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是沒有貨幣發行權力的,而美國政府想要獲得美元,就需要將美國人民未來的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美聯儲,讓美聯儲來發行‘美聯儲券’,這便是美元。”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中一語道破了美元的本質,也說清楚了美國政府與美聯儲之間的關係,二者並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在很多時候,美國政府都需要美聯儲來幫忙挽救經濟,這一點在其他國家都是相對比較罕見的。
透過宋鴻兵的這句話就能看出,美國政府就是透過美國民眾的稅收,也就是美國國債,作為抵押讓美聯儲發行“美聯儲券”,這個發行出來的券便是美元,由此可見,一旦美國的國債出現危機,那麼美元必然受到影響。那麼最近這段時間,美債被大量拋售,會引發哪些問題呢?
2萬億美債被拋售!
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量已經快要達到29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佔據了美國GDP總量的125%之多,這充分證明了美國對債務的依賴性有多強,一旦這些債務崩潰,那麼對美國經濟將會是全方位打擊。
正因如此,大富豪羅傑斯曾經預言,美國作為全球債務最多的國家,經濟上處處依賴債務,而這也將會為美國經濟埋上隱患。這句預言也終於是一語成讖,目前,美國正面臨這樣的危機。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本月8日就指出,如果美債到期之後無法提高上限值的話,今年10月就會出現政府拖欠國債的情況,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在10月份的時候,美國的國庫就將無錢可花,而這又將會引發國內的金融危機。
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耶倫就發出過相同的警告,希望國會方面能夠注意這個問題,否則將會讓美國民眾陷入困境之中。在耶倫看來,如果僅僅只是將債務的上限調高,也無法解決根本性問題,而且還會讓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喪失對美國政府的信心,甚至會讓美國的信用體系遭受巨大沖擊。
不僅如此,耶倫還產生了一種深切擔憂,她認為如果美國無法按時償還債務,那麼美國經濟和美元信用必然會受到全球各國的懷疑。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債務上限的最後期限是在7月的最後一天,美國政府之所以還能堅持到9月,就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方面運用了一種非常規的措施,來對沖美國當前鉅額的財政赤字。
這種非常規的措施便是“拆東牆補西牆”,也就是美國聯邦透過發行新的債券來償還之前的債務。簡單來說就是,投資者用現金購買了美國的長期國債,而美國政府用這些現金先償還眼前的債務,以定期支付利息的方式來回報投資者,以此來換成債務的延期。
但是,現如今時限最長的美債為30年期限,一旦這些美債到期,那麼投資者就會讓美國政府連本帶利的償還全部,或者就將其兌換成新的債券。美國金融學家指出,眼下,美國政府每年用來支付美債利息的金額就達到了5000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剛剛進入賬單的刺激赤字。
表面上看,這樣的方式會讓投資者賺取一定的利息,但這也只是在美國通脹率低的情況下能夠穩定營收。當美國的通脹率超過2%的時候,那麼美債固定的收益率就會僅僅只有0.5%不到,如今美國通脹率又是如此之高,兩相抵消之後,投資者可能還會損失一大筆錢。
於是,這樣一來,就十分不利於購買長期限美債的投資者,畢竟這麼高的虧損沒有誰能夠堅持住。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全球各國的央行紛紛開始拋售手中的美債,如果美元真的負利率了,那麼各國不但沒辦法收回美國欠下的債務,而且還有向美國支付款項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央行持有美債的數量逐漸銳減,尤其是從2017年以來呈現出拋售曲線增長趨勢,過去4年間,全球至少30個央行累計拋售美債規模就達到了2萬億美元之多,這已然說明了美債當前正在向負利率的方向發展著。
美元朝著負利率的方向發展,各國央行也都開始紛紛拋售手裡的美債,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那麼美元的地位是不是就不保了?畢竟美元最大的信用背書就是美債。
美元地位不保?
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國際貨幣的替換往往需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知道,美元替換掉英鎊,用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超越英國幾十年,光是這樣仍然花掉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做到,由此可見,國際貨幣的替換有多麼困難。
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前,全球主要的貨幣發行國,主要就是依靠黃金作為支撐發行貨幣的。而在這段時間裡,美國發行美元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限制,其一是金本位,其二便是發債券被國會牢牢把控。
因為這兩個限制,政府無法超印美元,由此,美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十分穩定的購買力。而且黃金作為稀有金屬,其產量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黃金對“錨”的美元自然也就保證了固定價值。其實在金本位時期,美元是能夠直接兌換黃金,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將美元直接叫做“美金”。
在和平年代,美國這樣一套體系運轉得非常好,美國政府也不會需要太多的現金。但是,隨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爆發,軍費支出越來越高,政府的債務也就隨之水漲船高,美元便越印越多,於是,美元就出現了貶值的現象。
眼見美元的數量越來越多,美國也開始擔心會出現擠兌的情況。因為美國政府的承諾就是35美元兌換1盎司的黃金,然而超印了這麼多美元,美國政府根本沒有相應的黃金儲備做支撐,因此在1971年,美國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轉而就和石油進行了繫結。
如此一來,美國就在超印美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從70年代至今,美國債務的上限被一次次提升,平均半年多就要提升一次,可見美國加印美元的速度有多麼恐怖。
其實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還能穩坐國際貨幣的位置,並且能迅速與石油進行繫結?畢竟在這個空窗期,美元的地位是很容易被撼動的。這主要就是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體系都和美元進行了繫結,很難在短時間內脫離,而且美元已經佔到了全球貿易總值的4/5,幾乎不存在有一個貨幣能夠將其完美替代。
此外,世界主要產油國能夠同意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本身也屬於世界產油大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中佔據著一定的份額,與中東其他產油大國一樣對國際油價能夠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武力充沛的美國軍隊讓很多中東產油大國不得不接受美元交易。正因如此,美元才能以極短的時間完成從金本位到石油繫結的轉換。
從這就不難看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之穩固,是很難被撼動的。而這一次即便是各國央行拋售2萬億美元美債,對美元尚且也無法造成毀滅性打擊,畢竟美元的體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貨幣,這一點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改變,而且美元-石油體系也是得到了美國軍事力量的保障。美元能夠在兩次國際貨幣體系轉變過程中穩住自己的地位,就足以說明美元的“堅挺”,所以對美國來說,美債被各國央行拋售2萬億,比起曾經的體系大轉變來說還真是“小巫見大巫”,由此來看,美元的霸主地位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還是能保住的。
中國大量拋售美債會有何後果?
雖然美元暫時還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從一個長遠的眼光來看,美元霸權的跌落是具有必然性的,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美國財政部在前段時間公佈一個重要資料,亞洲所持有的美債共計3.4萬多億美元,而中日兩國就是美國非常主要的債權國。
如果按照比重分析,中國曾經就是美國海外的第一大債權國,手中的美債佔美債境外持有比例20%左右,而日本當時的這一比例為18%左右。不過,中國在這兩年不斷減持手中的美債,使得日本成為了美國海外的第一大債權國。可中國眼下所持美債仍然具有規模大、比重輕的特徵,正因如此,美債問題受到了中美兩國的持續關注。那麼如果中國開始大量拋售美債,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
要探討這個問題,就需要弄明白中國拋售美債的原因主要是什麼?也就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就是中國要選擇利用美國國債對美國政府施加壓力,主要以兩種方式展開: 其一為調整購入美債的速度;其二便是快速減持美債,大量拋售。
根據目前中美之間的關係,後者出現的可能性更大。從效果上看,中國單方面減持美債可能引起多大的直接市場反應,由三個重要的變數決定: 一是中國減持美債的規模,二是中國減持美債的速度,三是中國以一定的規模和速度減持美債後,美國是否具備快速調節的能力。
首先,中國減持美債能達到何種規模?就市場規模來講,美債市場現在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規模最大的國債市場。所以,美債資產變現的能力非常強悍。美債的流動性一度成為美國金融市場和經濟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標,與此同時,也決定了中國能不能拋售美債以及以怎樣的速度和規模增、減持美債。
正是因為美債具備高流動性的特點,中國不需要擔心減持美債會不會存在很強大的買方市場,這是中國能夠大量拋售美債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應該注意的是, 近些年來,中國的歷史最高拋售量佔交易量的比重很低,很難對美債收益率、美元產生重創。
其次,中國能用什麼樣的速度來減持手中的美債?透過以往資料來看,哪怕中國以很快的速度大規模減持手裡的美債,也還是會留給美國很多用來應對政策調整的時間。美國是可以透過常規手段來降低中國的債權影響,一是美聯儲能降低利率上調的速度,或按比例減少“量化緊縮”的應對措施,以此來降低對美債市場的衝擊。二是提高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轉出的規模,以提升債務的上限。再結合中國歷史上拋售美債的規模相對較小的事實,即可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單方面減持美債對美債市場以及美國經濟產生的市場衝擊力不會太嚴重。
不過,馬克思在辯證法中告訴世界:“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雖然中國大量拋售美債不會對美國造成嚴重衝擊,但是潛在的影響卻是有的。其一,中國一旦拋售美債,就相當於是停止向美國貸款。隨著政府財政支出和財政赤字的高漲,美國可能面對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引發美債的信用危機,進一步影響美債市場的流通,使得國際收支援續惡化,促發美國的經濟危機。其二,中國大量拋售美債,很可能會讓美債價格下跌,同時收益率飆升,直接影響美國經濟的復甦。而且對我國本身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中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拋售美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