能引起動脈血管強烈收縮。
外周血管強烈收縮,血壓就可以明顯升高。這在醫學上還有個試驗,叫做“冷加壓試驗”。就是把手泡在4℃冰水裡測試血壓做的,高血壓患者就容易出現陽性結果。所以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保暖?因為寒冷刺激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容易發生危險。
冠狀動脈強烈收縮,就會引起心肌缺血,輕則心絞痛,重則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這可不是因為左手輸液,右手遇到冷刺激、呼吸到冷空氣、吃喝冷飲,一樣可以冠狀動脈痙攣。
如果在靠近心臟區域性的冷刺激,比如進食冷飲,可以直接刺激到心臟,因為食管緊挨著心臟的心房。我們就遇到過吃根冰棒兒就引起心律失常發作的。
所以,防範心血管病急性發作,避免寒冷刺激是重要的一條。
發生心性猝死的人,還是有潛在的心臟疾病。最常見的還是冠心病,還有心律失常,只是平時沒有發現,沒有預料到。
現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病增多了,年輕化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就多了。所以,做好心血管病防治才是根本。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長城心血管健康周##健康科普大賽##健康明星計劃#@頭條闢謠@頭條健康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