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一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第二個叫做“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補陰是什麼呢?就是滋補精,專門補身體裡的陰液。這個時候必於陽中求陰,就是補陰的時候也得顧及到陽,要是隻是用這些陰的東西,往裡一放,陽氣升不上來,這是一潭死水,所以沒法得到源泉不竭了。你必須得讓陰氣流動起來,滋潤到全身。這個東西需要誰來幫助呢?就需要“陽化氣、陰成形”,就需要陽來化氣,把陰帶動到全身,渾身得到滋養,這樣叫做“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全身的陰陽的氣血就迴圈起來了,就永遠的不間斷,源泉不竭。
對應到我們臨床上,那些陰虛火旺的人,這個時候用滋陰的藥,同時會發現這些人可能脾胃還不太好,得用上一些兼顧脾胃的,比如炒白朮、黨參,這時候你可以稍微用一點乾薑,還有的人火氣在上面飄著,上頭還有虛火,這時候用點肉桂給引火歸元,或者用砂仁給溫暖相火,把火潛下來,上頭的火都是甲木升上去的火,你得用乙木的方法把它斂下來。(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可能還會用上一些白芍,或者用斂肺金的方法,用杏仁給斂下來。這樣讓火潛藏到腎水裡去,讓它變成相火,就是甲木。這樣一來,火氣一浮到底下,萬事大吉,就好了,一定要讓火藏在水下面。
這樣水也溫暖,火也往上升,就像我們燒水一樣。燒水的時候,爐子要是在水上面,能把這壺水燒開嗎?肯定燒不開,火性上炎,你要想把壺水燒開,你是不是把燒水壺放在火焰的上面?爐火在下面,水在上面,水慢慢開始加熱,慢慢到一定溫度,它沸騰,就燒開了,這樣才行。
這就是我打的一個燒水的比方,我們不能把火往上走,我們要讓火往下走,火在下面,水在上面,這個人就舒服,丹田暖的,兩個腿是暖的,膝蓋是每天醒來之後也是溫暖的,腳也是溫暖,小肚子也是溫暖的,這樣這個人火就在下,上面眼睛也不上火、耳朵不上火、牙也不疼、口腔也沒有潰瘍,腦門非常清醒,也涼涼的,也不燒,頭髮黑黑的,也不會燒白。
大家注意,火氣一上炎就容易把頭髮燒白了,火要是在底下,頭髮就非常黑烏髮亮,頭也非常清涼,牙也不疼。上面沒有火,丹田還溫暖,這就是下熱上寒,這就是地天泰卦,這就是身體最健康的狀態。地天泰,上面是地,坤卦,下面是乾卦,這叫地天泰,泰山的泰,這個卦是說明水在上,就是陰在上、陽在下,陰往下走,陽往上走,水火既濟這樣一個狀態,這個是身體最健康的。
現在很多人正好相反,上面牙疼、耳朵疼、眼睛紅,嘴裡上火、長口腔潰瘍,天天上火著急,腦袋還一蹦一蹦的疼,還頭暈、頭疼,這是上面有火,底下還特別寒,腳還冰涼,小肚子發涼,大便還稀、粘,然後腿還沒勁,中焦脾胃還堵著,一吃飯就飽了,過一會又餓了,肚子那塊好像有一個東西在那撐著脹著,這就是上熱下寒,中焦脾胃堵塞,這是現在人最多的一個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太多了。這是什麼表現?這就是人衰老的表現,這是人身體越來越差的一個表現。
所以中醫治病就把中焦先給打通,把下面的給溫暖好,讓腳溫暖、膝蓋溫暖、腿溫暖,丹田、小肚子溫暖,下面一溫暖好,上面的浮火就潛下來了,潛到丹田下面,潛藏在相火裡去,收藏好,身體就健康了。
用什麼辦法呢?我們用瀉心的辦法也好,用調整中焦脾胃的辦法也好,或者是調和營衛的方,用桂枝湯的方法也好,古代有很多種方法都可以,像麻瑞亭就用下氣湯,黃元御也用下氣湯,這些方法都是非常不錯的。張景嶽就願意用大補元煎,全身的精、氣、神全補好。李東垣用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氣湯,補了脾胃,瀉了陰火,又升了陽氣,每個醫家都有自己的絕招,都有自己的方法幫助恢復到中焦脾胃通暢,上面是不上火的,下面是溫暖的這樣一個地天泰卦的狀態。這就中國古人對於如何補益身體方法的認知,都非常的精道。我們在學的時候一定要體會到他們的妙處,千萬不能說體質寒就一味的用乾薑,你會發現這種人用上乾薑不但好不了,而且這可能會讓這個人的陽氣越來越散掉了,陰氣也被消耗掉了,所以說是不行的。(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一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宣告: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宣告: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