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飴糖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年齡稍長的粉絲,麥芽糖是童年裡特別甜蜜的記憶。飴糖不僅好吃,而且作為中藥也是補虛滋陰的好藥,今天是中秋假期第一天,過節了要開開心心,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下這味甜甜蜜蜜的中藥。
膠飴
(質地:黏膩而重)
《名醫別錄》:味甘,微溫。主補虛乏,止渴,去血。
《傷寒雜病論》:應用膠飴的常用經方如小建中湯。
升降(陰陽盛衰):降(陰虛)
雖然膠飴在《神農本草經》未收錄,但屬於經方常用藥,故透過《名醫別錄》的記載認識此藥。
“膠飴,味甘,微溫”,屬於“降類”,用於治療“陰虛”的陰虛證、津液虛、血虛證,也可用於治療“陽虛”的氣虛證、陽虛證。
甘溫藥物一般屬於“升類”,為何味甘而性溫膠飴屬於“降類”呢?另外,為何膠飴可以用於多種病機的治療呢?
膠飴即飴糖,飴糖有軟、硬兩種,軟者稱膠飴,硬者稱白飴糖,均可入藥,但以用膠飴為主。
膠飴並非天然藥物,是用以米、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製成,這些穀物原本性平和,經發酵、蒸制後,性質微溫。膠飴味甘,氣屬微溫,可知膠飴有升發之力。麥芽是膠飴製作的重要原料,麥芽處於一種生髮的狀態,蘊含豐富的生髮能量,因此,膠飴雖然重在補益,但補而不呆,既能補益,又能促進生髮之機。
僅從這些因素看,膠飴屬於補益的“升類”藥物,具有溫補人體陽氣的功效,這確實是膠飴功效的組成部分。
而膠飴的質地黏膩而重,作用於人體後,具有收斂降下之力,兼以補益之功,膠飴更有養陰、補血、生津液之功。
綜合膠飴的性狀,結合臨床的實際應用,膠飴屬於一味既能升而溫陽益氣又能降而滋陰養液的藥物,總體上屬於平補,但仍舊是以降為主。
實際上,膠飴正是由於降中有升的特性,才能補而不呆,所以更擅長用於補益。
病機(病性病位)
臨床中,對於血虛、津液虛,膠飴可以用甘味補之;對於陰虛而陽氣上浮者,膠飴可以補之、斂之;對於陽氣虛者,膠飴可以甘溫補之;對於陽氣虛而虛陽上越者,膠飴可以補而斂降之。因此,臨床中應用膠飴與不同的藥物進行配伍,就可以側重發揮不同的功效。
由於膠飴質地重,擅於補益中焦、下焦。
雖然膠飴味甘而性溫,但畢竟是由穀物製作而成,口嘗膠飴非常甘甜,屬於味厚氣薄,相對於其他藥來看,動氣的偏性不大,而重在補益。
需要注意的是,陶弘景《本草經集註》雲:“方家用飴糖,乃雲膠飴,皆是溼糖如厚蜜者,建中湯中多用之。其凝強及牽白者不入藥。”可見,臨床應用膠飴,當以稀軟如厚蜜者為佳。
膠飴味甘性溫,具有升發之力,可以溫補陽氣,因此可以“補虛乏”。
膠飴可以養陰生津液,治療中焦的津液虛,故可用於“止渴”。
膠飴具有補益之功,且質重而黏膩,所以針對臨床中虛證導致的出血,有止血的治療效果,所以古人謂其可以“去血”。臨床中虛勞證的出血和陽虛證的出血,都有合理配伍後應用膠飴的機會。
附錄:相關經方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是重用膠飴的一張方,膠飴漢代一升據稱重約280克左右。全方由桂枝加芍藥湯配伍膠飴組成。全方總體屬於降法,重在用於方藥補益基礎上的斂降之力。全方病機中雖然有陽虛證、氣虛證、陰虛證、津液虛證等,但總體上屬於“陽虛”的陽虛證。方中應用膠飴,重在應用其補益之中兼有斂降的功效。
前文已述,桂枝加芍藥湯是一張斂降之方,善於斂降上焦、表之氣血至下、達裡,配以補益以斂降為主的膠飴,全方屬於補益之中兼有斂降,適用於中焦陽氣虛而虛陽上浮的病機,小建中湯的治症均為此病機的外在表現。
中焦陽氣不足容易出現“裡急”、“夢失精”,陽氣虛而上浮,容易出現“悸”、“衄”、“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擅長治療此類“虛勞”。
小建中湯的典型脈證的特點為右手脈不及。因此,小建中湯擅長治療以上症狀,但以右手脈不及為臨床應用的重要鑑別點。
透過此方對膠飴的應用,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膠飴屬於平補中具有斂降之力的一味藥物,結合不同的配伍,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
經方藥學重磅新書
之前悅讀中醫為大家推薦過陳建國老師的經方醫學著作《仲景陰陽脈法》,相信大家對於陳老師以“陰陽盛衰”解析脈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陳建國老師“陰陽盛衰”理論體系新書《神農升降藥法》和《經方脈證圖解》正式出版,將為大家從更多方面展現陳建國老師的“經方世界”——
《神農升降藥法》,迴歸中醫的原點,以陰陽理論為指導,總結中藥的功效由“氣、味、質、部、特”五個元素所決定,提出一味中藥其實僅有一個功效,中藥紛繁複雜的治症僅僅是這一個功效透過升降治法發揮的治療作用,因此,領會了中藥的這一個功效,就可以把握中藥治病的本質,從而達到靈活而準確應用的目標。書中對經方中常用的50味中藥進行了詳細解讀,闡釋了《神農本草經》中的相關記載,並且從藥物組成的角度,結合升降治法,對相關的經方進行了解析。
本書內容是脈證經方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升降藥法”為重點,如果結合“陰陽盛衰”和“陰陽脈法”,可以更高效地指導臨床。
↓點選檢視大圖↓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神農升降藥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陳建國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