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京東方搶單,三星再建一條6代OLED產線
李星
據上游裝置供應商傳出的訊息稱,在三星集團對OLED事業沒有明確的投資規劃之前,三星顯示內部決定再建一條6代OLED產線,其主要的目的是保住目前在蘋果iPhone手機顯示面板訂單份額。
相關供應商表示,三星顯示將在原來的L7面板廠的L7-2產線位置,重建一條 Gen 6 (1500x1850mm) 基板的LTPO 柔性OLED產線,採用的生產工藝與剛剛完成LTPO技術升級改造的A3和A4-1產線完全相同。
因此在對比了A3和A4-1產線現在裝置配製後,上游裝置廠商將拿到新增的LTPO工序裝置訂單,但一些A3和A4-1產線技術升級改造過程中置換下來的鍍膜沉積裝置,將在新產能上繼續使用。
另外,原來的L7-1產線早已經改造成了為A3和A4-1產線配套的Y-OCTA觸控功能層產能,由於產能仍有富餘,同樣將為新產線Y-OCTA觸控技術的配套服務,以降低這條產線的投資成本。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星顯示前期仍是先拉通一條月投片量為1,5萬片的單機配置產線,等全線走通後,再增加鍍膜機,把全線產能擴增到3萬片的全能產能產線。
對於三星顯示擴產的原因,據供應鏈廠商與三星顯示內部人員溝通後表示,主要是由於三星的旗艦機型和蘋果的新手機機型,都轉向了LTPO OLED技術,因此三星顯示不得不把原來的柔性OLED產線A3和A4-1全部技術升級改造成LTPO OLED技術。
但由於LTPO工藝相比原業的LTPS工藝多出了三到四張MASK,因此原來產線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都有下降,導致A3和A4-1產線的實際出貨量減少,不足以維持原有的產能規模。
根據目前A3和A4-1產線的產能利用率來核算,三星顯示的這條新產線建成後,其LTPO OLED的投片量,仍然沒有突破A3和A4-1產線原來生產LTPS OLED時的投片量水平,三條產線的LTPO OLED月總投片量,還是維持在16萬片左右。
這也意味著如果三星顯示在LTPO OLED的良率與產出效率上沒有提升的話,三星顯示投資新建產線,並不能在未來提升三星顯示的營業業績。
蘋果今年加大了對OLED顯示屏的採購力度,由於蘋果給足了三星顯示OLED面板訂單,今年也不用再支付三星顯示OLED產線的空置費用,讓蘋果每年節省了8到10億美元的額外開銷。
而且由於三星顯示的OLED產線在進行LTPO技改後產能利用率下降,蘋果還不得不增加對LGD的OLED面板採購量,並且其顯示技術支援團隊也迅速進駐京東方的OLED面板產線,幫助京東方的LTPS OLED產線能正常給舊款iPhone手機供貨。
事實上,根據蘋果的建議,三星顯示和LGD應該在第三季度就跟蘋果確認相關的LTPO OLED產能擴張計劃。LGD就在8月份提交了將在未來投入3.3萬億韓元用以擴大中小尺寸OLED生產的計劃,將在2024年把坡州的第6代(1500x1850mm)OLED工廠產能從每月3萬片基板提升至每月6萬片。
但三星顯示由於三星集團的戰略部門仍然處於無效運營狀態,加上三星集團的新任會長、李健熙長子李在鎔也正深陷法律困境,並且資歷在戰略部門無法服眾,三星集團未來的投資方向與投資規劃,基本上沒有可行的方案出來。
此次三星顯示的新產線投資方案推遲了一個多月後才敲定,也是剛好李在鎔認罪非法使用鎮靜劑從官司中脫身後才落實下來。
三星集團的這種狀況已經持續多年,從李健熙最後一次住院無法辦公以來,三星集團的戰略部門就幾乎失去了方向與作用。近年三星集團的投資行為,除了李健熙之前明確搞定的專案繼續進行外,其它新增的投資專案基本上集團下面的公司自己擬定,並且僅僅是在原有規模內進行產能置換,基本上沒有創新技術、創新產能的新投資出現。
三星集團的投資活動熄火,給整個韓國產業界影響極大,因此三星顯示的新產能投資也得到了韓國產業界的通力支援。韓國產業界十分擔心三星顯示的產能如果不能滿足蘋果的訂單需求,蘋果將會把更多的產能移交給競爭對手中國大陸的京東方來生產,而在蘋果的幫助下,京東方將以短時間得到最先進的OLED量產技術,從而讓韓國OLED產業界的競爭力下降。
不過三星集團的內困短時間仍然很難解決,除了李在鎔資歷尚㳀指揮不動外,李在鎔還需要為繼續三星集團的遺產付出更多的資源。目前李在鎔以及其親友為了能夠籌集到支付遺產稅的款項,不得不大量拋售三星集團的股票。
因此即便是交完遺產稅拿到三星集團的繼承權後,李在鎔在三星集團內部的權力也被極大的削弱,權力分散後三星集團,恐再難出現當年的迅捷決策模式,漸漸走向職業經理人為主的創新平庸化傳統企業。
而目前中國大陸正在爭取蘋果在大陸銷售的產品,儘可能的採用中國大陸的廠商進行生產,以實現蘋果產品製造“國產化”,達到類似特斯拉在中國大陸投資的效果。所以對於整個蘋果產業鏈來講,以後都要面臨訂單被中國大陸廠商分食的壓力,如果在技術領先優勢失去的情況下,一旦連成本優勢都失去,蘋果可能連銷往海外產品的訂單,也將交由中國大陸的廠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