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素,人體吸收之後馬上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以供人體能量,保障人體正常的日常活動。
一般人理解的“糖”指的是食糖或白糖,學名稱為蔗糖。現在我們所說的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其中包括澱粉等多糖,也包括葡萄糖、蔗糖等單雙糖在內。
單糖說的是分子結構比較簡單的糖類,不能水解成更簡單的糖類,如葡萄糖、果糖等。單糖在人體內不經過分解就能馬上被吸收。
雙糖是指由兩個單糖分子結合成的糖類,如蔗糖、麥芽糖等。
單糖和雙糖在進入人體以後,可以被直接吸收進血液,使血糖升高。過多單糖和雙糖的攝入還會導致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影響,加重糖尿病病情。
所以,糖尿病人應儘量避免單糖和雙糖的攝入,但是這也並不是說要絕對禁止。有時候糖尿病人會發生低血糖反應,此時就需要及時補充糖分,迅速升高血糖值。
【哪種糖會導致糖尿病?】
新增糖是指人工加入食品中的糖及糖漿,包括單糖和雙糖,常見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也就是新增糖。新增糖還隱形在飲料、糖果、麵包、點心、餅乾、能量棒、果醬、果凍、蜜餞、雪糕、冰激凌、速衝糊粉等大量食品中。
多吃精製糖易引發糖尿病,因為精製糖會快速升高血糖值,增加肝臟承受的負擔,促進脂肪和膽固醇合成,造成身體肥胖,提高胰島素抵抗,從而引發糖尿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應少吃精製糖,如各種加工食品和精製白米麵等。
精製糖是新增到加工食品中的一種短鏈碳水化合物,透過增加甜度改善產品口感,包括食糖(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漿、麥芽糊精等。精製糖容易代謝,且不包含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抗氧化劑,它們可以快速升高血糖,增加肝臟疾病和胰島素抵抗風險。
不要以為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葡萄糖是“禍首”,因為葡萄糖升高以致“糖化”各種組織蛋白才最終導致各種併發症。其實,葡萄糖是為器官組織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質,尤其是大腦,血中葡萄糖少了會使人陷入昏迷。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控糖?】
老年人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患上糖尿病。不少老年人可能出現輕微的高血糖,由於病情輕微常不出現明顯的症狀,但在食用糖類後就可能出現嚴重的高血糖。
1、多吃粗糧
碳水化物總稱為糖類,以化學結構來分,大致可分為多糖、雙糖及單糖。多糖和雙糖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入血液,要在小腸裡經酶轉化為單糖後才能被吸收。糖尿病患者所查的血糖及尿糖都是葡萄糖,是一種單糖。
以升糖指數低的食物當作主食,少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白米飯和稀飯易被消化吸收,升糖指數高,可刺激胰島素分泌。粗糧如燕麥和各種雜豆類等升糖指數低。成年人每天至少攝入250~400克谷薯類食物,其中包括50~100克薯類、50~150克全穀物以及雜豆類。
低碳水化合物很可能是一個飲食誤區。在一些胰島素抵抗的患者中,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導致血糖飆升,特別是高精製糖食品。因此,他們被推薦高脂肪、低糖的飲食消除血糖峰值。但是,這種高脂肪飲食攝入後會加重胰島素抵抗,降低肝臟和肌肉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能力。短期結果可導致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降低,但長期會增強胰島素抵抗,增加慢性病風險。
2、以甜味替代新增糖
適量吃糖分較高的水果和果乾來緩解對糖的慾望,如梨、香蕉、桃子以及榴蓮等;也可以適量吃胡蘿蔔、南瓜以及甜菜等來獲取甜味。
肥胖者體內多會存在胰島素抵抗,這意味著人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因此機體要代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可以發揮降低血糖作用;另外,胰島素搬運血糖的工作量也會加大。正是胰島β細胞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才導致胰島功能受損,機體出現永久性高血糖,即發生2型糖尿病。
3、仔細看食品標籤
選購食品時仔細看一看食品配料表,若白糖蔗糖、果糖砂糖或各種糖漿等字眼靠前,提示是高糖食物,儘量少買或不買
精製糖是短鏈碳水化合物,如麥芽糊精、蔗糖和玉米糖漿等,常應用於加工食品中,改善產品口感。精製糖易被吸收代謝,不含有抗氧化劑、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食用後會快速升高血糖,提高胰島素抵抗機率,易引發肝臟疾病。
不能盲目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胰島素抵抗患者吃高碳水化合物會使得血糖升高,尤其是高精製糖食物,所以推薦此患者遵循高脂肪和低糖飲食來降低血糖水平,不過這種飲食結構可加重胰島素抵抗,降低肝臟和肌肉吸收葡萄糖能力,易造成空腹血糖、胰島素以及糖化血紅蛋白降低,不過長期下去可增加胰島素抵抗,提高患慢性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