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臺,車質網基於海量的汽車產品測試樣本及科學的資料模型,推出“新車商品性評價”欄目。每月針對數款國內上市兩年以內,行駛里程不超過5000公里的在售車型,透過客觀資料和主觀感受兩大維度,由資深評測人員利用專業裝置進行系統化的測試與評價,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國內汽車市場新車整體商品性水平現況,為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提供客觀真實的意見參考。
作為豪華越野車市場的標杆級車型,賓士G級一直以硬派的方盒子造型以及強悍的V8動力聞名遐邇。然而,全新賓士G 350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大排量的傳統,2.0T+9AT的動力組合變得更加平易近人,同時讓賓士G級放下了高貴的身段,入門價格成功下探至150萬以內,並且標誌性的三把差速鎖也沒有缺席,越野效能得以傳承。據車質網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全新賓士G 350車型自上市以來投訴量僅為1宗,短期質量口碑表現穩定。那麼,賓士G 350能否延續現有的質量口碑表現?是否會出現一些普通消費者難以發現的新問題?本期“新車商品性評價”將為您撥開迷霧,透過客觀資料和主觀感受兩大維度,還原一個真實的賓士G 350。
一、客觀資料
本專案主要透過對新車在車身工藝、漆膜水平、車內空氣質量、從車內噪聲、靜態車內振動、駐車雷達以及燈光/視野等12個專案的實地測試,以客觀資料的形式全方位直觀展現新車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現。
在車身工藝測試環節,整車共選取10個關鍵部位,每個關鍵部位都會選取3個關鍵點進行測量,以評價各關鍵部位縫隙的均勻程度。從測試結果來看,賓士G 350全車各個部位的縫隙資料均值普遍較高,其中發動機艙蓋與兩側前翼子板連線處受到特殊造型的影響縫隙數值偏大,而兩側前車門與B柱連線處、兩側後車門與後翼子板連線處的縫隙資料均勻度表現較好。考慮到其硬派越野車的定位以及方正的造型設計,這樣的測試成績在可接受範圍內。
在漆膜水平測試環節,透過測試結果可以發現,賓士G 350整車漆膜平均厚度約為115.8μm,超過中級車標準值(≥90μm)。從各關鍵部位的測試資料來看,發動機艙蓋和前翼子板的漆膜厚度均值超過90μm,而後翼子板和車頂的漆膜厚度均值已經超過了高階車標準值。相比之下,前車門、後車門和後備廂蓋的漆膜厚度均值未達到90μm。整體來看,雖然賓士G 350的漆膜平均厚度表現尚可,但個別部位的漆膜噴塗厚度以及整體漆膜噴塗均勻度都還有提升空間。
在車內空氣質量測試環節,將車輛放置在車輛較少的內部地面停車場中,實測賓士G 350的車內甲醛含量為0.01mg/m3,同時PM2.5等物質的含量也處於相對較低水平,符合2012年3月1日起實施的,由原環保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釋出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7630-2011)中的相關標準。
在靜態噪聲測試環節,得益於前後排雙層玻璃的配置,賓士G 350在靜止狀態下車內的靜謐性表現不錯,測試成績已經降至測試儀器的最低值30dB,幾乎可以做到與外界環境音隔絕。隨著發動機啟動,傳入車內的噪聲值呈現出逐漸增大的趨勢,發動機在3000轉時,傳入車內的噪聲值為53.8dB,單從數值上來看仍處於較低水平,但與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相比,噪聲值略高一些。透過與下面幾種不同環境下噪聲值對比來看,賓士G 350對於發動機噪音抑制表現不錯,工作狀態下幾乎不會對車內駕乘人員造成滋擾。
在空調噪聲測試環節,先將測試儀器置於距空調出風口大約10cm的位置,然後將空調風量由小到大依次調高,並測量在不同檔位下駕駛員位置的噪聲值。經實測,賓士G 350的空調調節共分7檔,開啟最高檔時測得噪聲值為71.2dB,依舊處於人體可以忍受的範圍,不會對駕乘人員造成過多滋擾。不過,在測試中專家評審團發現,在空調起始檔位時,噪聲值達到了44.9dB,數值明顯高於此前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
經過實測,在怠速狀態下,賓士G 350對於發動機傳入車內的振動抑制尚可,但與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相比,數值還是略有些偏高。在負載狀態下,方向盤和前排座椅的振動數值均有小幅增長,不過對車內乘員的舒適度影響甚微。
此外,我們還針對駐車雷達、燈光/視野、操控系統、輪胎輪轂、天窗、座椅、後備箱進行了測試。經過測試,賓士G 350整體表現達到了豪華品牌應有的水準,油門採用地板式設計,同時油門踏板、制動踏板和歇腳踏板之間的距離和階差也較為合理,駕駛體驗舒適;前排座椅配備了電動調節的腿託,乘坐舒適性表現出色;後備廂規整度不錯,且地板十分平整,配合側開式尾門的設計,方便搬運一些大件物品。不過,一些細節方面還存在最佳化空間,如第二排中間座椅坐墊長度相較兩側坐墊長度略短,不適合長時間乘坐;另外前後雷達間距與測試經驗值存在偏差,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駕駛者特別留意。
二、主觀感受
本專案由多位評審員針對新車靜態和動態方面的實際表現來進行主觀評價。其中,靜態方面包括外部、內部、空間和人機互動四大部分;動態方面包括加速、制動、轉向、駕乘感受和行駛安全五大部分。最終,綜合參考各位評審員給出的主觀評價意見給出總得分,以從主觀感受的角度反映新車在商品性方面的實際表現。
在外部感受評價中,賓士G 350整體表現符合預期,特別是在燈光配置和發動機艙用料方面得到了專家評審團的一致肯定。新車選配了幾何多光束LED大燈,可以針對不同路況和駕駛狀態,智慧調整光源並動態組合成不同的幾何排列,實現光束的精細化控制。發動機艙內部絕大多數部件單元上均設定了塑膠板進行防護,膠套以及纏繞膠帶的用料充足,並且還配備了大面積的穩定杆以及防震膠墊,對於抑制發動機噪音和振動功不可沒。不過,賓士G 350在後備廂開啟方面還有最佳化空間,主要原因是尾門為手動開啟,並且力度較沉,日常使用略有不便。
賓士G 350的內飾沿用了G500的設計,與最新家族風格保持一致,懸浮式液晶儀表與中控屏組成雙屏系統,提升車內的科技氛圍。中控臺保留了大量的物理按鍵,日常操作起來更加便利。儀表臺和車門板絕大部分面積均採用軟性材質包裹,搭配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豪華氣息撲面而來。
賓士G 350全車僅提供了3個充電介面,且位置較為隱蔽,日常使用不太方便。前排中央扶手無法移動,不過由於整體面積較大,對駕駛員的手肘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撐。後排座椅坐墊和靠背偏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乘坐舒適性。
乘坐空間方面,得益於方正的造型設計,賓士G 350前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均十分寬敞,並且後排乘客腿部空間也比較充裕,只是後排中間乘客的腳部空間有些侷促。儲物空間方面,賓士G 350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前排儲物空間數量相對較少,除了門板儲物槽、杯架、中央扶手箱和手套箱,沒有提供多餘的儲物格。後排儲物空間同樣較為常規,前排座椅後方的儲物袋採用硬質背板設計,實用性不強,另外後排空調出風口下方的菸灰缸利用率也不高,如果改成儲物格更加實用。
12.3英寸中控顯示屏內部搭載賓士MBUX系統,支援多媒體、藍芽電話、導航、手機互聯、駕駛模式選擇等功能。螢幕不支援觸控操作,只能透過中控臺下方的觸控板和旋鈕進行控制,不過操作起來並不繁瑣,且每一次操作都能得到震動反饋,實用性令人滿意。語音控制系統整體識別率較高,但僅支援多媒體、導航、電話等常規功能,無法控制其他硬體設施。實測導航系統操作便利,並且支援儀表對映功能,實用性表現出色。
本次測試的賓士G 350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258馬力,峰值扭矩37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9AT變速箱。整套動力系統廣泛應用在賓士旗下多款車型上,成熟度和運轉平順度毋庸置疑。不過由於發動機引數方面的限制,為了達到更好的動力響應,變速箱前兩個擋位的換擋時機會稍稍滯後,透過拉高發動機轉速來獲取充足的動力輸出效果。
賓士G 350提供了標準/舒適、經濟、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實際體驗來看,標準/舒適和經濟模式除在起步階段略有差別外,中後段加速表現基本一致;而在運動模式下,發動機轉速會迅速拉昇,加速時動力響應更加積極。
制動表現方面,賓士G 350展現出豪華品牌車型應有的素質。制動踏板雖然行程不長且腳感偏硬,但踩下後製動力的釋放非常線性,易於掌握。全力制動時,雖然受到車身重心偏高的影響還是會有輕微點頭現象,但在同級別車型中已經屬於頂級表現。
轉向感受方面,賓士G 350延續了G500良好的表現,轉向阻尼均勻適中,不論是低速打方向還是高速駕駛都非常輕鬆。考慮到越野車的定位,方向盤會稍微存在一定虛位,但指向精準度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底盤採用前雙叉臂獨立懸架與後整體橋非獨立懸架的組合,配合非承載式車身的設計,應付複雜路況和越野需求不成問題。整套底盤對於路面顛簸的處理比較徹底,“大梁”可以吸收掉絕大多數的振動,只是在面對連續減速帶時會有些力不從心,需要減速慢行。
賓士G 350配備了豐富的駕駛輔助系統,自適應巡航支援全速域控制,跟車過程中起步和制動表現自然,未出現急加速和急制動的情況。跟車距離支援多級調節,最近距離與前車間隔保持在兩個車身長度左右,不太容易被“加塞”。
總結
綜合以上各項測試結果得出結論,賓士G 350在客觀資料和主觀感受方面的整體表現達到了專家評審團預期。在客觀資料層面,車身工藝整體表現尚可,只是漆膜噴塗厚度以及均勻度都還有提升空間。此外,車內空氣質量、發動機隔音降噪以及振動抑制等方面,賓士G 350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不過,在雷達測試中,賓士G 350前後雷達的間距控制還是略遜色於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另外,在後排中間座椅坐墊長度方面,賓士G 350也存在一定最佳化空間。在主觀感受層面,賓士G 350同樣展現出了豪華品牌車型的優勢,靜態和動態體驗整體表現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尾門開啟力度偏沉、前排中央扶手不支援調節、車內儲物空間較少等。綜合來看,賓士G 350的商品性表現在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中處於中等偏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