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娛樂圈的恩愛夫妻,讓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有鄧超和孫儷。
鄧超和孫儷兩人是在2005年因電視劇《幸福像花兒一樣》結緣,2010年登記結婚,至今兩人已經相愛16年,結婚11年。
為何他們兩人相愛十幾年,感情還能如此好呢?
看到他們的相處模式,讓我想到美國作家塞林格說的那句話:“一定要和笑點跟你一樣的人結婚。”我想,鄧超和孫儷應該就是這樣的吧,正是因為兩個人的笑點一樣,所以生活中才能完全融入彼此的生活,懂得彼此的笑點,相處起來也就更加自然和諧。
雖然鄧超如今已過40歲,但是因為他的日常生活太搞笑了,網友們直接給他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外號叫“鄧三歲”。在其他人的面前,或許鄧超還能表現得很正常,但是一遇到孫儷,鄧超就會直接破功,秒變鄧三歲,並且享受其中。
就好比有一次孫儷問鄧超:“我是不是每天化點妝好看?”
當一個女人這樣問男人的時候,自然是希望男人誇讚自己漂亮,等等這一類的話。然而鄧超卻是畫風突變:“是,不然怎麼配得上我。”
一句話肯定了孫儷,同時還很厚臉皮地誇了自己一句。對於孫儷來說,其實早就習慣了鄧超這樣的搞笑問答,若是鄧超回答地很正式的話,說不定孫儷反而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鄧超的搞笑還表現在有時候的那股傻氣上面,按理說已經四十多歲的人,怎麼著也應該成熟穩重一些,就算有時候遇到一些尷尬了,也應該隱藏起來,不然會被人笑話的。但是鄧超卻很坦然地把那些尷尬的事情分享出來,不僅讓網友們快樂了,也讓自己的生活有趣很多。
就像他有一次分享道:“太太送我一把牙刷,刷了半個月天天流血,搜尋了一下好像發現了什麼。”
原來孫儷送給他的那把牙刷並不是用來刷牙的,而是用來刷文玩的。看到這樣的鄧超,真的覺得“鄧三歲”這個名字很適合他,估計孫儷看到這樣的鄧超也會笑得不行吧!
不得不說,鄧超這討媳婦歡心的功力確實不錯,這樣的方式也很值得大家去學習。
我想在孫儷分享這樣的趣事時,心裡一定是溫暖的,幸福滿滿的。
鄧超和孫儷之間,並沒有什麼讓我們感動得一塌糊塗的那些大的儀式,他們分享出來的也只是相處時的那些細節,但就是這些細節,時刻在打動著我們,感受著他們的愛,感受著他們的幸福。
生活本來就很沉重,想著法互相逗樂,簡單而快樂自然容易獲得幸福感。
正如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另一個莊子的寓言故事“徐無鬼見魏武侯”。
徐無鬼(一個虛構的人)在大臣女商的引薦下,見到了魏王魏武侯。兩人一見面,魏武侯就說到:“先生隱居山林,肯定是感到疲憊勞累,方才來見我。”
誰知徐無鬼輕描淡寫地說到:“才不是呢!其實我是看你疲憊勞累,特意前來慰問你的 。”
魏武侯一聽這話,好像被什麼東西擊中一般,頓時語塞。
徐無鬼接著說:“我善於從狗的體態,判斷它們的優劣。下等狗往往只求填飽肚子;中等品類的狗呢,總是凝視著太陽;上等狗,似乎忘掉自身的存在,與周身合為一體。我研究狗的水平不如我研究馬的水平高。馬的體態,直的部分要合於墨線,彎的部分要合於鉤弧,方的部分要合於角尺,圓的部分要合於圓規,這樣的馬就是國家級的好馬。
不過,如此良駒,還是比不上天下最好的馬。天下最好的馬,具有天生的材:緩緩踱步的時候似有憂慮,奔跑起來卻又神采奕奕,總像是忘記了自身的存在,超越馬群,疾如狂風,把塵土遠遠留在身後。一不留神就不知所蹤了”
聽完此番言論,魏武侯果真開心地大笑起來。
徐無鬼走出宮廷,大臣女商滿腹疑惑,問到:“先生究竟是用什麼辦法,讓國君高興的呢?我各種方法都試過了——橫有詩、書、禮、樂儒家學說,縱有兵法著作太公《六韜》。但無論我說啥,國君總是一副不開心的樣子,不曾有過笑臉。”
徐無鬼笑著說:“我不過告訴他我怎麼相狗、相馬罷了。”女商簡直不敢相信。
徐無鬼繼續說:“你沒有聽說過,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嗎?相傳,他離開都城幾天,見到故交舊友便十分高興;離開十天整月,見到曾經見過的人就可以大喜過望;等過了一年,見到有可能是老鄉的人,也會欣喜若狂。這說明,離開故人越久,思念的情意就越深;長期漂泊在外,發現一點跟家鄉有關的訊息也能高興好久。外出逃難的人在荒野中跌跌撞撞地生活,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起來,更何況聽到兄弟、親戚在身邊說笑呢?國君如此高興,是因為太長時間沒有聽到這種樸素單純、毫無功利之心的話了!”
在這個故事中,徐無鬼一見到魏武王,就點出了他生活的“常態”——想要快樂,就要滿足慾望, 可是為了滿足慾望,就得費盡心思追求;費心追求,就沒法享受內心的安寧——到頭來,還是不快樂。換言之,只要內心有慾望存在,無論是否得到滿足,都無法感受到真正的愉悅。這個不可解的“死迴圈”,讓世人永遠陷入幸福感的缺失之中。
這個和剛才鄧超夫婦的日常互動同理,想要快樂,簡單、接地氣、講人話,古人云:“難得糊塗”、“簡單就是福”。
也許你會感到奇怪:這人說得好好的,怎麼又說起狗和馬來了?這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鬥狗、相馬這類是春秋戰國就興起的娛樂活動,說這個會引起人的興趣,這也是溝通的技巧;第二,這是莊子文章慣用的“寓言”手法,用其他事物的道理,揭露人世的真理。
徐無鬼說了什麼呢?他說,下等狗追求吃飽,實際上是被慾望驅使;中等狗,凝視太陽,說明他控制慾望,希望看到更高的目標——這兩類行為對應到人身上,就是縱慾和禁慾兩種極端。
這樣說還不是很明顯,他又拿馬來論證:標準化的好馬,需要做到身材周正,各種比曲線、角度符合人們心目中完美的模子。但這樣的馬還不算真正的好馬,真正的好馬能做到“渾然忘我”、超脫自身存在,換言之,根本不在規定的條條框框之中束縛自己,而是充分發展自己的本性,在生命獨特性上高出普通的馬。原文中的這個“超軼(yì)絕塵”,後來也變為一個成語,用來描述那些遠遠超過同類的人或事物。
表面是在說相雞相馬,實際上延續徐無鬼剛才的觀點——人被慾望驅使,終究會感到“心累”,只有“渾然忘我”才能達到“無慾無求”的超脫境界,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