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亞洲,亞洲國家在這場風暴之中損失慘重。在這之前,亞洲諸如韓國,泰國等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這些國家主動開放金融市場,從而獲得了大量的好處,可像泰國這些國家,自身的金融體系非常脆弱,也沒有足夠的防風險能力。隨著國家沉浸在金融泡沫之中,更是忽視了內部的問題,這也被索羅斯等金融大鱷看中,隨後他們紛紛利用資本做空這些國家的貨幣,從這些國家中攫取了大量的資源。可這些遭受金融危機的國家,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國民資產嚴重縮水,國家的經濟也一蹶不振。
作為亞洲的重要國家,中國也是索羅斯等大鱷打擊的物件,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香港就成為被重點打擊的地區,損失相當慘重。好在中國採取了正確的處理方式,當時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飛速發展的時期,可國家十分謹慎,沒有完全開放金融市場,這就使得索羅斯等人的破壞行為沒能影響到內地市場,讓中國成功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倖存下來。大部分受害的國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部的問題很多,出現了大量的空子,這就難免會被投機者利用,哪怕沒有索羅斯,也會有其他人趁機做空,內部問題不解決,受害是遲早的事情。
這些投機者雖然沒能在中國身上佔到什麼便宜,但這次金融危機的教訓,對於正處在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還是重要的。朱鎔基總理在這次危機過後,就指出一個重要問題,國家銀行體系必須要有保障,在泰國這些國家受害的時候,他們的中央銀行不僅沒能起到管控的作用,還早早就被沖垮,這才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因此,國內也開始對銀行體系進行了一番大的檢查,尋找其中的漏洞,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沒想到,這一番清查下去,發現的問題也是非常多,有一些問題讓朱鎔基總理非常擔心,這是有可能引發更大危機的。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就是國內銀行存在高利吸儲的情況,這在銀行裡面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儲戶,會給予不少優惠的政策,比如開出更高的儲存利率,這樣就能引得更多儲戶過來存錢。在市場上,銀行之間為了爭奪儲戶而展開的暗鬥,也是比較多的,高利吸儲自然就成為大家常用的一種方式。隨著這種惡性競爭的實行,就容易出現高息放貸等一系列行為,這也會導致國內的金融市場出現嚴重的問題,那麼這種事情,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朱鎔基總理在深入瞭解之後,對此也是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首先,在當時銀行系統是極為吃香的行業。曾經有很多人向朱總理反映過,銀行體制裡面工資高,各種福利都非常好,這反而讓銀行內部出現了大量貪腐,懶政的行為,也就有了更多人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而濫用職權開始一系列非法運作的行為。要想整治吸儲等問題,就必須要先肅清銀行系統裡面的失職,貪腐人員,只有先保證體系內的人員都沒問題,才能進行後續的操作。當然,伴隨著這種現象頻繁發生,也再度提醒了中央,對於銀行以及金融市場的監管必須要搞好,不過要想搞好這個,也面臨著一個較大的問題。
在當時,國內的國有銀行是受地方行政的干預,甚至放貸這些事情,都是要由地方政府拍板才行。這也就造成了第二個較大的問題,地方政府為了能搞好經濟,不惜一切代價吸引外資,於是也促成銀行高利吸儲的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廣東恩平,政府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外資,索性就違背規定推出了引資獎勵的政策,可這麼一來,大量的外資湧入,政府就必須要兌現才行,可政府又很難拿出那麼多錢,於是就找到銀行,讓銀行高息吸納這些外部儲戶,同時又搞出高息放貸這類的事情,使得金融環境極為糟糕,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要想建立完善的金融體系,就必須要先把商業銀行與地方行政獨立開來,避免銀行被地方行政控制的情況,這樣才能進行有規律的經濟活動。
第三個問題,當時中國金融體系沒有建設好,存在著大量的漏洞,比如中央銀行與基層銀行的管理問題就很嚴重,由於缺乏對基層的管控能力,很多地方一些違規的操作,央行都不清楚。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金融監管的缺失,還會導致國家一旦遇到金融風暴,很難透過央行對地方金融市場進行調節管控。韓國當時就由於這個問題,吃了大虧,由於國家發展極快,地方為了跟上發展速度,也是大力引資建設,可韓國的央行甚至都不知道地方哪些資金是從國家借債,哪些資金是融資而來。這樣搞的結果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投機者,會利用這個漏洞,從地方經濟開始進而一步步搞垮韓國的經濟,而根本不瞭解地方情況,無法進行有效管控的央行,自然就變得極為脆弱。
那麼高利吸儲這種問題,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朱鎔基總理在談到此事的時候,說:“銀行高利吸儲,已成痼疾,必須要下重藥,動殺手,否則金融改革無從談起。”單單是這一個問題,就會影響到全國的金融改革,可見它有多麼嚴重。
具體來說,高利吸儲第一個重大危害,就是由於這是在規制之外,不在金融市場的正常活動中,對於負責執行的人員來說,他們就有了靈活的操作空間,而儲戶們同樣如此。為了能讓自己的利益變得更大,往往儲戶們會藉此機會與銀行討價還價,爭取更高的利率,這就導致利率最終會不受控制,可能會出現瘋狂上漲。這不僅對市場會有較大危害,對銀行自身也沒有好處,因為越是這麼做,時間長了,銀行吸儲的成本就會不斷增加,甚至會有儲戶脅迫銀行降低放貸利率的事情,這就會徹底破壞銀行的盈利體系,導致大量的銀行出現壞賬虧損的情況。
由於大量企業對於銀行提供的現金流十分依賴,可以說地方的經濟與銀行的好壞也有很大關係,一旦壞賬虧損的情況出現,就有可能導致銀行被迫中斷現金流,這也就會引發大量合作企業資金鍊中斷,甚至會帶來企業大面積倒閉,從而使得地方經濟徹底崩壞的情況。外部企業見此情況,也會主動退縮撤資,銀行為了及時止損,暫停放貸等行為,這不光會破壞地方的經濟,也會逐步透支銀行,政府的信譽,帶來無法挽回的結果。
第二個危害,就是以點帶面,引發連鎖的反應,破壞全國的整體市場。在決定高利吸儲之後,銀行往往是把這種任務層層攤派,不斷把吸儲工作加給基層員工,只規定吸儲份額,不管你是怎麼去做。這樣搞的結果就是,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常規的方法無法完成上面派下來的指標,那樣銀行的員工們就會想盡辦法去做一些非常規,投機的事情,甚至一些人還會鋌而走險,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因為這種事情做不好要被懲罰,而做好了往往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在這種利益的誘惑下,不少銀行的員工就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行為。隨著這些人不斷的非法運作,銀行吸儲的利率是能大幅度提高,而其他銀行看到了這種情況,為了避免自己的儲戶被大量搶走,於是也跟著去搞。
漸漸,更多的銀行都被捲了進來,大家開始展開激烈的競爭,不管是合法還是違法的,只要能抬高利率,吸引儲戶就是成功。越來越多的銀行人員會涉嫌各種問題,而市場的儲存利率也被炒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數字,最終導致金融市場被徹底攪和亂了,儲戶們來回轉移存款,現金流無規律流動,地方經濟會受到重大打擊,漸漸影響到全國的銀行體系,隨即就是全國的金融市場都出現這種混亂的情況,這樣的話,更多的投機者必然會藉此機會從中牟利,利用銀行主動攪亂的市場,繼續給混亂的經濟秩序帶來沉重打擊。在這種混亂又惡性的競爭中,銀行之間為了爭利,也相互之間產生了巨大矛盾,從而導致銀行體系從內部開始瓦解,各家銀行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最終的結果就是整體的金融體系徹底崩潰,全國的經濟變成了一個不設防的場所,這會給國家和民眾帶來巨大的損失。
第三個危害,無疑是對諸多銀行等金融從業人員的腐蝕,前面說過,這種行為會導致基層人員為了完成任務,被迫鋌而走險。然而這可不單單是關聯到基層人員,而是從領導層面開始,一直到底層被全面腐蝕滲透。無論再完美的制度,再龐大的市場,都需要由人負責運作,一旦負責金融管控運作的人都被一一腐蝕,也成為投機分子利益相關的群體,那金融體系是無法建立,金融市場也就談不上什麼保障,只能是到處都是漏洞。中國處在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改革開放會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外部環境,這其中難免會有很多誘惑,自然也會有很多人被利益控制住,可一旦金融人員被大量腐蝕,國家的金融改革就無法推行,面對未來的金融戰也就無法防禦。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朱鎔基總理高度重視,也批示讓央行等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重視高利吸儲這種行為。在朱總理的批示下,全國開始不斷加強對於這類金融活動的監督管控,一面加大力度整治,一面在整治過後開始重新完善金融和監督的體系,對於整治過程中被查出問題的人員,朱總理的態度也是非常強硬,比如對於銀行體系裡面,查出了問題,不僅要有嚴格的懲罰,還要永遠開除“行籍”,讓這類人員上了黑名單,此後再也無法從事銀行領域的相關工作。這種打擊力度是非常大的,像龍川縣有一個行長就在地方政府的指示下,不得不做一些違規的操作,他即便是受到脅迫,也是被開除了“行籍”,撤銷職務。
當然,這種整頓也不僅僅是在金融市場內部,針對地方行政過多幹涉銀行的問題,朱總理也是態度強硬,直接採取了一刀切的方法。讓地方政府無法去幹涉銀行的放貸,吸儲等業務,更無權直接干涉銀行管理人員制定政策。同時,藉著這次的切割,對於地方的經濟問題也開始了一番調查。朱總理很早就指出,地方上很多人為了搞經濟,也是什麼招數都用,很多官員為了政績,更是下血本去搞一些面子工程,這其中就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白白浪費了發展資源。在這次整頓中,也查出大量這類的問題,不單單是金融從業人員受到整治,地方政府也受到了一次全面整頓。
經過朱總理的這次整治,央行的威信徹底樹立起來,國家清掃了在金融改革道路上的障礙,為完善金融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自改革開放之後,走上了一條特別的道路,雖然國家經濟發展十分快,但國家仍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很多制度,體系都還沒有完善,其中仍然會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好在有朱總理等人,利用強硬的手段進行整頓改治,這才讓中國能繼續平穩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這些經驗教訓,對於未來國家的金融改革也會有很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