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距今已有1600餘年,但依然在臨床中持續發揮著作用,並且被不斷髮掘出的新的應用領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學習下,如果從重症醫學的角度去看《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會發現怎樣的“不謀而合”,以及古代中醫對於休克症狀治療的“先見之明”。
少陰病主症的分析
《傷寒論》原文對少陰證的描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我們以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脈微細,但欲寐”這兩個少陰病的主症,“脈微細”即末梢迴圈不足,外周供血差;“但欲寐”翻譯為現代語言即“只想睡覺”,描述的是一個神志的改變,用現代醫學的觀點看即嗜睡或淺昏迷的狀態;將這兩個主症連線起來即是一個患者已經出現了末梢迴圈灌注不足並伴有神志改變呈嗜睡或淺昏迷的狀態。以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古人總結的這兩條主症,與休克的各個期的症狀比較,可以說將休克的症狀描述得言簡意賅、非常到位,神志的改變和迴圈的灌注不足的表現,從始至終都貫穿於休克的各個時期。
少陰寒化證的分析
“少陰病,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傷寒論》中對少陰寒化證的描述中“脈微欲絕”“脈不出”“下利脈微”“厥逆無脈”“脈沉者”以現代醫學的觀點看這些詞彙所描述的即是一個從“脈微細”的低灌注狀態過渡到“脈不出”的持續迴圈容量下降的狀態,這與現代醫學的休克所說的四肢溫度下降、脈細而弱的症狀是一致的。
《傷寒論》對少陰病的治療
《傷寒論》提出的少陰病的治則“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現代重症醫學針對休克提出的治療原則為“減少進一步的細胞損傷、維持最佳的組織灌注,糾正缺氧”,並提倡“早期緊急判斷、早期復甦”。而《傷寒論》中針對少陰病提出的“急溫之”的原則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緊急判斷、早期治療”的意思,從對休克的治療上提出的治療原則上不論古今都是一致的。我們再看古人提出的治療方法,《傷寒論》針對少陰病的治療提出的幾個主要方劑白通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附子湯、真武湯的組成,如表2所示:
幾個方中附子作為主要藥物在貫穿每個方劑組、而乾薑作為主要輔助藥物是除附子外出現頻率最高的藥物,中醫理論認為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的功效,而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據現代藥理學研究,附子所含消旋去甲基烏藥鹼有明顯強心、擴張血管作用,並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乾薑的乙醇提取物能直接興奮心臟、有強心作用。
現代醫學對於休克的治療除液體復甦外,常用的藥物為血管活性藥物及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為α、β1受體激動劑,當劑量為1~3μg/(kg·min)時具有擴血管作用,當劑量為2~10μg/(kg·min)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作用,當劑量為大於10μg/(kg·min)時具有收縮血管作用。而附子除具有強心作用外,對血管亦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附子中的氯化甲基多巴胺具有升血壓的作用,去甲基烏藥鹼具有降壓作用,所以附子與多巴胺具有相似作用。
近年來有對“附子—乾薑”藥對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報道,與心力衰竭相關的“附子—乾薑”藥對活性成分潛在靶點網路包含23個靶點,透過現代藥理學的分析,古人對少陰病的治療和現代醫學對休克的藥物治療具有一致性。
少陰病治療的禁忌證的分析
《傷寒論》對少陰病的禁忌證提出“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不可發汗”“復不可下之”從字面理解即“不能發汗”“不能瀉下”,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發汗與瀉下都能夠讓病人的體液丟失,從而減少有效迴圈血量,這與休克也是一致的,提升有效迴圈血量是治療休克的主要方法,凡是丟失有效迴圈血量的都是被禁止的。
總結
我們透過對少陰病的主症與休克的症狀的比較及少陰的治療用藥、禁忌證多方面的對比,發現古人所說的“少陰病”與現代重症醫學所說的“休克”是重合度極高的疾病,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休克是少陰病”,《傷寒論》作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透過六經傳變理論將疾病從輕症到重症的各個階段的診療過程以當時的語言與思維方式做了描述與記載,作為後輩的今人,我們應當怎樣以今天的視角去科學的解讀前人的醫療經驗呢,透過以上對少陰病的分析與解讀,我想《傷寒論》的三陰證階段作為傷寒的重症階段以重症醫學的角度去分析解讀可能會更加地貼近《傷寒論》的本質。
仲景學說重磅新書
從重症醫學角度對少陰熱化證及兼症進行分析,又會有哪些相符之處?《傷寒論》少陰病對疾病轉歸的判斷,由於現代醫學理論有哪些不謀而合?答案就在這本仲景學說新書之中——
書中凡古人未發之意,先聖言外之旨,不惜傾囊倒篋而出。結合傷寒六經疾病傳變規律,提出脾胃病六經辨證,並指導乙肝、腸炎等病證治療,獲得佳效。同時,對營衛與面板及面板衰老的關係進行探討,提出從補益營衛對抗面板衰老;從瘀血論治,以抵當湯防治老年痴呆症;結合仲景《金匱要略》對心病之論,提出仲景分期辨治“心病”之法。諸如此類等等之論,皆闡發新意,有別於既往。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仲景學說臨證碎金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李衛強 朱西傑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