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原來是山東的地級單位,面積較小,轄區只有兩個區,沒有縣級市,萊蕪人自嘲為“萊蕪二區無(五)縣”,現在萊蕪區劃歸了濟南管轄,原來的兩個區劃分為濟南轄管的鋼城區和萊蕪區。今天為了嘮嗑的方便,咱們還按原來萊蕪的習慣,盤點一下原來萊蕪有哪些好吃的。
一、萊蕪香腸
萊蕪香腸也叫”南腸“,相傳清朝道光年間,由濟南歷城人蘇志亭到了今天萊蕪的口鎮創立的品牌名吃,距今有有100多年的歷史,其作香腸的作坊叫順香齋,現在已經是山東名吃的品牌。萊蕪香腸的特點是香氣濃郁,美味可口,蟲不蛀,蠅不叮,久放不變質,營養豐富,還兼具健胃理氣的功效。
萊蕪香腸是廚師和中醫合作的結果,在創制過程中,經中醫的反覆驗證,加入了八味中藥,廚師多次改進烹飪方法,形成獨特的工藝。
傳統的萊蕪香腸是採用當地一種黑豬的肉作為原料,這種黑豬通體烏黑,特別好養,吃糠咽菜也能長出一身好膘,這裡稱這種黑豬為“萊蕪黑”,現在山東境內好多大超市裡還有專櫃賣這種萊蕪黑豬肉。
順香齋的作坊在解放後實現了公私合營,幾經改革,成為當地的有名的大國企。現在的萊蕪區內從事加工香腸的工廠有100多處,其中有名氣的品牌有全香齋、正香齋、玉香齋、盛香齋、錦香齋、 聚香齋、源香齋、興香齋等。
現在的萊蕪口鎮,城鄉家庭還保留著加工香腸的傳統,每到冬天或者臨近春節的時候,我們單位好多人還託萊蕪口鎮的同事回老鄉捎買香腸,或者買一些原料委託同事帶回老家,加工成香腸帶回來。
二、萊蕪金家羊湯
山東各地有許多羊肉湯的做法,名氣大的也很多,比如單縣的三義和羊湯,在山東境內,萊蕪的金家羊肉湯也是一種獨特做法的羊肉湯。
萊蕪金家羊肉湯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與其他地方羊肉湯的做法相比,金家羊湯在湯法熬製上注重了藥繕功能,使用了上百味天然佐料或藥材,據介紹創造熬湯方法的人研究了《本草綱目》。
萊蕪金家羊肉湯是採用了萊蕪當地產的黑山羊,這種黑山羊被國家鑑定為優良地方品種,列入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萊蕪金家羊肉湯佐料講究,工藝獨特,在舊社會的時候,只限於家人口傳,解放後金家後人發揚光大,收錄到地方誌錄,成為地方名吃,還由金家後人傳到臺灣,在臺灣等地方也有金家羊湯的品牌。
外地朋友到萊蕪,可以到金家老店品嚐羊肉湯,店面較大,裝修豪華排場。羊肉按斤稱,大約每斤羊肉七八十元,也有禮品裝,可以帶走。
三、萊蕪炒雞
說起山東的炒雞,一般來說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臨沂炒雞,棗莊炒雞和萊蕪炒雞。臨沂炒雞是先炒後燉,肉塊大湯汁多,與其說是一盤菜,不如說是一盆湯。棗莊炒雞是在炒的過程中用大量的醋去味,再加入當地產的皺皮辣椒,肉塊較小,辣椒太多,味覺刺激強烈。萊蕪炒雞是先燉後炒,先把雞塊加入香料燉熟,然後再回鍋炒制調味,湯汁較少,端到桌上,更像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菜。
萊蕪炒雞的起源,相傳在上世紀產生於萊蕪去博山的公路邊,萊蕪地處魯中山東,這裡道路崎嶇,人口較少,在上世紀公路不如今天發達,山間公路也是人煙較少,車速也不能走太快,跑車的司機師傅走很遠才遇到村落歇腳吃飯,就有頭腦靈活的人在路邊開起了炒雞店,把散養的小雞當著司機師傅的面宰殺炒制,司機師傅吃著好吃,口口相傳,就成就了萊蕪當地的炒雞美食。
能讓萊蕪炒雞出名的,還得歸功於萊蕪當地的地形和物產條件下養殖的一種土雞,比如蘆花雞,萊蕪黑雞等,這種雞的肉質緊實,烹飪出來香味濃郁,營養豐富等。
隨著萊蕪炒雞在當地流傳,也形成了特有的流派和地點,現在萊蕪炒雞也分為棋山炒雞,夾山嶺炒雞和苗山炒雞等流派,並且逐漸走向市場化品牌化的特點。
四、雪野湖魚頭湯
雪野湖是萊蕪北部一個大型淡水湖,面積達18000畝,湖水由周圍山脈流下來的泉水或雨水彙集,這裡岸線曲折,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蒼鬱,這裡養殖著許多淡水野生魚類,這裡的魚頭湯是成為當地特色美食名吃。
雪野湖魚頭湯是採用一種大型野生花鰱魚和山泉水,加入獨特的佐料,以木柴慢火熬燉而成,魚頭肉質鮮嫩,湯白如乳,入口綿香。
雪野湖也是著名的旅遊區,遊人較多,魚頭湯被遊客譽為“雪野一絕”,並被評為“山東名小吃”,並有“不吃花蓮頭,枉來雪野遊”之說,不但遊客來到雪野湖要吃上一頓魚頭湯,遠在省城的人們也經常專門來此地飯館吃上一頓魚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