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孔燕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一層兵器大廳中,矗立著現存唯一的一枚“東風一號”導彈。導彈高17.68米,最大直徑
1.65米,翼展3.56米,彈頭重1.3噸,飛行時間442秒,最大射程590千米,導彈起飛重量(總重)20.4噸,關閉發動機時導彈最大飛行速度2165米/秒,彈道最大高度168千米。
作為新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地對地導彈,“東風一號”的名字來源於毛主席的那句名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發射場,夜空如洗,繁星滿天。這枚導彈的原型“1059”,就靜靜地矗立在發射基地,做好了一切準備。
9點02分,一聲轟鳴刺破戈壁的寧靜!“1059”噴著火焰從發射臺緩緩升起,越飛越快,消失在天際中。
沉默是最強烈的緊張,時間彷彿凝固了一樣。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的8分鐘過去了,“成功命中目標”的訊息傳來,發射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潮水般的歡呼,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元帥激動地和大家抱作一團。
聶榮臻元帥激動地說,在祖國的地平線上,飛起了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導彈,這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是工人、技術人員、幹部以及解放軍指戰員辛勤勞動的結果,也是我軍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仿製的目的是為了獨創,必須在仿製中把技術吃透,才能夠獨創。這枚後來被命名為“東風一號”的導彈,標誌著中國在掌握導彈技術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後續航天
型號的研製奠定了人才、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礎。
但它的成功也歷經艱險,凝聚了無數無名英雄的智慧和汗水。
正當仿製進入決戰階段時,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工作的專家並中斷了一切資料和器材裝置的供應。有人放言:離開了蘇聯的幫助,導彈部件就是一堆廢銅爛鐵。
聶榮臻堅定地說,中國人民是聰明的,並不比別的民族笨,要依靠我國自己的專家和工人搞出自己的導彈。“老大哥”走了,反而更加促使中國航天人憋足幹勁兒,立志打好這枚“爭氣彈”。
在選擇發動機試車用的推進劑時,蘇聯專家說,中國生產的液氧含可燃物質較多,使用中可能會引發爆炸;酒精純度也不夠,要求中方從蘇聯進口。總設計師梁守槃大膽假設反覆論證,最終用國產推進劑證明了蘇聯專家的判斷失誤。
蘇聯運來的資料中缺少了關鍵的發動機試車臺及試車規程方面的資料,發動機總設計師任新民帶領團隊廢寢忘食,用兩個月時間自行編制出了試車臺設計任務書。
為了爭取時間,同時也受制於生產條件,當時許多部件都是在北京以外的工廠協作生產的。全國約有30多個省(區市)、1400多個單位直接和間接參與了工作。在這張全國協作網上,光是主要的承製廠就有60多家,遍及東南西北各地,涉及航空、電子、兵器、冶金、建材、輕工、紡
織等多個領域。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這是一句幽默的調侃,更是一句莊嚴的承諾!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礪劍征程,大國長劍的龍吟劍鳴聲,伴隨民族復興的腳步,擔當起維護大國尊嚴的重任。 ✐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