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從特朗普時期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到現在已經提高了7倍之多,換作一般市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必然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然而根據美國勞工部最近公佈的資訊顯示: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竟然同比上漲高達5.4%,不僅大幅度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數字,更創造了2008年8月以來的最高漲幅記錄。
這組資料意味著中美貿易額不僅沒有出現下跌,反倒是在持續增長,而此類違反正常經濟規律的現象,則反映出了一個事實:中國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已經實質上壟斷了全球製造業,並且初步具備了反向割美國韭菜的實力。
對於這個觀點,肯定有很多人不買賬,畢竟中國製造業在世界製造業的所佔比重,直到今年才達到30%,但實際上所謂壟斷:並不代表市場份額一定要在90%以上,通常來說,30%其實就已經構成了壟斷,50%則屬於嚴重壟斷,因為這意味著其他所有對手加起來,都未必鬥得過壟斷方,而眾所周知的是,散戶向來不可能形成合力,更不具備和莊家較勁的實力。
年中國製造業產值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此後至今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家,202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資料則已經超過兩個美國製造業產值,而兩國製造業總和,更是接近全球製造業總量的45%,幾乎達到嚴重壟斷程度。
那麼所謂“中國反向割美國韭菜”的說法,又是基於何種原理呢?其實割韭菜的本質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壟斷,佔有壟斷規模的市場份額後,便擁有了定價權,比如說股市裡莊家之所以有定價權,正是由於莊家掌握的籌碼最多,並且最集中。
同理,當今世界,美國憑什麼可以薅全世界的羊毛?也是因為美元是世界唯一的通用貨幣,而美元本身又只有美聯儲有權發行,給市場裡供應多少美元,完全是美國人說了算,所以迄今為止只有美國的美元,能夠透過週期性的升值和貶值,收割全世界,從而掌控世界經濟發展的脈動節奏,確立金融霸權和秩序。
美國割韭菜靠的是美元,而現如今中國之所以也能夠割韭菜,正是因為其製造業已經居於壟斷地位,既然擁有了壟斷地位,那麼下一步當然就是割韭菜了,割誰的呢?當然是割最肥美的那塊肉:美國了。
由於疫情導致全球工廠停工,倒閉,世界的製造中心開始進一步向中國集中,中國製造業的壟斷地位在也再次得到了鞏固,越來越多的商品交由中國生產,美國人也越來越難以迴避中國製造。
從吃喝拉撒睡,再到行動坐臥走,甚至隱身戰鬥機的零部件,生產軍艦所使用的龍門吊,都必須,也只能買中國的,況且這些都屬於必需品,不買都不行的那種,所以只能乖乖接受中國市場的定價,根本沒得選。
總之,中國壟斷了製造業,以至於全球市場的關鍵環節,便擁有了左右市場的能力,進而可以透過這種能力打擊,以至於制衡對手,隨著中國製造業優勢的繼續擴大,中國也將得到對美國反向輸出通貨膨脹的能力,透過人民幣適當升值,提高出口關稅,取消出口退稅,加強企業環保標準等措施,提高對美商品的物價,打擊美國的金融基礎,甚至瓦解美國的金融霸權。
可能有人說:以美國的經濟實力,面對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透過扶持本國和別國的製造業,從而降低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但實際上壟斷之所以是壟斷,正是因為莊家擁有著壓倒一切散戶的實力。
打個比方,如果美國現在要扶持越南,或者印度的製造業,這至少需要花費5到10年的時間,才可能有一點成效,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5到10年的時間,透過壟斷地位帶來的定價權進行快速降價。
由於市場是最現實,最公正的:誰的價格合適就買誰,絕對不會摻雜任何個人情感,因此這些美國扶持的企業在哪些領域有所成就,中國就可以在哪些領域搞降價,從而徹底廢掉潛在競爭對手的成長空間。
在將這些對手用價格戰一一擊倒後,對於中國製造業而言,則相當於進一步鞏固了實力,還可以繼續提高價格,從而再收割一波韭菜,這便是坐莊壟斷帶來的巨大利好之處。
可能還有人說:中國現在只擁有製造業,尤其是基礎工業領域的壟斷,而在高科技領域,比如晶片方面美國仍佔據著絕對且長期的優勢,事實的確如此,但也要知道高科技雖然很重要,放大到整個市場也只是一部分而已,並且從規模來看還是很小的那一部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之前中方洋洋灑灑給美國列出一份“糾錯清單”,細數了美國這些年對中國的各種經濟打壓手段,但卻唯獨沒有提關稅的事,這正是因為在製造業達到壟斷地位的前提下,提高關稅反而成了一把收割美國經濟利益的剪刀。
至此,美國無疑只剩下軍事和金融兩張牌可用,其中美國的金融霸權也正是依靠軍事力量才得以施展,但現在看來:美軍顯然在解放軍這佔不到任何便宜,而經濟方面,中國透過掌握“世界工廠”這個供應端,同時在“世界市場”這個消費端和美國並駕齊驅,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經濟控制力和割韭菜的實力,總之以金融為主體的美國經濟,其實已經外強中乾了,如果在軍事上被打敗,那它的金融霸權,伴隨著美國霸權崩塌就是遲早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