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生物,比如透明的水母、章魚,但奇怪的是,這一類透明生物基本都生活在水裡,陸地上很少出現,這是為何?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在未來能不能像電影裡的人一樣實現隱身呢?
海里的小透明
在數億年的生物進化過程中,許多動物都進化出了不同的自我保護方式,有的利用速度溜之大吉,有的擅長用化學武器保護自己,而有的則使用物理性質將自己變成小透明,讓天敵忽略自己的存在。
一說到保護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變色龍,一種能根據周圍環境變化,而改變自身顏色的物種。這樣的方式看起來穩定可靠,能夠迷惑對手,但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跟隨外界環境改變的膚色,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所以透明生物出現了。
不管周圍環境如何改變,透明生物都能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管從哪個方面看,它都是周圍環境中的一部分。這樣的偽裝方式,讓海里的透明動物,有了對抗天敵的手段。
當然,很多透明生物因為身體過於柔弱,因此都只能成為被動防禦的弱小存在。但也有一些能力出眾的透明動物,比如兩種管水母目動物,就能用自己不透明的觸角充當誘餌,引誘獵物,等到旁邊有獵物被誘惑時,再伺機而動獵殺它們。
不過總的來說,透明生物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是構成生物機體的物質,主要是有機物。而水母章魚這些透明生物之所以能變得透明,是因為它們身體中含有95%的水,所以呈現出透明狀。但這些必要的內臟卻無法透明,比如水母的內臟以及章魚的眼睛等等。
不過為了生存下去,水母和章魚都有一些特殊的技巧來隱藏自己的眼睛和內臟。章魚為了保護眼睛,會用一些鏡面組織來覆蓋眼球。利用鏡片反光的原理,讓對方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當然也有些章魚會將自己的瞳孔進化得細長,將眼睛隱藏在陰影裡,達到隱藏眼睛的目的。
透明生物並不是只有水裡才存在,陸地上也有很多透明生物。
陸地上的透明生物
相較於水裡的透明生物,陸地上的透明生物更少 ,雜色也更多。比較一個生物的透明度,我們要知道它與周邊環境的折射率差值是多少,如果生物體與環境的折射率差值越小,物體也就越透明。
細胞質在海水中的折射率為1.35,而海水的折射率根據鹽度以及溫度的不同,大概在1.34左右,而空氣中的折射率就比較低。
所以陸生生物在與陸地環境中的折射率差值比海水中更大,這就導致很多陸生生物無法擁有透明術。
再加上陸地上沒有水的阻擋,紫外執行緒度更高,因此很容易讓細胞中的色素沉澱,比如經常在太陽下暴曬的人,面板就會更黑。所以色素沉澱會導致生物本身與周圍環境差別更大,更容易與周邊環境形成對比。
不過生物當中也有一些“聰明人”存在,它們另闢蹊徑,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隱身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扁平化,從三維生物變成“二維生物”。讓自己極致變薄,使光能夠透過,這樣就能產生透明的效果,代表生物有葉形幼蟲和玻璃翼蝶。
組織厚度越大,不透光率也就越高,它們利用這個原理,用極致的扁平化來達到透明的程度。
玻璃翼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翅膀非常的薄,幾乎就是一層薄片,並且上面有一些細小的微毛。在顯微鏡的幫助下,可以看到這些不起眼的奈米柱,承擔著折射率媒介的角色。在這種奈米毛的幫助下,它的翅膀反光率僅為3%左右,幾乎是透明狀態。
總結
其實對於物體透明的追求,人類是最渴望的物種之一。很多人都在小時候幻想過自己能有一件隱身衣,穿上它就能隱藏在社會當中逍遙又快活。
同時很多的影視劇作品中,也讓我們看到了隱身的奇特視角,讓眾多人為之痴迷。
大家認為我們什麼時候能造出隱身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