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對即將到來的雙11表示不看好,原因五花八門。有說大家消費慾望沒往年那麼強了,大家手頭緊,都在勒緊腰帶過日子。也有說雙11的套路都用爛了,沒新意,自然就沒人關注了。還有說各個平臺都沒咋當回事,宣傳的聲音也比往年小了很多,今年雙11指定很低迷。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這些都只是表象,不少人仍對雙11保持期待,該買的還是會買,畢竟這期間商品能便宜不少。“雙11又要買買買了”、“期待雙11的一週”、“已經買了好多了,覺得有適合的還會再買的”、“尾款還沒付,包裹就滾滾來襲、粗略計算不下100個”......
事實上,每逢雙11時節,都有觀望不看好的人,也有積極參與的人,並非今年獨有。不過今年大家的消費慾望相比往年沒那麼強確是事實,這當然不全是手頭緊的原因,更多的還是因為我們經歷了很多,想通了很多,無數人正變得理性和貼切實際。
記得此前有機構做過一次觀察,由於疫情原因,今年西方奢侈品行業將大幅縮水,無數門店相繼關門、倒閉。這時這些品牌商就打起了中國的算盤,透過漲價來挽回損失。按照慣例,奢侈品漲價越多中國消費者瘋搶得就越兇,但這一次,劇本卻並沒有如西方人所料,讓他們大為惱火。用網友的話說,越大眾的東西價效比越高,滿足生活所需既花不了多少錢,品質也挺好,奢侈品並非必需品。
對待雙11也是如此,用得著的東西才下單,用不著的也不會像往年一樣衝動消費了,這就是歷經很多事情後,我們已經擁有更平和的心態。而為了迎合這種大眾思想,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新形勢下,各個平臺的聲音可能是比往年小了,但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到了實際業務上,少套路多真誠,少競爭多責任。
好比天貓、京東提前20多天啟動雙11預購,品類比往年更多,京東還啟動了小時購,再次把物流時間縮短。而品牌特賣平臺唯品會已經提前引爆了雙11,歐萊雅單日銷量猛增178%,斯凱奇大牌日一天銷售額即逼近4000萬,國產百麗一天更是賣近5500萬。唯品會還開創性地開拓了面對面換貨服務,快遞小哥直接帶著新商品上門,將消費者需要換的商品換走,如此高效率的服務,極大增強使用者的購物體驗,也理解了唯品會的特賣。
很顯然,理性的消費觀,更務實的電商平臺,這樣一場踏踏實實的雙11,才是我們所有人都渴望的,一個浮華於表面資料的電商時代正在落幕,而一個消費者為中心的新電商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