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A股市場突然間被查出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似乎開始多了起來,在此前,“ST新億”就已經被證監會查出財務造假,其公司連續2年的時間都在進行財務造假。
其財務造假的主要手段是透過,賬面往來的虛假交易、以及和另外一家公司進行虛假交易、倒籤租賃合同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以及公司的利潤的。
資料顯示,在2018年和2019年這兩年的時間裡,公司合計虛增營業收入1917萬上下、虛增公司的營業外收入高達7590萬元,而虛增利潤總額則高達8060多萬。
而就在這家公司收到來自於證監會發來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之後,轉眼間,A股的上市公司竟然又是財務造假,這一次,出事的公司正是“ST濟堂”。
從公司的公開資料當中可以看到,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以藥品、醫療器械及健康相關產品批發及零售配送為主,目前,公司的市值縮水到了18.72億。
隨著公司的利空徹底爆發,公司的股價也進入到了跌停通道當中。
而就在最近的時候,證監會已出手,對公司發來了所謂的“行政處罰以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而從這一份告知書當中可以得知一點,那就是公司的問題很嚴重啊。
第一,公司竟然連續3年的時間都在進行財務造假。
在2016年的時候,公司虛增的利潤總額高達6.8億。
在2017年的時候,公司虛增的利潤總額高達9.2億。
在2018年的時候,公司虛增的利潤總額高達8.3億。
有意思的是,公司在2015年的時候,淨利潤也不過只有3.42億而已,而這連續3年的時間裡,公司虛增的利潤總額竟然高達24億以上,這都還沒算完。
公司連續3年的時間裡,虛增的營業收入更是讓人目瞪口呆。
資料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三年累計虛增的營業收入竟然高達207億,你沒有看錯,一家市值不過10多億的上市公司,竟然敢明目張膽虛增那麼多的金額。
股民嘆息道:大開眼界了,3年虛增207億!
實際上,此前證監會就已經開始調查了,不過,在最近才終於落地,發來了處罰!
第二,你以為這就完事了?這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簡直就沒有任何下限,財務造假是一方面,還有另外一方面,控股股東在掏空上市公司啊。
從2016年到2019年期間,公司在沒有經過任何審議程度等情況之下,直接和間接地透過多家公司累計向公司的控股股東,以及關聯方提供非經營性資金。
資料顯示,這個資金高達25.92億。
到去年上半年底的時候,已經還了11.31億元,但是,還有14.61億沒有歸還。
那麼,這些資金用在什麼地方了?
主要是用在給公司的控股股東,以及關聯方償還股票質押融資本息,大股東投資等用途,這是實實在在的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啊。
第三,去年公司一年就虧損了22.62億的淨利潤,公司當年的營業收入也不過只有8.94億,到了今年以來,公司依舊處於虧損的態勢當中。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淨利潤虧損6477萬,同時,公司的營業收入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下滑的幅度高達84%,只剩下3.73億的營業收入了。
而這一次,證監會已出手,在短時間內,兩家上市公司都因為財務造假的事情而被處罰,釋放兩個訊號。
一方面,是監管明顯正在趨嚴,而,另外一方面,是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勢十分堅決,這才是關鍵所在,所以,有股民表示:“幹得漂亮!”
雖然這不是最後一家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但是,隨著監管和打擊力度的趨嚴,必然會形成較大的威懾力,從而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次數,A股的環境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
在筆者看來,證監會最近幾年的動作明顯不小,這是利好於A股市場,同時利好於股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