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秋實
編輯:魏曉
來源:藍媒匯財經
#雲南白藥炒股虧了15億#,這是今天掛在微博上的一條熱搜。
看到這條資訊,相信關注資本市場尤其是雲南白藥的人並不會太過感到訝異,因為今年一季度雲南白藥就曾因炒股虧損了7.82億元,更是導致淨利潤同比下降41%。
因為是上市公司,所以它的一舉一動牽涉到萬千人的實際利益和心理狀態,有投資者在公開平臺上不無氣憤地表示:雲南白藥不務正業,投資股票讓淨利波動很大。
在事件引發公眾關注後,雲南白藥也於今天對外界回應稱“公司對待投資標的十分審慎,未來,我們會逐步最佳化投資結構,也會逐步退出證券投資”。
只是,自去年9月市值被片仔癀趕超、失去了“中藥一哥”的寶座後,雲南白藥就多少給外界留下了一種主營業務萎靡不振、愛上了炒股的感覺。截止發稿前,如今雲南白藥市值為1135億元,不及片仔癀2464億元市值的一半。
作為一家市值上千億的百年老字號,雲南白藥為何會“愛”上炒股?在這種行為背後,反映的是雲南白藥身上哪些更為深層次的問題或者說是焦慮?
炒股“成癮”
#雲南白藥炒股虧了15億#之所以能登上熱搜,是因為昨天是雲南白藥釋出今年三季報的日子。
在三季報中,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5.5億元,這種金融工具計量準則的專業性表述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炒股虧了15億元。
除了炒股虧錢之外,雲南白藥的業績表現也並不能令人滿意。同樣根據10月27日晚釋出的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83.63億元,同比增長18.52%;實現淨利24.51億元,同比下降42.38%,其中三季度淨利潤為6.49億元,同比下降63.94%。
近幾年,面對業績增長乏力的困境,投資成了雲南白藥重點佈局的方向之一。自2019年至今,雲南白藥持續加大在證券市場上的投資。
2019年,雲南白藥5000萬美元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投資中國抗體;2020年,雲南白藥以4.26億元買入恆瑞醫藥424.83萬股,8.87億元買入伊利股份2551.86萬股,8.69億元買入騰訊控股181.06萬股,16.32億元買入小米集團11294.36萬股等。
這種大手筆的買買買當然也曾給雲南白藥帶來過甜頭。如在2019-2020年期間,雲南白藥的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分別為2.27億元、22.4億元,投資淨收益分別為14.7億元、3.92億元,佔公司當年利潤總額的35.91%、38.71%。
但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無論對公司還是個人的炒股行為來說,這都堪稱是一句金玉良言。今年一季度,在雲南白藥所持有的10家證券資產中,有5家錄得浮虧,其中以小米集團和伊利股份浮虧最高,分別為-6.9億元、-1.1億元,其餘浮虧的還包括有恆瑞醫藥等。
所以體現在一季報上,便是不太好看的業績表現:雲南白藥淨利潤7.63億元,同比大跌41%,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虧損7.82億元。
然而,雲南白藥的炒股動作還在繼續且看起來有加碼之勢。今年5月12日,雲南白藥釋出公告稱,擬投資112億元參與上海醫藥的定增計劃,若定增成功,將持有上海醫藥18.02%的股份,成為後者的第三大股東。
從金額上來看,112億元顯然不是筆小數目,是雲南白藥此前四年的扣非淨利潤的總和。從持有時間上來看,因為是股權投資,三年內不能進行短期套現,所以今年雲南白藥的財務報表大機率不太會好看。
作為一家市值上千億的醫藥龍頭公司,雲南白藥為何會炒股“成癮”,這背後或與一個人有著重要關係。
民企入駐
2016年,國有企業掀起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改革的目的,意在改變國有企業的現狀,引入社會資本,透過資本帶動人才和資源的流動,為國有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也是在這一年,雲南白藥的業績陷入了瓶頸期,彼時的公司實控人云南國資委意識到了改變的重要性,開始積極響應國家提倡的國企混改的政策號召。
2016年12月28日,雲南白藥釋出公告宣佈停牌。次日,雲南白藥便宣佈事關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項獲得了雲南省政府的批准。
結果是,新華都實業集團作為增資方獲得了白藥控股50%股權,增資總額為253.7億元。新華都實際控制人陳發樹以253.7億元的代價入股白藥控股。2018年6月11日,白藥控股完成工商變更,董事長王建華退出高管團隊,法定代表人悄然從王建華變更為陳發樹。
2017年,雲南白藥引入新華都,與華僑城增資收購世博旅遊集團一道,被樹立為雲南省國資委當年推進混改的典型。
自此,陳發樹便對雲南白藥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身為福建安溪人的陳發樹,最開始起家於木材生意。1989年,他先後在廈門和福州等地開設了華都購物廣場,並以此正式轉戰零售百貨行業,開始逐漸建立起了新華都集團。
2000年後,透過參與紫金礦業、青島啤酒等國企改革,陳發樹實現了個人財富的飛躍式增長,也由此在市場上斬獲了“國資炒手”的稱呼。
2019年,在入駐雲南白藥的陳發樹的建議下,雲南白藥反向合併了股東白藥控股。合併後,雲南白藥表面的財務資料看起來炸眼了許多,賬面資金暴漲了百億元,又受到“國資炒手”陳發樹的影響,公司在投資領域變得愈發活躍起來。
在投資範圍上,也從最開始的保本理財逐漸延伸到了風險更高的股票和債券上,2020年,雲南白藥淨利潤55.11億元,其中投資收益高達26.18億元,佔比47.5%。
作為一家醫藥公司,雲南白藥看起來有些偏離最初的航道。去年,在雲南白藥任職21年的董事長王明輝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公司增長曲線和整個生物醫藥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不匹配,語氣中不無一絲無奈之情。
輕視研發
雲南白藥創始於1902年,至今已有百餘年之久。創始人曲煥章在總結雲南民間草藥學知識和經驗後,於自己22歲那年研製出了白藥,後取名為“百寶丹”。
彼時,國人普遍對中藥中草缺乏足夠的信任度,而曲煥章用白藥為滇軍唐繼堯部軍長吳學顯治腿,在英國和法國醫生都認為只有截肢才能保全性命的情況下,曲煥章的這一成就使國藥在當時聲威大震。
不過雖然身為百年老字號,品牌至今也堪稱是家喻戶曉,但云南白藥似乎沒有充分地延續這種歷史的厚度,一直給外界研發投入不足的觀感。
追溯公司歷年資料,可以看到2014年到2018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29.13萬元、1億元、8992.70萬元、8403.54萬元和1.12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分別為0.51%、0.48%、0.40%、0.35%和0.41%。最近幾年,公司的平均研發投入額也僅為1.38億元,佔營收比例同樣不足1%,相較於同行基本都超過1%的情況,雲南白藥顯然是有些吝於在研發上花錢的。
研發投入不足,新業務也進展緩慢。雲南白藥曾在幾年前試圖佈局新賽道骨傷科,但為其建立的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雖在去年5月正式揭牌,但目前仍處於裝修科研場地的初始階段。
同較低的研發投入形成對比的是,雲南白藥的銷售費用卻有連年走高的態勢。2019年,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為14.01%,同年研發費用佔比僅為0.59%。
這種輕研發、重銷售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也收到了資本市場的相應反饋。2019年4月,平安人壽擬減持所持股份約3124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3%,去年四季度,陪了雲南白藥9年的險資中國平安更是清倉了手中所持的股票。
此外,往深了說,當年在開啟國企混改之時,引入民營資本新華都和魚躍科技後,雲南白藥和後兩者分別持有45%、45%、10%的股權,這種無實控人的股權設計結構為企業後來的一系列經營決策都埋下了隱患。
往淺了說,今年8月,雲南白藥也曾發生過因生產、銷售不合格口罩而向消費者和社會各界道歉的事件,這無疑也嚴重損傷了公司的社會信譽度。
對於公司來說,踏踏實實地在研發上下足功夫,經營和深耕好主營業務勢必是第一要義。在主營業務做得足夠優秀、護城河建得足夠寬之外,合理地投資本無可厚非,但證券投資本就如同深淵,你既能從深淵裡吸金無數,但也可能會被它給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