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臺積電以5731億美元的市值超越騰訊,成為了新的亞洲股王。而今年年初還處於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十的騰訊和阿里,在八月後市值逐漸跌出前十。
在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中,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流派,市值排名前五的企業可以稱之為穩固派(蘋果、微軟、沙特阿美、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排名相對穩定。與之相比,後五名的排名流動性相對較強,排名會出現較大變動。
最近,英偉達股價大漲6.7%,以超六千億美元的市值超越臺積電,要知道今年第一季度時英偉達的全球市值還在24位左右徘徊。有訊息指出,英偉達市值超越臺積電的關鍵在於搭上元宇宙題材,從而拉高了市盈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火了的元宇宙,似乎很受資本市場青睞,和英偉達一樣許多公司搭上了元宇宙概念的“快車”實現股價的上漲。那麼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拋棄市值論,對比臺積電和英偉達的發展模式,我們又能從中找到哪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又是元宇宙
近段時間出現了許多有關元宇宙的新聞,又是“元”又是“宇宙”,讓許多使用者覺得很虛無縹緲。實際情況的確如此,目前元宇宙(Metaverse)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定義,不過可以參考科幻小說《雪崩》和電影《頭號玩家》中描繪的場景,元宇宙是在各種技術基礎之上,構建的虛擬網路世界。
不同於普通的虛擬空間,元宇宙更像是一個接近真實世界的虛擬平行宇宙,裡面存在著許多現實世界中的數字形式物品。所以我們會看到NFT等數字藝術品最近也跟著火了起來,部分NFT數字畫能賣到幾百上千萬,在元宇宙中這些NFT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
不同公司或個人對元宇宙的定義存在差異,但我們可以藉助他們的看法去進一步瞭解元宇宙的概念。在前不久舉行的阿里巴巴2021年度雲棲大會上,阿里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表示:元宇宙就是VR/AR眼鏡上的整個網際網路,包含社交、電商、教育、遊戲甚至支付。今天我們熟悉的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應用,在元宇宙上都會有它自己的呈現方式。
Facebook創始人兼執行長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升級版,是融合虛擬現實技術,用專屬的硬體裝置打造的一個具有超強沉浸感的社交平臺。”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或定義,想要構建真正的元宇宙,都離不開算力更強的計算平臺,並在此基礎上搭建完整的元宇宙生態。
今年蘋果共召開了兩場秋季新品釋出會,與許多使用者對iPhone 13系列和新Macbook Pro系列的到來感到歡欣雀躍不一樣,部分行業媒體顯得比較失落,蘋果並未帶來相應的AR/VR硬體。蘋果有自己的軟硬體生態,且對軟體開發商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蘋果做元宇宙,似乎是許多人的共識。
相較之下,Facebook對元宇宙的態度更積極,早在2014年,Facebook就收購虛擬現實裝置廠商Oculus佈局元宇宙生態,而最近更是傳出Facebook公司將改名的訊息,以契合其元宇宙發展戰略。
毫無疑問,GPU是構建元宇宙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搭上了元宇宙的英偉達自然能給市場更多想象空間,但英偉達市值的快速增長不只是因為元宇宙,這裡面還有許多功勞來自於自動駕駛。
借自動駕駛發展的東風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一項不可逆的潮流,許多新能源車企的市值水漲船高,紛紛超越傳統車企,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破一萬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比大眾、豐田和通用等車企市值之和還要高。另一邊蔚來、小鵬和理想的市值也不低,能超越不少傳統車企。
告別燃油擁抱新能源只是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們都在汽車科技方面下功夫,透過感測器、算力模組和演算法的配合,使車輛擁有自動駕駛能力或更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而從自動駕駛需要的機器學習訓練到車上裝的算力模組,都需要相應的晶片,在車規級的自動駕駛晶片中,英偉達同樣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以威馬M7和蔚來ET7為例,直接使用四塊英偉達Orin-X晶片,基於7納米制程工藝,單枚晶片每秒算力為254萬億次(目前最快),四枚晶片同時使用時每秒算力提升至1016 TOPS。
目前除了特斯拉能夠自研並使用自己的FSD晶片外,其他車企想要往自動駕駛方向發展,均離不開英偉達和AMD等少數幾家企業。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16.6萬輛和215.7萬輛,同比增長1.8倍和1.9倍,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創新高,達到17.3%。以埃弗雷特·羅傑斯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來看,當一項創新(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市場滲透率達到13.5%左右時,之後該項創新技術的市場滲透率便會快速提升,錯過創新的企業容易被市場拋棄,被其他抓住機遇的新企業取代。
當年的諾基亞就是很好的例子,企業若不及時佈局新技術,歷史向前的速度絕不給你太多悔恨的時間。沒有任何一家傳統車企想成為當時的諾基亞,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市值會這麼高,英偉達這樣的行業巨頭更是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估值自然也會隨之增高。
更多元的英偉達和更專業的臺積電
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左右開始,半導體行業逐漸開始“分家”,衍生出純設計的Fabless模式和純製造的Foundry模式,蘋果、華為、高通和英偉達屬於前者,臺積電、中芯國際和格羅方德屬於後者。半導體行業分家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有利於企業的專業化發展,當然可能會出現卡脖子的問題。
因為晶片代工行業重資產和重投入的特徵,隨著摩爾定律作用的逐漸失效,攻克下一個製程節點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許多晶片代工企業要麼直接倒閉、要麼停止新制程研發、要麼繼續打磨其它製程工藝。專業性是晶片代工行業的代名詞,有能力繼續研發新制程的玩家越來越少,行業的巨頭效應愈發明顯。臺積電作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全球又遇到晶片產能短缺的問題,直接助推臺積電市值的提升。
而英偉達的關鍵詞是多元,他甚至已經脫離傳統晶片企業的格局,成為了多個不同領域內的基礎設施提供商。除了以上提到的自動駕駛晶片和我們熟知的PC顯示卡外,英偉達在能源、金融服務、遊戲開發和超級計算機等領域均有對應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如一些超算中心使用的英偉達Ampere架構產品。
所謂行業賽道決定高度,同時在多個賽道內均是關鍵玩家的英偉達,正好踩在算力和AI等多個行業的需求點之上。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從Windows OEM電腦廠商的案例中能夠看出,若領域內的企業不能在基礎軟硬體之上找到新的產品賣點或拓寬新的賽道,那麼無論你的電腦銷量再高,都無法脫離微軟、英特爾、英偉達和AMD等品牌的標籤,公司市值更是差出了好幾個數量級。
當然也有“反例”,前幾年韓日爭端的時候,日本幾家頭部半導體行業原料供應商斷供韓國,直接使韓國半導體產業受到影響,讓韓國不得不主動緩和與日本的關係。這些日本的頭部原料供應商走的多是小而精的路線,公司規模多是幾十上百人,但發展路線過於單一,一旦技術被其他玩家突破,後果可想而知。
但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真正玩技術、擁有行業基礎服務能力的廠商才是最吃香的,這一點一直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