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的特殊“大炮”,美英聯軍嚐到厲害,大喊志願軍出動艦炮
在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使用了一種特殊的“大炮”,美英聯軍嚐到大炮的厲害,紛紛大喊志願軍出動艦炮轟炸,令美聯軍損失慘重。那麼,這種特殊的大炮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沒有一件像樣的武器裝備,這是每個國家都知道的事情。當南斯拉夫的游擊隊都有自己的坦克和戰鬥機時,中國八路軍想要有充足的子彈,都是一種奢望。而這也恰恰說明了,當時的中國是多麼的貧窮,在抗戰中需要面對的環境是多麼的艱苦。
在戰爭中,日軍經常對八路軍使用原始工事“炮樓”,其目的就是想要圍困八路軍的根據地。這種炮樓是用磚土直接壘砌而成,雖然結構簡單,但是中國八路軍在面對這樣的工事依然沒有辦法。如果是在歐洲戰場上的話,根本看不到它的身影,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八路軍缺少攻堅利器。
然而中國軍隊裡不缺乏有頭腦的人才,在沒有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八路軍們就自己動手製作。因此,在對付敵人的炮樓時,八路軍創造出了“炸藥包”,這種比手榴彈威力更大的炸藥包,是將十幾斤的火藥全部裝在一起,能夠達到驚人的爆炸威力,可以直接把日軍的炮樓炸塌,再不濟也能把它給震塌。
雖然炸藥包威力是大,但是要把它運送到炮樓下方,這也成為了八路軍主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用人來送這個炸藥包,但是炮樓上有好幾個機槍口,一旦發現人員逼近的時候,數百發子彈就會向他射來,這樣會有很大的傷亡,也不容易成功。
而八路軍想到最理想的辦法就是能夠把炸藥包一下子彈射到炮樓。因此,中國八路軍就需要在炮樓附近選擇一個好位置,可以精準的彈射炸藥包到炮樓下面。
首先,八路軍游擊隊員們先挖一個和缸大小差不多的坑井,然後再往井裡倒滿炸藥,井上方再蓋上一塊硬一點的木板,炸藥包就直接放在木板上。最後點著引線,炸藥包就可以被彈射到炮樓附近,爆炸後的響聲直接可以把炮樓給震塌。
後來經過幾次操作後,八路軍覺得每次發射炸藥包都需要挖一個坑太麻煩了,如果能夠製作出一個可以反覆使用的“炮筒”,那麼就可以省掉這些麻煩。但是想要製作大的炮筒,原材料又成為新的問題。於是就有人提出用日軍的汽油桶,這樣想法剛剛被提出,就得到八路軍們的一致認可。
雖然汽油桶的口徑符合要求了,但是還不夠堅固。不過這也難不倒具有智慧的中國人,他們用棗木給汽油桶四周加固,又用榆木箍緊,這樣一門非常結實的大口徑“土炮”就成型了。
據悉,這門土炮還有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叫做“飛雷炮”。它就像名字一樣,不僅聲音響亮,還有強大的爆炸威力。如果恰好落在炮樓上,可以直接把炮樓炸的粉碎。因此,炮樓上的日本兵在看到飛雷炮的時候,會直接棄樓逃竄,保命要緊。
到了解放戰爭的時候,飛雷炮又被叫做“沒良心炮”,之所以得此名,還是因為蔣軍在見識到其威力後,給起的這個名字。因為國民黨軍大部分士兵都是死於這種炮火下。其死狀又特別的慘烈,身上沒有什麼傷口,但是身體內臟全都被震的粉碎,血液直接從七竅流出。
在淮海戰役中,中國軍隊投入大量的“沒良心炮”在戰場上,因為生產這種炮彈不需要什麼成本,因此就算當時的中國特別窮苦,也還是可以製造出更多這樣的炮彈。在該戰發生之前,中原野戰軍曾經在一次演習中,展示過“沒良心炮”的威力。當時觀看演習的陳毅說過,自己都是留洋回來的,都不曾見到過這樣的武器。劉伯承對此炮的評價也相當高,他說“沒良心炮”可以清除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物,也可以將敵軍堅固的工事直接摧毀,是我軍在戰場上的好幫手。
中國軍隊在與黃維兵團對戰時,中國軍直接將10000多公斤的炸藥,用180門“沒良心炮”,投射到敵軍的陣地上,只見該陣地立刻變成一片焦土。戰鬥只持續90分鐘就結束了,敵人全都向我軍投降。即便如此,敵人已經被“沒良心炮”的威力給嚇怕了,嘴裡一直唸叨著,打得好慘。
這種大炮也被搬到了朝鮮戰場上,美軍對此也極為懼怕。據說當時中國軍隊的武器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但因為當時敵軍的空軍很佔優勢,中國軍隊沒有辦法把重型武器運送到戰場上,因此只能選擇相對於輕便一些的“沒良心炮”。
在1951年的5月,第五次戰爭快要結束了,志願軍在完成任務後,就準備退回三八線。美軍的第9師,英軍的第28旅,還有一些韓軍對志願軍緊追不放,直接對志願軍63軍第189師的566團發起攻擊。戰爭持續一個月之久,566團的彈藥和糧食都處於缺乏狀態,每個連的兵力傷亡人數不斷增加,其戰鬥力已經嚴重不足。
根據當時參加過戰鬥的英雄楊恩起同志的回憶,這場戰爭中的美國軍隊不是最可怕的敵人,因為他們軍隊裡只要出現戰士傷亡現象,整個軍隊就會向後撤退,但英軍卻不是這樣的。當時作戰的28旅,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因此他們可以說是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能夠吃得了苦,不怕死,再加上武器裝備先進,所以他們算是最為強勁的對手。
566團當時就準備撤退了,但是英國敵軍還是對其緊追不捨,如果想要壓制住敵人的火力,那麼就需要重型武器。蘇聯曾經援助過的武器喀秋莎是一種口徑比較大的火箭炮,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根本無法運到山上,更別提壓制火力了。
就在這危急關頭,軍隊的工兵想到以前用過的飛雷炮。於是軍隊裡的工兵們開始製作這種武器,他們直接在陣地上挖出幾個大土坑,然後擺上空的汽油桶,再將炸藥包放入桶裡,就這樣簡單的飛雷炮製作完成。之後,中國志願軍就開始用這一排火炮對敵人狂轟濫炸,陣地上震耳欲聾的炮火聲把敵人給整蒙了。
其中有好多的英國士兵在這場炮火聲中被直接震死。當時的場面讓楊老記憶猶新,特別是英軍開始的時候蹦噠的挺歡快,可沒過多久,陣地上直接沒有了任何聲音。而就是在這個空擋,566團的團長朱彪帶領自己的部下成功地轉移了。
直到這場戰爭結束後,英國人也沒有弄清楚,中國軍隊到底發射的是什麼炮彈?而英國軍隊指揮官諾斯•漢克爾在向上級彙報時,說中國軍隊擁有408巨型艦炮,具體投射方位不清楚,但是我軍因此傷亡慘重。
從該軍官的彙報中,就知道英國人對中國的誤會有多深了,他們竟然覺得中國軍隊裡有重型艦炮。然而,事實卻能讓他們大跌眼鏡,估計沒人會想這麼強大的炮火僅僅只是用汽油桶和炸藥做成的。
飛雷炮畢竟不是正規武器,只能臨時應急用,就算它可以震懾到敵人,並且在關鍵時刻能夠給敵軍一記重錘,但是它還不能成為正規的武器。它的準頭不夠,射程也不遠,最多能夠打到300米遠的地方。因此這樣的射程只能打近距離的敵人或者是障礙物。
飛雷炮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速度太慢,打一發炮彈需要3分鐘,如果和迫擊炮進行比較的話,這種武器直接不夠看,因為迫擊炮每分鐘就可以打出至少15發炮彈,所以兩者直接沒有可比性。飛雷炮的安全性也很差,因為不是正規生產的武器,各個方面都沒有經過測試,又是純手工製作,所以整體就比較粗糙,經常有炸膛現象發生也不足為奇了。
曾經在小理山戰役中,就發生一起飛雷炮炸膛事故,當時是一營的副班長王文禮和以前一樣去使用“飛雷炮”,結果出現事故。而王文禮也在這場事故中不辛犧牲,這件事情也讓“飛雷炮”終結在小理山戰役中。
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軍工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中國軍隊也在向正規化的方向發展,我們也可以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火炮,不用再為武器裝備而發愁了。因此,飛雷炮可以退出中國武器序列,真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雖然現在打仗不再需要這樣的武器,但是它曾經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要不是它的幫助,好多戰役也不可能完成得那麼順利,要不是它的存在,估計列強們還想著要發動下場戰爭。雖然它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中國士兵的傷亡,因此我們對這種武器依然要給予尊重和銘記,因為它也是中國的“英雄”,為新中國的和平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