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談談補心之法。
3
補心法
《靈樞·本神篇》雲:“心藏脈,脈舍神”,心生血脈而藏神,血液充盛是神明安守的物質基礎。
心之陰血是心之陽氣生存依附的條件,其血脈執行又依靠心之陽氣的推動。陰血充盈,則心中陽氣也隨之旺盛(“血為氣之母”),陰血不足,則心氣無生而陽亦衰。
心之氣、血、陰、陽常宜平秘,氣血、陰陽互依互存,其虛證雖有氣虛、血虛、陰虛及陽虛的區別,但因其相互累傷,則每多錯雜之證。
一、補心血
心主血,有“血府”之名。心血來源有二。
一為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靈樞·決氣篇》所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說明脾胃化谷輸精是氣血生化的來源。
其二肝藏血,為心之母髒,心血的充盈依賴肝血的榮養。
心血不足的病因,主要有陰血耗傷及來源不足兩種。
血虛則神失藏守,症見心悸失眠、心煩多夢、面白唇淡等,故而補心血之法,當以養血安神為主法。
一般因勞思耗傷心血,初起病輕者,多見心肝血虛證(即“子盜母氣”),當從虛則補其母之法,宜選酸棗仁、桂圓肉、當歸等直補心肝之血以安神志,方以酸棗仁湯為代表;
若心血化源不足,或血虛累傷脾氣者,治法當心脾(氣血)雙補,既補其已虛之血,又助其生化之源,代表方如歸脾湯、養心湯之類。
二、補心氣
心位胸中,其氣源於宗氣的貫充,正像《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述:“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心氣與肺氣皆依賴水谷之氣與自然之氣源源不斷地充養,但心氣必以陰血的旺盛為依附,心之陰血充盈,則心氣因之旺盛,若血脈空虛,則心氣亦必衰少。
臨床所見的心氣虛證,除氣短自汗、食少息微等氣虛證,必兼心悸膽怯、不寐、脈細等血虛神失安守的見症,實為氣血兩虛之象。
故補心氣之法,當尊《難經》“損其心者,調其營衛”的法則,營衛者實即氣血,當首選參、芪、炙甘草等甘溫益氣之品,補心脾,培化源以補氣之虛;
輔用酸棗仁、當歸、五味子等補血之藥以安神志;
再以疏調氣血之藥為佐使,使氣血漸充而能行,防補藥之呆滯。
代表方如《證治準繩》養心湯;若兼受驚擾而氣亂、心神不能自主者,可用《局方》平補鎮心丹等。
三、補心陽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宰者為君,故心陽又稱“君火”。心陽必須保持旺盛,是生命的重要保障。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陽在生理上必須依靠宗氣的貫充,心氣充沛則心陽旺盛,同時還需要陰血盈滿以維護,使心陽有所依附,以及相火(命門火)的扶助。因此,心氣久虛,陰血耗損,或腎陽衰微,均可招致心陽不振。
臨床所見的心陽虛損,主要為久病損耗心之氣血,陽氣無以生化所致,其證除心氣虛(實為氣血兩虛)諸症外,每以胸悶疼痛、怔忡、肢冷、脈結代等症為特徵。
是故補心陽之法,當依心陽以氣為本、以陰血為基的生理特點,首用人參、炙甘草等補心脾之氣,使氣旺則陽復生;
重劑滋陰養血之品以培其根本,如地黃、阿膠、麥冬、五味子等滋陰以合陽,乃陰生陽長之理;
在此基礎上佐用桂枝、附子等溫扶陽氣,通行血脈。
其要點在於諸藥剛柔相濟,緩補氣血及津液,使心陽徐徐而生,自無心火暴虐之患。代表方劑以炙甘草湯為佳。
仲景治傷寒誤汗,心陽隨液暴傷,立桂枝甘草湯、桂枝加桂湯以及後世治大汗亡陽的參附湯等,均屬拯危救急、回陽固脫之舉,非心陽虛損久服之劑。
四、補心陰
心陰是心血與津液(包括心液“汗”)的總稱。
心血來自中焦水谷的生化與肝血的充養,津液是血液重要的組成部分,津液的生成與五臟相關聯,在生理上與心陰密切聯絡的是腎水之上濟。
心腎(水火)失於交濟,心火上擾,腎水不能上濡,是心陰虛的主要病理。
造成心陰不足的病因較多,如焦思積慮,耗損心陰,或鬱火上擾,或腎水虧虛,相火上擾,而致心火上亢,自伐陰血,又失腎水之濡溉,故見虛煩不寐、心悸盜汗、舌燥咽乾等症。
補心陰之法,當以地黃、玄參等滋陰壯水為主,以水濟火則虛熱自平,心腎得以交通;
輔以柏子仁、茯神、遠志等平養心神而寧志,不宜苦燥瀉火為先,以免重傷陰血。
代表方如天王補心丹;若因汗液耗散而致氣陰兩傷者,則生脈散主之。
4
補腎法
未完待續......
注:本文選摘自《高忠英驗案精選》,鄒志東、金麗傑等編,學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