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6年人工智慧概念被提出起,人工智慧與勞動力市場的關係就一直爭論不休。
顯然,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勢必對勞動力市場造成衝擊,導致很多人失業。但是,人工智慧到底會怎麼樣影響勞動力市場呢?
替代
相比人類,人工智慧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這讓僱傭工人變得沒有必要。2015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相比上一版本,2015年版的職業大典新增了347個職業、取消了894個職業。
2021年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啟動修訂工作,預計還會有很多職業消失。
生產力提高、需求升級以及科技進步,是職業更替的主要原因。
互補
人工智慧影響勞動力市場的第二個途徑是互補。
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這一點將導致崗位數量進一步增加,專業更加細分,但不會造成失業。因為藉助人工智慧,同樣的勞動力投入,可以有更多的產出,使人們能更專注於核心業務,將其他事情交給人工智慧完成。
比如財務需要幾十分鐘完成的基礎工作,財務機器人只需要短短几分鐘便能完成,而且可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財務機器人的出現,會迫使大量長期從事基礎性工作的財務人員提升知識技能,轉型從事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財務管理工作也會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進一步細分。
二是體育競技。比如早之前的阿爾法狗,它固然可以擊敗頂尖的圍棋選手,但它同樣也可以被用於提高選手的棋力。
創造需求
人工智慧影響勞動力市場的第三種途徑是創造需求。
比如人工智慧創造了人工智慧講師的崗位需求等等。在人工智慧的影響下,中高收入人群比例會緩慢提升,人們對高科技電子產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
與此相關的低收入崗位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受制於成本,他們仍然會在做一些人工智慧技術暫時比人工更貴,或者機器暫時還無法實現、無法提供更好的服務的事情。
人工智慧真的會造成失業?
答案是肯定的,但到底是哪一部分人會失業呢?農民?服務員?會計?亦或是創造AI的程式設計師們?
都不是,人工智慧並不會真的取代某一個職業,但的確會造成一部分人失業。根本原因在於,亙古不變的需求。
幾千年來,人們需要耕種以獲得食物, 剛開始是用鋤頭,後來有了牲畜,再到後來有了大型播種機器裝置,勞動力產出效率不斷地高,但人們對農作物的需求沒變。
只要人們的需求沒變,某一個職業就不會消失。但是,只會使用某一種工具的人,極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就好像在幾十年前,人們擔心計算機會替代人類一樣。事實證明,計算機並沒有取代人類,而是使那些不會使用計算機的人失業了。
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與十幾年前的場景異曲同工,與其擔心人工智慧是否會讓自己失業,不如自省一下,自己是真的掌握了職業技能,還是隻擅長使用某一種工具來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