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共存共榮
//////////////////////
在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南海子麋鹿苑自然保護地裡,兩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灰鶴正帶著剛剛滿月的小灰鶴在溼地的草叢中覓食,大鶴不停地用“匕首”般的喙一下一下翻啄,毛茸茸的小鶴緊跟在旁邊,捕食爸爸媽媽翻出來的蚯蚓、螻蛄、蠐螬……“這兩隻大灰鶴是2004年左右從野生動物園引入的,一直沒有築巢繁殖。這次它們的繁殖完全由其自然選擇巢址,築巢、孵化和育幼未進行任何人工干預。”北京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生態研究室主任鍾震宇介紹,“新疆北部和東北北部是灰鶴在我國的繁殖地,北京只是它們的越冬地,這次灰鶴在北京自然孵化繁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麋鹿苑自然保護地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鏈已經基本成熟。”
北京:在城市中詩意棲息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端,被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環抱,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薊運河和大清河分佈全域,形成了森林、溼地、農田、山地等層次豐富的生態系統,大面積的山地環境和豐富的溼地資源成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讓自然保護地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天堂”
百花山葡萄、北京無喙蘭、北京水毛茛、丁香葉忍冬、扇羽陰地蕨、槭葉鐵線蓮、輪葉貝母、大花杓蘭、鐵木……以“綠”為底的北京,給珍稀瀕危植物的迴歸提供了沃土。隨著自然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這些一度黯然隱身的鮮活生命又驚豔現身。它們的迴歸一方面豐富了植物多樣性,另一方面更顯示了北京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持續向好。這是大自然對北京的慷慨饋贈和點贊褒獎。
- 大花杓蘭 -
- 輪葉貝母 -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北京地區共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其中有百花山葡萄、紫椴、黃檗、野大豆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北京水毛茛、槭葉鐵線蓮等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81種,其中有褐馬雞、黑鸛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豹貓、大白鷺等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黃檗
“我們正在積極推進適當比例的自然帶建設,在這些劃定的自然生態空間裡,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干預,更多地提供適合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這樣有利於野生動植物的恢復、生存和發展。”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自1985年建立松山、百花山兩處自然保護區以來,經過近40年的努力,先後建成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79處,總面積36.8萬公頃,全市22%的土地已經被納入自然保護地,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空間格局。”遍及城鄉的蔥鬱森林,讓城市變得會呼吸、有生命。自2012年北京連續開展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以來,累計完成植樹造林12.46萬公頃。特別是近年來,北京遵循“復層、異齡、混交”的方式和“鄉土、食源、長壽、抗逆、美觀”的樹種選擇原則,形成了多樣化的植被。透過劃建自然保護地,開展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和生境修復,持續擴大綠色空間,北京的森林和溼地總量持續增加,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44.4%。北京正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兒,深入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的系列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在京華大地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動物之家”入駐公園
“如果在林地中見到一個土堆,種著薔薇等多刺叢生的植物,上面還散落著許多石塊、枯樹枝,這不是荒草垛,而是為了吸引小動物專門搭建的生物多樣性提升設施,名字叫‘本傑士堆’,是緣於從事動物園園林管理的赫爾曼·本傑士和海因裡希·本傑士兄弟基於野地生存觀念和自然演替規律的—項發明。”北京教學植物園的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環保課。面前的這個本傑士堆,看上去雜亂無章、其貌不揚,卻不時有野鳥、松鼠等小動物“拜訪”它。“每一個本傑士堆都是一個微縮但完善的生境。例如,鳥喜歡本傑士堆,因為裡面有蟲子,蟲子在這裡生存是因為植物豐富,植物因微生物的代謝而獲得豐富養分所以生長旺盛,動物的代謝產物又滋養了微生物的發展。”老師告訴同學們,“本傑士堆中心的土壤負責讓植物茁壯生長,外部的幹樹枝、石塊既可以讓小型野生動物在下面築巢,還能保護植物的根不被啃食,這樣本傑士堆就能持續不斷地為食草動物提供新鮮食物,吸引動物在附近安家。動物來了,生物多樣性增加了,生態系統也就完整起來。”
隨著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和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等重點工程的實施,北京的綠色空間迅速擴大,正經歷著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變。北京在不斷擴大綠色空間的同時,更加註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營建,增強林地綠地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豐富生物多樣性,讓人、城市和森林和諧統一。
“十四五”期間,北京計劃在每個城市公園都建設一處本傑士堆,在面積更大的森林、郊野公園,每1000畝建設一處。同時,配植食源、蜜源植物,結合雨洪蓄滯建設小微溼地,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水源和隱蔽地。
“近自然”理念讓城市充滿生機
盛夏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機勃勃。卉木萋萋,芳英滿甸,松鼠在枝頭跳來竄去,野鴨和鴻雁在水塘裡嬉戲,黑斑蛙蹲在水邊閉目養神,夜跑的人們還能聽到過路的刺蝟摩擦地面發出的沙沙聲。監測顯示,奧森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居北京城市公園之首,光是鳥類就達到了306種,約佔全北京鳥類記錄的60%。世紀之初,這座因奧運而生的城市公園就是“近自然”理念的實驗地。經過十餘年時光考驗,它如今成為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城市生境。“近自然”,就是順應自然規律、依託自然條件、藉助自然力量、模擬自然形態,開展更加精細化的設計和管護。2001年北京申辦夏季奧運會成功後,在“綠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指導下,於2003年啟動了奧森公園的規劃設計。奧森公園佔地680公頃,橫跨北五環路,既是重要的奧運配套設施,也在賽後成為京城北部的大型城市公園。登上246.8米高的奧運塔觀景臺,憑欄北眺,奧森的綠色畫卷一直向北延伸,南園山環水抱,仰山、奧海互相輝映;北園密林蓊鬱,河流縱橫交織。溼地、草地、森林、河流、農田……正是這些豐富多層次的生態系統,為野生動植物的恢復提供了良好基底。如今,奧森的溼地裡,蘆葦長得比人高,成片的千屈菜開出紫紅色花朵,菖蒲、水蔥、蓮花漸次舒展……正是如此多樣的生境,使得奧森成了鳥的天堂,中華攀雀、慄耳鵐、鷦鷯、北棕腹鷹鵑都在這兒安了家,如果幸運,還有可能碰到“鳥中大熊貓”——震旦雅雀。另外,不起眼的鄉土地被植物,在奧森公園成了綠化的“正規軍”。2019年,北京舉辦了首屆“自然觀察節”,參賽者要在一天之內,比拼誰找到的動植物最多。植物組冠軍獲得者沒有東奔西跑,只待在奧森公園就足足拍攝到了200多種鄉土植物。北五環路將奧森公園分割為南北兩園。一條遍植花草的生態廊橋飛架南北,為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提供了遷移的通道,這是我國首個城市公園的生物通道。它全長270米,最寬處200多米,最窄處也有60米,覆土深達1.8米,以小喬木、大灌木為主。曾有遊客拍下照片:一隻雉雞拖著斑斕的長尾巴,在廊橋上悠閒走過。摸清家底有助於科學保護。2020年,北京市啟動生物多樣性調查,將全市劃分為212個網格,對部分網格生態系統多樣性以及哺乳動物、鳥類、兩棲類、魚類、昆蟲、藻類等物種多樣性開展了全面調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曹志萍介紹,目前,已實地記錄各類物種5086種,發現70種北京新記錄種,其中中國新記錄種12種。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北京市2021-2025年生物多樣性調查方案,計劃利用3至5年時間,持續開展調查,分析整理調查成果,形成北京市生物多樣性系列調查報告。
生態興則文明興
各種各樣的生物共同成就了我們這個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世界,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留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就是保護人類的家園。
圖片來源:鍾震宇、陳龍、張鋼民、於寧寧,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以及網友投稿
作者: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