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飽了犯困,餓了發呆”。上學的時候最怕下午第一節課,記著筆記都能睡著,喝咖啡掐腿都沒用。現在上班終於有了午睡時間,每次吃完午飯,一回頭都發現睡倒了一片。相信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場景吧。
有時候哪怕不困,也覺得渾身沒勁兒,就想舒舒服服躺下來。但是這時候一定會有人阻攔:“吃飽了飯馬上躺下會影響消化功能而且會長胖!”畢竟還有那麼一句俗話叫“飯後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
為什麼飯後想躺下/會發困?
這種現象可以叫做「餐後嗜睡」或「食困」,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關於這一現象的原因,廣為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用餐後,食物在胃部積累,機體為了消化食物,將更多血液供應到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這種血液重新分佈的情況降低了腦部供血量,腦部因氧氣供應不足,出現睏倦感覺。但其實這只是謠傳,事實上研究發現,機體在用餐後,頸動脈的供血量並沒有產生變化。腦血管有自己的調節機制,當血壓降低時,腦血管舒張以增加供血量,保持血液供應穩定;當血壓升高時,腦血管收縮以減少供血量,依然保持血液供應穩定。如果是大腦缺氧,那麼感受到的不是睏意而應該是“暈”!
飯後發睏,可能與吃了什麼有關
高脂肪的食物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高脂肪的食物能促進膽囊收縮素分泌,讓人體睡意更強。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中國人愛吃麵食或者米飯,這些都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它們都會導致血糖的急劇升高。餐後血糖升高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一種“食慾素”,當“食慾素”含量低下時,人就會覺得昏昏欲睡和不想運動,這就是長輩常說的“飯暈”。
引起褪黑素升高的食物
牛奶、酸奶、小米、全麥餅乾、核桃、香蕉、無花果、大棗、龍眼、葡萄柚、蘋果、梨等食物含有色氨酸。色氨酸在人體內代謝生成5-羥色胺,可進一步轉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被證實有鎮靜和助眠作用。當食物中的褪黑素被吸收,人體的反應就是「啊,夜晚來了,我要睡了」。
“飯後躺”真的有害嗎?
其實,飯後適當地躺著休息是很好的,尤其是對於腸胃不好的人。姿勢不同帶來的影響是“消化機能”,從這一方面講,立馬躺下來要比坐著站著對身體更好。因為這樣有利於血液集中在腸胃周邊,能集中對食物進行消化活動。
尤其要注意飯後不要運動或者匆忙走路,因為這樣一來運動系統會分享消化系統的血液供應。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正確的做法是飯後休息30分鐘再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分泌胃腸消化液。本來就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一定要在飯後適當休息,減輕腸胃負擔,減少腸胃不適。
另外,“飯後躺”也並不會引起長胖,因為不管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消耗的卡路里都差不多。每天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人就會長胖;每天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人就會減肥。所以只要我們保證每天攝入的熱量不超過消耗的熱量就不會長胖了。
什麼人不能躺?
一般來說,對反酸問題比較嚴重的胃食管反流病人,建議飯後 2 小時內不要平臥,因為會造成胃酸倒流從而使症狀惡化。
對於消化系統健康的人來說,吃得太飽的情況下也不適宜馬上躺下,因為這種情況下哪怕是站著都會有想要嘔吐的感覺,如果躺下就很容易引起反流。為了健康考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不要吃得過飽才好。
什麼姿勢躺?
但是一定要注意,這裡所說的“躺”並不是完全的平躺,因為平躺可能會引起胃裡的食物或液體反流,灼傷食道。最正確的姿勢是不要將身體完全躺下,以上半身稍微起來點的姿勢躺著。可以在沙發上背部靠著墊子躺,或者使用可傾斜的椅子之類的。最好朝右邊躺,如果朝左邊躺,右邊的肝臟會擠壓胃部,容易造成不適。
“躺”不等於“睡”
睡覺的時候身體會自動調節到“低耗能模式”,新陳代謝下降,神經反應減弱,腸胃的蠕動能力會隨之下降,消化就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那當然對身體不好了。同時,在睡著的時候胃酸分泌增加,會進一步增加反流和誤吸的機會。所以千萬不要飯後馬上睡覺,專家的建議是飯後半小時後再午睡,時長半小時左右為宜。
(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