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眼看到她時,我不僅想起了幼年的海倫凱勒——這是又一個被禁錮在身體裡的靈魂,與周圍世界交流的大門已經轟然關閉!
國慶節前南京同仁醫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作為她的管床醫生的我感觸良多,收穫頗多。這位80歲的老奶奶曾經是一位堅強、樂觀的人。儘管5歲因病造成失聰、失音導致聾啞,儘管年輕時的生活充滿磨難,但是老人靠著自己的智慧、勤奮、毅力以及社會的關愛進入了事業單位工作,養育一對兒女直至成年。退休後老人在家中盡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願成為家人的負累。
2月前,家人突然發現本已聾啞的老人已經無法看清他們的手勢了,唯一交流的途徑被切斷了。她無法獨自行走,嘴裡時不時啊啊地叫嚷著,努力著比劃著不同的手勢藉此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看不清外面世界的她已經無法有效和家人溝通!
作為主管醫生,我在住院部的檢查室檢查發現老人雙眼巨大翼狀胬肉,遮蓋了瞳孔區,雙眼的晶狀體已經呈現白色混濁,她不能看清眼前晃動的手指,甚至難以辨明直射眼睛的亮光。老人的狀態就像困在一個黑色的盒子裡,看不見、聽不見、說不出———她與世界隔絕了!
儘管手術的難度很大,但是如果能夠讓老人復明,不僅僅為老人黑暗的世界帶來曙光還是為禁錮在身體的靈魂開了一扇窗。我的上級醫師牛洪明主任、劉娟主任認真檢查病人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後建議全身麻醉下行胬肉切除和白內障聯合手術治療。
根據手術和全身麻醉的相關要求,我們為老人安排了細緻的全身和眼部相關檢查,以排除手術禁忌症。全身檢查中發現老人存在心包積液、低鉀等異常情況;心內科醫生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後立即到眼科會診,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待病情平穩即可行眼科手術治療。由於溝通障礙,檢查的過程中老人充滿對未知情況的畏懼和恐慌,尤其對於需要抽血的檢查專案非常抗拒。但是在家屬、護士、技師的耐心安撫下,艱難的完成了必要的檢查。
週二上午(9-28)是老人接受手術的日子,按照預先安排,如果八點準時全身麻醉,九點左右甦醒後老人的手術已經完成。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難以預料!在準備手術的當天,送老人進入手術室前的準備過程中老人出現了強烈的抗拒情緒,因為聾啞而又失明的緣故,缺乏安全感,又無法有效溝通,她蜷縮在房間角落的陪護椅上,不讓任何人碰觸她。老人的兒子想將她扶到輪椅上,遭到強烈的拒絕,無論怎麼安慰,老人堅決不配合。
如果能夠建立靜脈通道透過藥物讓老人睡著,再到手術室進行手術可能是個有效的方法,但是沒有老人的配合乘坐輪椅和建立靜脈通道都變得不可能。丁來霞護士長、手術室的工作人員、麻醉科的鞠學軍主任在安撫病人和麻醉前準備的過程中都被抗拒的病人抓傷和咬傷;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她彷彿一隻受驚的動物,會攻擊任何接觸到的事物。手術只能暫停......
面對這種情況,要不要放棄手術?患者存在心包積液、高齡、手術複雜、術後護理難度大、感染機會高、手術損傷、手術失敗、麻醉意外等諸多風險。病人如此抗拒,我們是否應當承擔如此多的風險來實施手術呢?手術是否符合老人的意願?如果準備手術的話又應當怎樣才能讓老人來配合完成治療?這一切問題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問題很快擺到了眼科主任李思珍的面前。李思珍主任對病人的情況進行了瞭解,與病人家屬進行了多次溝通,他說服家屬充分與病人交流、安撫病人以配合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同時與醫務科進行溝通論證此次手術的合法性;與麻醉科鞠學軍主任和丁來霞護士長進行了會談確定了麻醉方案和術前術後護理的要點。李主任說,我們應當盡最大的努力,給病人黑暗的世界開一扇窗;雖有風險,醫者無畏!接下來的兩天裡,我經常看到老人的兒子推著老人在走廊裡放鬆、或者蹲在輪椅前與老人比劃著、低語著,或者給老人捶背按腿;丁護士長、李主任、牛主任、鞠主任百忙中多次看望病人,握住老人的手,希望能夠讓老人熟悉自己贏得她的信任。
在9月30號國慶節前一天的早晨,事情變得出奇的順利。老人安靜地坐在輪椅上,兒子陪伴著她一起來到了手術室,護士長丁來霞和老人的兒子不斷地撫摸她的額頭和手臂。儘管能看到她面部的緊張,聽到不知什麼意思的“啊啊”的叫聲,應當是出於這幾天建立對護士長的信任,雖有抗拒,但是丁來霞護士長和手術室護士長一起順利給病人建立了靜脈通道。早就等候在一旁的鞠學軍主任為患者推注了藥物,順利實施了麻醉,病人睡著了.......在她的夢鄉里,李思珍主任順利的完成了手術。
手術後二十分鐘,老人甦醒了。在甦醒的那一刻,她突然用手抓掉了蒙在眼前的紗布。在揭開敷料的一瞬間,她重新看到了久違的世界,瞬間安靜了下來。手術後第二天,一個微笑的、樂觀的、能夠看得見的老太太又回到了這個世界!她對著醫生們和護士們指一指自己的眼睛,豎起了大拇指,無語抵千言!
王奶奶身患聾啞再失光明何其不幸,重獲光明又何其幸運!沒有醫護人員的堅持、擔當和協作,沒有家屬的努力,王奶奶可能永遠失去與外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與機會,她的靈魂彷彿將被永遠的禁錮在身體裡。經歷了王奶奶整個診療過程,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一個醫生的職責。一旦選擇成為一名醫生,就需要投入所有的熱情和精力為患者解決病痛,雖然行醫過程中時時處於如履薄冰的境地,但是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技術總能結出滿意的果實!
資料提供:南京同仁醫院 文字 郝寬曉 圖片汪霞
記者:秦晶晶
稽核:龍斌
出品: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衛生健康欄目《健康新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