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黑、吉、甘、皖、贛、貴、桂7個省份公佈 “新高考”改革方案,也意味著我國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已經啟動。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採用“3+1+2”模式,不分文理。
新高考模式雖好,但對於剛剛步入高一的新生來說,要如何選擇與搭配適合自己的科目,卻是個難題。
什麼是“3+3”和“3+1+2”模式,區別在哪裡?
加入新高考!對高一學生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訊息。新高考經歷七年時間的檢驗,在選擇優勢報考和為社會提供素質全面的人才方面,得到了考生和社會的接受和認可。
但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馬上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可是很多學生和家長對新高考“3+3”和“3+1+2”是什麼還不瞭解,如何選擇呢。
“3+3”模式
所謂"3+3"模式,就是指在語、數、外三大必考科目的基礎上,考生再從物、生、化、政、史、地6門課中任意選擇3個科目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在“3+3”模式下,考生有20種科目組合可以選擇。目前實行“3+3”模式的省份有京、津、滬、魯、瓊、浙。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門科目,是從7門中選擇3門。
“3+1+2”模式
"3+1+2"模式,仍然是語、數、外三大必考科目不變;“1”指在“物理、歷史”中選一個科目;“2”則指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四門中選擇兩門作為高考科目。在“3+1+2”模式下,考生共有12種科目組合方式可以選擇。目前實行“3+1+2”模式的省份有粵、閩、湘、鄂、冀、遼、渝、蘇8個省份,而黑、吉、甘、皖、贛、貴、桂7個省份將在2024年首次落地“3+1+2”新高考政策。
“3+3”、“3+1+2”模式的區別
瞭解了“3+3”與“3+1+2”模式的具體內容,就可以分析出兩種模式各自的優勢和弊端。
首先“3+3”模式更注重學生對科目興趣的選擇,提供了20種組合,可以滿足更多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選科。弊端是“3+3”模式容易出現大量學生放棄“物理”的現象。原因不言而喻,物理相較其他科目更難,得高分不容易。
問題是,很多大學的理工專業都要求考物理科目,如果考生高一沒有選擇物理,等填報志願時會發現,不考物理讓自己最後選擇報考的理工科專業變得少之又少。
“3+1+2”模式則要求學生先在“物理、歷史”中選定一科,同時也代表了學生在對應文理方向的絕大多數科目上進行了選擇。這樣讓選擇物理的學生數量更為均衡,避免填志願時出現選科不對報不了心儀專業的情況。但是弊端是,有些喜歡“歷史”又擅長“物理”的考生只能“二選一”,無法做到兩者兼顧。
劃重點:學生們該如何合理地進行選科
最基本的一點:篩選出自己擅長的,能學好、能抓分的科目
不管在哪種模式下,都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科目。例如“物理”學科,雖然選擇物理可以在將來報考時,有更多可供選擇的專業。但對於這個較難的科目,學生是否擅長,是否有興趣和信心將其學好,能否在高考時抓到需要的分數。這是在選擇重要科目時需要考量的問題。
所以,對於物理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最好選擇其他擅長的科目,不要因為過分看重高考專業的選擇面,而硬著頭皮選擇不適合的科目,這樣將來學起來會非常的吃力。相反,能發揮自身優勢的才是最佳選擇。
父母的重要功課,提前幫孩子做職業規劃
面對現在的新高考模式,雖然家長不需要細緻地規劃出將來孩子具體的工作。但是從入學就給學生做大致的職業規劃,卻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現在的選科組合,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的專業選擇。早做必要的準備,將來才易選出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因此家長需要多做功課,讓孩子瞭解社會上的相關職業,分析自己喜歡、擅長哪方面的職業。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生自己考慮清楚將來的就業規劃是什麼,然後再倒推出報考專業的範圍,最後根據專業的要求,選擇相關科目。
舉例:大學想讀人工智慧、自動化等專業,就都需要選物理科目;想學醫學專業,則生物和化學又成了必選項。
寫在最後:
決定高考成敗的最重要因素是成績和專業選擇。所以,高一新生選科目,努力去找你的成績和大致預期專業的最佳組合科目。作為家長要做好助力,提前幫孩子做好規劃,儘量讓孩子放平心態,穩紮穩打。不要為了將來學某個專業而去挑戰對自己來說難度太大的科目,因為沒有成績做基礎,再好的專業也是可望不可即可的。
今日話題:關於新高考下的科目選擇,家長們有什麼自己的好見解嗎?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