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海飛(版權文章、嚴禁轉載)
四、魚的生長差異和優勢魚群的出現
前面講的,是魚類生長和攝食的共性。在同一水體當中,魚類的多樣性,讓不同魚種的生長和攝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這些特點集合在一起,預示著水體當中,不同的魚種和個體之間在生長上必定存在很大的差異,優勢和弱勢魚群的出現成為了必然。這種生物的多樣化特點對作釣造成的困難在黑坑當中表現尤為明顯,我們一直都說混養塘難釣,有很大的機率,是因為我們在選擇作釣物件的時候出現了誤差。
優勢魚群和弱勢魚群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體量差別
釣魚界有一句名言——魚量就是王道,這句話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在理解上卻經常會出現偏差。所謂的魚量,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水體中魚的總量大,二是指同一水體當中,某個魚種的數量佔比較大。對於釣手而言,後者的重要性往往要高於前者,因為釣魚當中有物件魚的概念,如果弄錯了物件魚,用錯了線組餌料和釣法,就算全塘都是魚,我們也只能望水興嘆。
怎樣才能選對物件魚,也就是優勢的魚種呢?
這個問題,如果是在專業塘當中比較好解決。專業塘,因為魚種比較單一,我們只需要結合塘的面積,釣位的數量,魚量的多少,新魚還是老魚等因素去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釣位和竿長,在餌料線組和釣法上面花多點功夫即可。
如果是在混養塘,情況則會複雜許多。混養塘,投放的魚種比較雜,不同魚種的數量不一,我們在選擇物件魚的時候,首要考慮的是單一魚種的數量優勢,畢竟種群的數量越大,就越能在食物的搶奪過程當中佔得先機。需要指出的是,單一種群的數量優勢有的時候表現得並非如想象的那樣明顯,因為不同批次的同一魚種之間也會存在個體大小上、活性、甚至是食性上的差異,所以需要根據現場的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也就是說,魚量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卻不是唯一考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混養塘還具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即不同的釣位都有存魚,出魚的品種很多,但是每一個魚種都釣不多。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方寸大亂,在目標魚種和上魚的選擇之間搖擺,這是釣混養塘的大忌。(見表10)
表10:混養塘如何確定物件魚種
關於體量優勢,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即讓釣魚人最為頭疼的小魚鬧窩問題。不管是在封閉水體還是在自然水域,小魚鬧窩,都是體量優勢最為直觀,也最具代表性的表現。
2、群體活動和單獨活動
上面提到的體量,是指同一魚種的總數。這個體量,有可能是由單一種群的魚所組成,也有可能是由多個不同種群的魚所組成,也就是說,同一個魚種,在同一個塘當中,有可能會分成幾個體量稍小的群體在活動。這種多種群共存且相互競爭的現象,在自然水域中也並不少見,比如作釣餐條魚,在釣了幾十尾魚之後經常會出現短暫的停口現象,待另外一個體量更為龐大的種群進窩之後,連竿的現象又會再次恢復。
在《魚的感覺器官對攝食行為的影響》一文中,我們介紹過很多魚都是群居動物,群體活動,可以將魚感覺機能的作用放大,有利於魚群整體攝食效率的提高。在混養塘中,群體活動的魚種往往就是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的優勢魚種,如果能找到這個優勢魚群,我們的作釣效率將呈幾何級數提升。
1)群體活動的魚種
在淡水魚當中,群體活動的魚種很多,比較具代表性的有鯽魚、鯉魚、羅非、鯪魚、魴魚、黃尾鯝、餐條等。群體活動的魚種,也許總的體量並不佔優,兇猛程度也比不上其他兇猛魚類,但是在叢集活動的條件下,卻往往可以佔據單位時間和單位面積上的數量優勢,從而成為當仁不讓的王者。
對於這個觀點,是有事實作為依據的。以筆者曾經作釣過的廣州下坑水庫為例,單次投放400斤鯽魚,這個數量對於這個面積近60畝的山塘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但是每次放魚之後,就會出現爆連現象,其他的本土魚種或者兇猛魚種在同一時間段內幾乎銷聲匿跡,這就是群體活動的優勢。
2)單獨活動的魚種
淡水魚當中也有很多是喜歡獨來獨往的,比較典型的代表有兇猛魚種如鱤魚、鱖魚、鱸魚、大口鯰等。至於其他比較溫順的魚種,單獨活動的情形較為少見,一般以因傷病落單或者是孱弱的老魚居多。單獨活動的兇猛魚種,活動和攝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速度優勢主動追擊捕食,如鱤魚、翹嘴,另一種則是透過潛伏的方式發動突襲,如鱖魚、鯰魚。
單獨活動的魚種,一般認為由於其體量小,活動沒有規律,所以作釣難度較大,其實不然。有的時候,劣勢利用好了也可以轉化為優勢,比如對於追擊性的魚種,如果採用動態(比如路亞和活餌拖釣)誘魚的方法去作釣,往往都能取得不俗的效果;對於伏擊性的魚種,如果能利用其活動區域相對固定的特點,採用定點拋投和動態誘魚相結合的方法作釣,效果也不會太差。當然,如果是孱弱的落單個體,我們要想透過做窩引魚的方式釣到它們是非常困難的。
單獨活動的魚種,對作釣的影響更多是表現在我們作釣其他魚種的時候,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負面的。比如當追擊性魚種對魚群發動攻擊,窩點內的魚就會四散逃竄,當伏擊性魚種霸窩(俗稱趴窩),物件魚就會止步不前。
3)小群體活動的魚種
在群體活動的魚種和單獨活動的魚種中間,是小群體活動的魚種。小群體魚種的活動方式比較特殊,有的時候是單獨行動,有時候卻會結伴而行,偶爾也會三五成群,但是種群的數量一般不會很大,多數是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活動。
真正釣青魚的高手在釣到一條青魚以後,往往並不急著拍照曬漁獲,而是會抓緊時間丟擲下一竿,因為他們知道,青魚有三三兩兩活動的習性,有的時候是雌魚雄魚一起活動,當一條青魚出水以後,窩裡可能還有另外一條青魚在等著咬鉤,如果浪費了時間,就有可能錯失上魚的機會。
另外一種比較典型的小群體活動魚種是黑魚,也就是烏鱧。黑魚是家庭觀念比較強的魚種,尤其是從交配、孵化到幼魚離巢之前的這段時間,一般都是以家族為單位開展活動。玩路亞的朋友,經常會遇到在同一個標點裡將黑魚一家大小連鍋端的情況,這個例子很好地印證了黑魚的小群體活動特點。
小群體活動的魚種,一般具有兩個鮮明的生理特徵——要麼是體型相對較大,要麼是產卵的數量相對較少,這兩點,都決定了這些魚種,不可能以大叢集的方式開展活動。有鑑於此,在垂釣這些魚種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採用守釣或者是走釣的方法,前者的重點是長期做窩和養窩,後者的重點則是找魚釣,無論是哪種釣法,都要求釣手有足夠的耐心。
3、攻擊性和排他性
除了體量和群體活動因素,水體當中,很多體量並不佔優的魚種也有成為優勢魚種的可能,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魚種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或者是排他性。
1)攻擊性
肉食性兇猛魚種,如陸地動物中的獅子老虎一樣,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在先天上就具備成為水中霸主的基因。但是,同樣是肉食性魚類,不同的魚種在兇悍程度、進攻方式、攝食物件、勢力範圍等方面都會存在明顯的區別,這些區別的存在,意味著它們在水體當中的地位,包括對我們作釣的影響都會有所不同。(見表11)
表11:常見淡水兇猛魚種的攝食和活動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魚種,是淡水魚當中的珍饈,在自然水域下,如窩裡來了這些魚,對於釣友而言是好訊息。黑坑作釣,肉食性魚種通常被定義為工作魚種,投放的目的是清理塘中小魚,一般不允許作為作釣的物件,有的塘主甚至會透過投放過量的工作魚的方法去左右釣友的漁獲,所以,對於黑坑中的兇猛魚種,釣手都是避之則吉。
2)排他性
所謂排他性,本意是指一事物不容許其他事物與自己在同一範圍內並存的性質。對於魚類排他性的研究,目前成果非常有限,但可以確定的是,魚類在爭奪地盤、食物、配偶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排他性特徵。
在實戰,尤其是野釣的過程當中,我們在同一個釣位經常可以釣獲多個不同的魚種,這說明,大部分魚種的排他性特徵並不明顯。但是,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原本在一個釣位釣得好好地,當某個魚種進窩之後,其他的魚都不見了蹤跡。排除了兇猛魚種進窩的可能,這些魚身上具有某些特有的排他性基因,有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鰱鱅霸窩現象。
鰱鱅霸窩,其他魚種的吃口會馬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紛亂複雜的鰱鱅漂相。有的老釣手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鰱鱅的體表附有一層厚厚的,能發出特殊味道的粘液,尤其是當鰱鱅驚慌逃竄的時候,分泌出來的粘液數量會更多,味道會更為濃烈,而這些粘液,對其他魚種具有一定的警告和阻嚇作用。
對於這個觀點,目前還沒有科學的依據作為支援,事實上,很多水下的影片都印證過,鰱鱅和其他鯉科魚種共存共生的現象並不罕見。但是,另外一方面,當鰱鱅霸窩的時候很難釣到其他魚是事實,鰱鱅在中鉤後子線很大機率會沾上厚厚的粘液也是事實,更不用說作釣鰱鱅,抄網和魚護會發出讓釣友作嘔的腥味了。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鰱鱅的身上具備某些不為人知的排他性生理特徵是有可能的。
除了攻擊性和生理驅趕特徵,魚類的排他性表現更為突出的,還是在地盤的爭奪方面。
4、地盤和批次問題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鯽魚、羅非等都是群體性活動的魚種,按道理來說應該很好釣才對。但是,我們在黑坑作釣的時候經常發現,魚本來上得好好的,但是上著上著就沒口了,繼續抽窩等了半個小時以後,魚又回來了;又或者在同一個塘裡邊,某些釣位出魚情況甚是可人,其他釣位則是水靜河飛,一個吃口都沒有。
導致類似現象出現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魚的分地盤活動特性使然,二是批次投放的結果。
1)淡水魚種的地盤
陸地上的動物,都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即便是我們身邊最為溫順的寵物犬,也會透過排尿標記的方式宣示自己對某片領域的主權。水面之下,魚類對於地盤的爭奪同樣異常激烈,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不同的魚種,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見表12)
表12:淡水魚種的地盤爭奪特點
黑坑的情況比自然水域要複雜許多。和自然水域長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不同,黑坑魚類生態的形成,是一個突變的過程、以一種更為劇烈的形式。從無魚到有魚,從單一魚種到多魚種,黑坑用很短的時間就走完了自然水域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走完的生物多樣性程序,這種狂飆突進的方式,預示著黑坑當中的地盤爭奪,必定是有別於自然水域的另外一種模式。(見案例6)
2)批次問題
黑坑中的地盤爭奪雖然狂暴,但如果就同一批魚而論,和自然水域下循序漸進的爭奪方式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之所以說黑坑的情況較之自然水域更為複雜,主要是因為不同批次新魚的陸續投入。
黑坑分批投放新魚,對於作釣而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有利的一面。黑坑投放的新魚,一是存在種群上的歸屬感,二是對新水體(包括溶氧、水深、水質、底泥等方面)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三是對原塘魚有所忌憚,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一般會以叢集的方式活動。前面已經提到,體量和群體活動,是優勢魚群出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能找到優勢魚群的所在,或者透過做窩等手段將魚群引過來,那麼我們就將在同場競技中立於不敗之地。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因批次投放形成的體量和叢集優勢,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很長。隨著魚群對新水體環境的熟悉,加上出於對生存空間和食物爭奪的需要,同一批魚會逐漸分散到塘的各個角落。如上所言,羅非,鯽魚等魚種,從叢集活動到分散開來的過程,短的只有兩三天,長的也不會超過一週,一週以後,這種叢集活動形成的體量優勢就會逐漸消失。這,就是為什麼釣友都喜歡在新放魚的三天之內去正釣,也不願意在三天之後去偷驢的原因。
分批次投放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對塘底老魚有促進開口的作用。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某個塘放了1000斤魚下去,結果到最後統計的時候,當天的出魚量足足有1100斤,這說明,被釣上來的魚當中,有一部分是塘底的老魚。這樣的例子,在實戰當中其實並不少見,有很多釣場,當塘底老魚不開口的時候,少批次放一批新魚進去,即俗話說的“放批魚下去衝一衝,”很多時候,對老魚開口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道理很簡單。塘裡邊的老魚,隨著對水體環境的適應,特別是在食物充足和經過反覆釣放的情況之下,在攝食的時候往往會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進食的慾望並不強烈,二是對餌料味型和狀態比較挑剔,三是在進食的時候謹小慎微。新魚的加入打破了這個局面:食物變得不充足了,可口的餌料被搶走了,這對於老魚的生存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之下,老魚也加入食物爭奪的隊伍,吃食起來更為積極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是不利的一面。分批次投放的魚,無論是在魚的亞種、來源、投餵習慣、飼料種類、魚體大小、運輸距離,運輸方式還是活性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區別,這些區別結合在一起,預示著即便投放的是同一種魚,也會存在開口時間不一,喜好味型不同,活動區域各異等可能,這勢必會對我們的作釣造成困難。
在實戰當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一個塘,頭一天投放了1000斤江蘇鯽,第二天投放了1000斤本地鯽,結果在第三天開釣的時候,江蘇鯽完全不開口,本地鯽卻狂拔,這就是批次不同導致的結果。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很多釣友都會說如果放的都是本地鯽魚就好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可否認,一個批次大規模投放同一種魚,在魚開口的時候,釣友都會陷入瘋狂上魚的喜悅,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是很大的,一旦魚不開口,釣友將會是截然相反的另外一套說辭。
換個角度看,我們眼中不利的一面往往又是有利的一面:一批魚不開口,另一批魚卻狂咬;一種魚不活躍,另一種魚卻很生猛。這樣的組合放魚方式,既讓釣友有魚可釣,又降低了釣場老闆的經營風險,可以說是在釣場老闆和釣友長期博弈的過程中形成的,讓雙方都能接受的放魚方式。
5、飢餓度
關於這個問題,在《魚的活性》一文當中已經有過詳細的論述,總之一句話:出於生存的需要,為了食物的爭奪,最飢餓的魚種,往往就是水體當中搶食最兇猛的魚種,也就是最優勢的魚種。這種優勢的出現,是由魚的本能決定的,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因此也是我們在作釣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6、其他因素造成的優勢魚群出現
除了以上原因,造成水體中優勢魚群出現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魚因耐缺氧能力不同表現出來的活性差異;寬食性魚種和窄食性魚種表現出來的對於食物的不同選擇性;魚的感覺器官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現出來的索食能力的差異性;因為性成熟時間的不同表現出來的交配時間差異性等,都會對魚的索食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導致優勢魚群的出現。
在實戰當中,我們在判斷混養塘以什麼魚種作為主釣魚種的時候,只要從魚的總體量,不同魚種的體量和體量佔比,兇猛程度,叢集活動特點,批次投放的數量和時間,飢餓度,活性等方面去進行綜合分析,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該時段最合適垂釣的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