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當中,志願軍先後出兵27個軍和各種獨立兵種部隊,以及後勤部隊240萬人,一共入朝作戰有6大兵團,涵蓋了四大野戰軍和華北軍區,包括第13兵團、第9兵團、第3兵團、第19兵團、第20兵團和第23兵團。在2年半的戰爭當中,欠下蘇聯30億軍火債。才打贏抗美援朝戰爭,擊敗17國聯軍。那麼,那時朝鮮給過我們什麼幫助呢?
這就要從蔣軍在解放戰爭初期的全面進攻說起了,在1946年蔣軍發動了全面進攻,出動所有主力進攻解放區。而這個時候,我軍就採用了敢於大踏步的前進和大踏步的後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的戰略。而蔣軍不敢,他們就到處受到牽制。
拿下瀋陽,長春了就要各自留下1個軍,拿下張家口,鞍山了還有各自留下1個軍,拿下一個縣城了,也要留下1個團。就這樣,雖然在戰爭初期,我們放棄了106個城市,但是蔣軍部隊也被極大分散了,根本無法集中主力部隊。就給了我們集中主力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東北的南滿地區,蔣軍集中主力進行圍攻,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的時候,最後南滿就剩臨江縣一個據點了。當時,我軍就將南滿部隊18000多名傷病員和2萬多噸重要物資全都送到朝鮮,同時部隊8萬多人也可以在朝鮮進行休整和重新整編。
同時,因為蔣軍控制了從瀋陽到長春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線,因此朝鮮就成為了重要的交通樞紐。透過,朝鮮連線東北北滿和南滿兩大戰場。同時,朝鮮和東北的大連還是我軍溝通關外和關內的重要通道。
在1947年初,即四保臨江作戰開始前夕,朝鮮還援助了10萬支日本留下的步槍和機槍,以及子彈,炮彈,炸藥等彈藥。以及支援了東北野戰軍生產武器彈藥的各種原料,如銅,鐵,鉛等有色金屬,還有雷管,導火線,硝酸,丙酮,膠鞋等,布匹和藥品等等。後來,除了朝鮮南陽軍火庫裡存放的日本遺留武器彈藥外,朝鮮還從全國各地蒐集了大量的日本武器彈藥。朝鮮又運來2000多火車皮日本遺留的各種武器彈藥,對東北和華東戰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到1947年,經過我軍的大踏步後退,進行大範圍運動戰,蔣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可以機動的部隊所剩無幾,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守備隊。我軍就要開始反擊了,我們就抓住敵人,所有的部隊都平鋪在全國上千個城市和縣城的機會,一城市一個城市的集中兵力大。
比如在開封,我們避實擊虛出動3個縱隊攻擊開封,開封蔣軍才1個師怎麼頂得住?到洛陽也是,就是1個師的學生兵,更加守不住了。我軍集中兵力以多打少,就能全殲敵人,繳獲武器裝備,迅速取得勝利。3個人打一個人,5個人打一個人,迅速就能打敗對方,而且人多的一方基本不會有損失,這就是集中兵力的好處。因此我們的十大軍事原則,集中優勢兵力是第一位的。
到了1948年以後,老蔣也反應過來了,開始組建野戰兵團但是已經晚了,他的大量主力部隊,已經在分散狀態下,被我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吃掉了。
在解放戰爭當中,我軍主要還是依靠繳獲壯大自己,集中優勢兵力以多打少,打殲滅戰,才能繳獲敵人的武器彈藥和補給武裝自己。1947年9月1日《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中就明確指出:“以繳獲敵人的全部武器……補充自己,主要向敵軍和國民黨區域求補充,只有一部分向老解放區求補充。” 一切取給於敵,不靠後方接濟,大大減少民夫、大車、節省糧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