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軍號一響,熱血青年來自五湖四海。軍營裡,結下深厚情誼。年輪轉動,軍旗仍在飄揚,老兵卻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訊不便,住址遷移,戰友失聯,成為遺憾。
2020年5月,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嗎#公益專案,將藉助技術和平臺的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
10月28日,退伍軍人鄭官印與頭條尋人取得聯絡,希望幫助尋找他的戰友李民軍。相關資訊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幫忙轉發,透過愛心接力,幫助他們團聚。
姓名:李民軍
籍貫地: 黑龍江省雞西市滴道區
出生年份:約1962年
入伍時間:1980年
退伍時間:1984年
部隊資訊:陝西省西安市空軍地空導彈學院三系
鄭官印和李民軍結識的地方很特別,不是在訓練場,而是在食堂。這一段因“開小灶”源起的別樣戰友情,讓鄭官印至今難以忘懷。
1980年,18歲的鄭官印離開河南鄭州的家,以義務兵的身份來到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地空導彈學院,在食堂做後勤工作。
有一段時間,連續好幾個晚上,鄭官印總能看到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剛下自習或下操的戰士跑來問還有沒有吃的。鄭官印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戰士:身材瘦瘦的,弱不禁風的樣子,但黝黑的面板看得出受過不少風吹日曬。於是,鄭官印走到快收拾完的後廚中,找幾個饅頭、幾塊點心遞給他。
交談中,鄭官印得知這名戰士叫李民軍,老家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和他同屬三系,不過李民軍是考入的軍校生。
“他們這些研究導彈的學生挺辛苦的,每天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接受軍事訓練。”李民軍瘦弱的樣子讓鄭官印不禁心生憐惜。此後,他時常留意李民軍的用餐情況,有能力的話就給他“開開小灶”,補充補充營養。
鄭官印坦言,“開小灶”的待遇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當時,餐食配給是8人一桌,每桌提供固定的四菜一湯或三菜一湯。正因如此,兩人結緣成為好朋友。李民軍看起來很瘦弱,但他酷愛踢足球,而且球技相當不錯。鄭官印好幾次到足球場上看李民軍踢球,都覺得和晚上在食堂覓食的不是同一人。
1984年,學業結束的李民軍被分配到北京(或瀋陽)軍區的空軍部隊。離校的那一天,同學、戰友都到火車站送別他。鄭官印當時在後勤部擔任班長,原打算一同前往送別李民軍,但因當天臨時有事,只好託其他戰友代為前往。
誰知,在火車站候車的李民軍聽到鄭官印無法前來,這隻在球場馳騁的獵豹“唰”地一下哭出聲。
1985年,鄭官印復員回到河南,寫信聯絡上了李民軍。老友再聯絡,不僅化解了當年的“不送之憾”,也分享了各自的新生活:李民軍抱怨部隊沒有足球場,讓他沒有辦法“炫球技”;年底,鄭官印結婚,李民軍無法到場,但特地寫信祝賀。
1986年,由於兩人分別成家立業的緣故,書信往來慢慢變少。後來又因為鄭官印遺失了通訊地址,便徹底和李民軍失去了聯絡。
鄭官印曾想透過雞西市的相關單位查詢李民軍的資訊,也因線索有限沒有收穫。但他至今記得,李民軍的父母都在雞西市滴道區的醫院上班。
平時,鄭官印喜歡在今日頭條上瀏覽各類資訊。在瞭解到頭條尋人幫助退伍軍人尋找失聯戰友的善行後,他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期待著自己也能尋回那一段因“開小灶”結緣的別樣戰友情。
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嗎#公益專案,將藉助技術和平臺的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失聯戰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 失聯戰友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失聯戰友相關線索,歡迎聯絡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83434485、010-83434440),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資訊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