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少婷
■核心競爭力:專注於智慧視覺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全顯示產品、軟體平臺、創意內容、人工智慧的核心競爭力,打造數字影院解決方案。
■機構眼中的公司:公司擁有完善的BJB全顯示產品線,多方向智慧顯示應用提供營收多樣化。
■所屬概念:積體電路、智慧城市、VR
好訊息就像是“砸”過來一樣,儘管已經過去近兩個月,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設立帶來的興奮感還沒消散。即將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同輝資訊(430090,NQ)董事長、總經理戴福昊連稱“沒想到”。
回望戴福昊20餘年的創業歷程,其中有近一半時光都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相伴。2000年,戴福昊是第一批進入中關村海龍電子大廈的創業者。幾年後,他決絕轉型,同輝資訊隨之於2008年成立,並於2011年掛牌新三板。如今,公司圍繞“最佳視覺”已探索了13年。
在業務升級的過程中,同輝資訊也曾因“走出舒適區”流失了一些員工,觸及陌生領域之初也如履薄冰,被認為具有潛力的VR業務儘管已小有進展,但市場還未至爆發點,前路仍有諸多挑戰。
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交所設立、元宇宙概念走熱、公司進入精選層、擬被認定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輝資訊迎來了高光時刻。
掛牌10年間,同輝資訊在新三板直接融資6次,每次體量在數百萬到數千萬元不等,資本之路走得低調內斂。“我們本身也是中小企業,用多少融多少,沒那麼多錢就不會暈。”戴福昊感激新三板為同輝資訊的發展提供了恰到好處的支撐。
近日,《每經人物·專訪董事長》欄目記者專訪戴福昊,他回溯了創業20年的經驗與教訓,以及新三板和北交所為這家中小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點選影片,與戴福昊面對面
帶員工“走出舒適區”,在紅海中找藍海
“不是這裡,又一個走錯的,你要繞過去。”
剛聽到“同輝”兩個字,門衛的大爺擺了擺手,指向西邊——地圖App上標記錯了地址。這段時間以來,同輝資訊的訪客多是新朋友,單是10月15日當天,就有10家機構來拜訪。
同輝資訊內部,更習慣稱公司為“同輝佳視”,其中“佳視”是指最佳視覺,“同輝”則是共同輝煌的寄望。歸納戴福昊在受訪時分享的主線內容,專業與共贏則是其企業經營的核心。
這與他早期的創業經歷不無關聯。戴福昊是連續創業者,在同輝資訊之前,他還創立過兩個“同輝”,那也是一段輝煌年代的往事——2000年,伴隨著IT 產業的繁榮,中關村海龍電子大廈人頭攢動,戴福昊是五層的一位店主,筆記本銷售正火。
但2003年的“非典”對線下業務造成了衝擊,賣場一度門可羅雀,而“黑導購”對業態的破壞,比疫情更入骨髓。
“用暴利方式賺取利潤是‘殺雞取卵’,在邏輯上是行不通的,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應該是‘滾雪球’,是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儘管業務經營順風順水,但意識到業務的科技含量及可持續性不足,在謹慎考量後,戴福昊決心轉型。
轉型大多九死一生,戴福昊也經歷了兩三年的摸索,確立了兩條原則——要有新的市場增長點,也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隨後,從顯示技術到視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同輝資訊開啟了新的征程。
在精選層公開募股的招股說明書中,同輝資訊將公司迄今為止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2008年至2012年、2013年至2016年、2017年至今。
戴福昊自述,同輝資訊的起步,得益於商用顯示領域液晶大規模替代CRT的技術升級,以及由此帶來的傳統燈箱廣告向電子媒體廣告的應用遷移。
但液晶產品也有侷限性,彼時京東方尚未崛起,液晶產品的競爭力控制源在於面板,而LG、三星及夏普等日韓廠商把握著產業話語權,我國產品由於缺乏核心技術以及產業鏈建設不配套等原因,整體的產品技術含量並不高,多處於產業價值鏈底端。
門檻不高,紅海很快到來。蓬勃發展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國內市場掀起了慘烈的價格戰。同輝資訊以與頂尖品牌合作和“7*24小時”服務保障為優勢,但在價效比的衝擊下,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處境日漸尷尬。
“就像早期在海龍電子大廈,我不接受拿低品質去獲取客戶的邏輯。因為我明知道這個邏輯未來是會產生問題的,我們會珍惜自己的羽毛。”戴福昊意識到,隨大流去拼價格不可取,是時候跳出來了。
2012年,同輝資訊在新三板做了第一次定向增發,並醞釀由簡單的液晶整合向綜合顯示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這次升級核心邏輯是提高附加值:隨著技術的融合,在軟體和內容製作能力增強的背景下,產品就不再成為壁壘,“跨界”的可能性出現。
“我們(這次升級)用了兩到三年的時間,最終實現了突破。”戴福昊坦承,這次的升級在團隊內部存在爭議,一些員工不贊成“走出舒適區”,但好在高管團隊空前團結。
從硬體代理商走向解決方案提供商,同輝資訊開始尋找紅海中的藍海。
“就像《長津湖》裡邊說的一樣,從裡邊啄開可能就是隻鷹了,我們當時是必須要去打破這個困境,必須去尋找更大的業務空間,才不會被困在原地。”戴福昊表示。
“元宇宙”題材走熱,同輝資訊因為VR教育業務也被列為概念股。
“有2/3的時間都在聊VR。”北交所成立的訊息披露後,同輝資訊迎來了密集的機構調研,戴福昊透露,機構投資者們最為關注的就是VR業務的發展。
VR廣受關注是多個因素疊加的結果。扎克伯格宣佈Facebook未來將為使用者提供沉浸式社交體驗,甚至要改名來凸顯“元宇宙”的屬性;位元組跳動收購國內頭部VR硬體創業公司Pico,收購價格據稱高達90億元;此外,業內猜測明年蘋果公司將釋出VR眼鏡;近日,工信部副部長在世界VR產業大會上披露將編制《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同輝資訊從2016年底佈局VR業務,將VR教育業務全部放在全資子公司威爾文教這一平臺上。戴福昊直接負責,從人員招募到內容和產品的研發無不深度參與,他在內部將VR業務的佈局稱為“第二次創業”。
“既然要想做一個長遠的公司,我們就必須提前儲備戰略性的業務或創新的業務。”戴福昊說,相較於人工智慧等戰略新興產業,虛擬現實技術(VR)與“最佳視覺”的目標更接近。
VR技術在五年前曾掀起一波創業熱潮,但技術與內容難以支撐技術的場景落地,資本漸次撤離。
遊戲和教育是上一波浪潮篩選出的潛力賽道。戴福昊認為教育場景的長期性更好,“每進入一個細分市場,我們要看兩點,第一是天花板高不高,第二是在市場中有沒有機會做技術升級,在這兩點上VR教育是完美的。”
同輝資訊的切入點是K12階段的VR智慧教室,相較於競爭者,聚焦點更集中。為了平衡投入產出比,同輝資訊選擇以點帶面,先攻細分場景。
VR教室案例 圖片來源:同輝資訊官網截圖
但最初的專案落地並不容易,定製化需求和技術上的不成熟,使得一個教室的訂單可能要耗時一至兩年來跟蹤。交付的效率不高,因而同輝資訊後續選擇將解決方案標準化和產品化,以便進行復制。在市場推廣上,為減輕負擔,同輝資訊選擇了“合作伙伴”的模式,主攻產品最佳化,交付階段則交由“合作伙伴”負責。由此,威爾文教在2019年實現了盈利。
“威爾文教從晚入局的後來者,現在發展成一個強有力競爭者,我認為專注是非常關鍵的,只有聚焦,才能做到細分領域的競爭力最強。”戴福昊介紹,目前VR教室是作為興趣班和智慧教室的形式存在的,針對“雙減”政策之後的新服務市場進一步做有針對性的研發和升級。
按照戴福昊的計算,全國約有40餘萬所中小學校,按照每間VR教室20萬元的造價,這將是近千億的市場規模:“電腦教室不會成為每個班級的一個標配,但是每個學校一般是配備了有2~3間電腦教室,VR教室在一開始的邏輯跟電腦教室邏輯是一樣的,以後每個學校可能會配1~2間VR教室,給學生們做知識點的補充,或者做興趣班的體驗。”
“一定不能再錯過了”,緊盯VR教育C端市場
對威爾文教事必躬親,與戴福昊早年間對電商創業的嘗試經歷有關,彼時苦於技術和資金,戴福昊錯失了機遇,成為切膚之痛。
“我心中其實一直有一定的遺憾。這次對VR的佈局非常之堅決,因為我認為歷史有同樣的20年(一次)的大機遇,上次是網際網路,這次是一個網際網路的升級版,在機會把握上,我一定不能再錯過了。”從戴福昊的闡述不難看出,他對VR業務發展有更大的期待。
從目前的業務結構來看,同輝資訊專長於B端(企業端)業務,目前的營收構成仍以相對傳統的硬體代理業務為主要支撐,利潤構成則更顯出數字展館等多元化業務的力量。戴福昊希望VR教育能在未來成為利潤的主要支柱,其中B端業務已在貢獻利潤,而C端(消費端)的機會也在考量範圍內。
“隨著5G技術的的普及拓展,VR眼鏡會更輕薄化,佩戴的舒適感更強,成本也會大大降低。你可以把VR眼鏡理解為除了手機、平板、大螢幕之外的第三或第四塊屏。”戴福昊認為,VR眼鏡的普及可能會帶來新的市場增長點,作為另一種顯示產品,“如果有內容能夠匹配的話,(VR眼鏡)未來是完全有可能人手一部進課堂的”。
VR技術在教室中的作用是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直觀感受,是課堂上的輔助工具,與多媒體教學方式一樣,是教育手段中錦上添花的一部分。
戴福昊透露,同輝資訊正增加專供C端的產品設計和功能設計的團隊,計劃探索C端市場,“我們希望能做到VR教育的第一品牌”。
“生產我們肯定永遠不會碰,因為沒必要。”戴福昊否決了進入製造領域的可能性,在他看來,VR產品更關鍵的是內容製作能力,而提供解決方案產品是同輝資訊的強項,供應鏈及生產能力不足則是弱項,捨本逐末不可取。
成立之初,同輝資訊體量較小,在生產製造領域沒有絕對的優勢,差異化競爭策略將同輝資訊導向了提升軟實力的路線,“在紅海中找到一小塊藍海,然後佈局把它吃下來”。
儘管相較於四五年前,VR眼鏡在技術和體驗上已有較大的改進,但普通消費者的消費市場還需要培育。
“全世界沒有比中國的C端市場容量更大的了。”戴福昊的商業洞察也並不複雜,國人對教育的重視是C端業務的底層邏輯支撐。
戴福昊認為,VR眼鏡在初期將作為平板的一個補充存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VR眼鏡進行拓展,“像聯想、科大訊飛、步步高的平板學習機,全國加起來的銷量大概有400多萬部,我們先期能切到5~10%的份額的話,就是幾十萬部的量級了”。
掛牌十年“等”來北交所,“打心眼兒裡非常感謝新三板”
儘管已成為公眾公司十年,關於同輝資訊的報道幾乎難見蹤跡。它的高光時刻是隨著北交所成立到來的——9月2日當天是同輝資訊K線的轉折點,9月22日,同輝資訊達到了掛牌以來的股價最高點6.71元/股,而此前十年鮮有波瀾。
今年年中,戴福昊曾聽聞交易所可能會“升級”,但只是覺得可能會增添交易政策,“我們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力度”。北交所成立的訊息令各界都喜出望外,而同輝資訊恰好處在好訊息輻射的核心圈。
北交所成立帶來的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知名度的提升。在記者採訪前後約90分鐘內,同輝資訊樓下的停車場已經塞得滿滿當當,來採訪的媒體、登門拜訪的機構投資者等一波接著一波。
對戴福昊而言,各方對北交所的重視和興趣掃清了基礎的資訊差,溝通的效率一下就提升了。
“其實我們掛牌精選層的這段時間,在跟一些合作伙伴、機構交流——尤其對方對精選層不是很熟的時候,就還是會用新三板的概念去理解,認為精選層還是一個場外市場,我還得給對方解釋半天,精選層是個什麼情況。其實我們也是標準意義的‘上市公司’,只不過是一個新的市場,投資的門檻不一樣而已。”
在新三板掛牌十年“等”來了北交所,外界評價同輝資訊是“熬出來”了,但戴福昊不這麼認為,相反,他打心眼兒裡感激全國股轉系統,並且慶幸當時選擇了新三板。
“像2011年的時候,我們當時的體量也就三四千萬,如果不務實,非要‘蹦高兒’去創業板或者主機板,基本上不現實。但是我們這個行業又是技術加資金密集型的,想要發展壯大必須拓寬融資渠道,直接融資是好的選擇。”戴福昊回憶,在成立不久後就選擇掛牌新三板也是在“革自己的命”,因為公眾公司對規範運作和透明度的要求較高,既然遲早要連結資本市場,那就不如早一點。
同輝資訊在新三板掛牌10年間直接融資6次,每次的體量在數百萬至數千萬元不等。戴福昊介紹,同輝資訊的每一次業務升級都用到了新三板市場的直接融資工具,小步快走的方式使得其業績的發展平滑上升,“我們本身也是中小企業,用多少融多少,沒那麼多錢就不會暈。”
圍繞“最佳視覺”深耕,與新三板相伴成長,戴福昊帶領的同輝資訊走得低調內斂。“慎始善終”是他做事的準則,北交所的到來為同輝資訊提供了更優越的平臺。
“未來我們還是會按照既定的企業戰略推進,北交所確實提供了更便利的直接融資和資本運作條件,我們的目標以VR教育基礎做VR行業應用的龍頭。另外,VR行業目前還是市場培育階段,沒有真正爆發,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利用北交所這一平臺進行行業資源的整合,搭建護城河。”戴福昊表示。
記者手記|願北交所成為一座富礦
如果不是北交所的設立,同輝資訊或許還會低調下去。這本就不是個張揚的企業——沒有出圈的名氣,沒有頻繁的資本運作,穩紮穩打地前進,這也是諸多中小企業正常的成長路線。
一些網際網路企業成長速度打破了商業常識,在走進這些專精特新企業時,我們似乎又摸到了傳統商業的脈搏:沒有一口吃成的胖子,沒有一步登天的樓梯。
北交所的設立,讓努力生長的優秀中小企業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就像是一道追光打過來,這些小而美的“小巨頭”星光閃爍,成為了焦點,有了更契合的發展平臺。
當然,平臺的加成價值要建立在企業自身的成長性基礎之上,成色幾何還需時間和市場來檢驗,追光帶來的放大效應能停留多久,是企業自身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期待北交所的正式運營,期待更多的中小企業突出重圍,站在追光燈下展示自己的積累和潛力,願長期主義與潛力股能相互滋養,願北交所成為一座富礦。
(實習生牛盈博對本文亦有貢獻)
記者:李少婷
編輯:文多
影片編輯:祝裕
視覺:帥靈茜
排版:文多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