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走過三個階段:活著,活得更好,活得更久。人如何活著,如何活得更好,如何活得更久,總結起來就是三個詞:善惡,因果和大小。
善惡
解釋善惡,需要能解答這些問題: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善,又有那麼多的惡?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善,選擇惡不可以嗎?
人的本性是什麼?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
在人類歷史前進的長河中,那些不知道避害甚至趨害的個體往往都來不及孕育後代就死亡了,最後得以延續的都是趨利避害的人,所以人的本性都趨利避害。
一個人覺得什麼是利,是由每個人的知決定的,知的形成背後又有其一切環境和自身的因。
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人的幼年影響人的一生。在安定和睦、融洽溫暖、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個性,發展積極的人格,而父母間的冷漠、爭吵甚至關係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則容易導致缺乏安全感、自卑懦弱、冷漠和暴力。
人本主義心理學發起者馬斯洛在他的《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了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
一、生理需要,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具備強大的推動力。
二、安全需要,安全感,人類希望自己的安全、財產、家人不受侵害。
三、社交的需要,人類希望被他人或者組織接納獲得歸屬感,追求友誼、愛情屬於這種。
四、尊嚴的需要,包括自己對自己的成就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五、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希望自己有所成就,是最高層的需求。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可以認為是避害,社交需要、尊嚴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可以認為是趨利。
一個人為了崇高的理想,可以不顧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一個人正在擔心自己基本的生存,這個時候只要能吃飽飯,自尊對他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什麼是善惡?
善惡的本質是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評價。假設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也就不存在善惡之分。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連起來,我們就理解了人性和善惡:
善就是趨己利甚至害己而能利人的行為;
惡就是透過害他達到趨己利或者避己害。
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趨利避害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存,善或惡都是人為了生存的手段、方法。
人為了生存,習得了對利、害的認識,進一步產生了善惡的區分,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善,對自己有害的就是惡。
人對利、害的認識是隨著人生不同階段需求的變化,在不斷的知行中變化的。
善惡的本質產生了兩個基本事實:
一、善不是我們自己覺得是好就是好,善是他人對我們的評價,他人覺得是善,才是善。
二、惡是普遍存在的,因為人對利害的認識不同,人的選擇可能對自己來說是善,對別人就是惡了,人既有可能主動做惡,也有可能無意間做了惡。
己所不欲,未必不可施於人,己所欲,未必就可施於人。
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告誡弟子對待朋友要“忠告而善道之”,就是說在勸告和開導朋友時,要做到態度儘可能地婉轉曲折。
因為只有這樣,朋友才更容易接受,進而反思,於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進而改正,對自己就只有感激而沒有惱怒。
如果不這樣,在勸告和開導朋友時,先揭發他的過失,然後進行斥責,讓本就心懷愧疚的朋友更加無地自容,那麼就只會激怒他,他就不僅不會反省和改正,甚至還可能變本加厲,並對你產生怨恨,那這朋友就沒得做了。
而且如果是當面這樣對待朋友,那就不只是方法不當的問題了,還是在用揭別人的短、抖露別人的隱私,去體現自己的正直,這是人品有問題。
"責善"的故事中包含了善惡的道理。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善?
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完因果和大小之後再回過來看。
向善是人趨利避害的必然結果。
人在選擇惡的時候往往在意當下,透過惡迅速地獲得好處。在大小篇中我們將說到人透過連線萬物獲得永生的體驗,為惡就是割斷這種連線,人要與他人連線,就要利於人。只有行善,才能建立連線。人傷物,則與物不能連線,人傷人,則與人不能連線。
人如果分不清因果,不能超越時間、空間、不知止,就容易選擇惡。
一個人越對因果有清晰的認識,越能超越當下、超越小我、知止,就越容易做出善的選擇。
惡有惡因,最根本的惡因就是物質水平低下,人不能生存。消除惡因、申明利害、提升大知是去除惡的基本方法。
科技透過提高生產力改善人的物質水平解決人生存的問題,法律透過懲治惡改變人對利害的認識,道德透過宣揚真善美提升人的大知,這三者都是從惡因的某一方面出發來達到去惡的目的。
因果
善惡解決了人如何活的問題,因果解決的是人如何活得更好的問題。
這個世界是由因果構成的,人只有認識了因果,才能活得更好。
因,是生成果的一系列條件的總和。
上世紀70年代,為實現提出的1萬噸茅臺酒目標,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專門小組,選擇在遵義市郊,異地建設茅臺酒試驗廠。為了達成目標,國家從茅臺酒廠請來了當時的茅臺酒廠廠長鄭光先為首的28位技術精英,全套的釀造工藝、將窖石、窖泥、原料、裝置也原封不動地從茅臺搬來,耗時10餘年,做了3000多次試驗,最後生產的白酒也只是有茅臺酒的風格而已。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茅臺鎮的各種環境,包括水源、土壤、氣候、微生物等等各種利於茅臺酒生成的條件。至今茅臺鎮的茅臺香型白酒,只有在茅臺核心產業區7.5平方公里範圍內生產釀造。
所有產生茅臺酒的條件的總合,就是茅臺酒的因。
人類科技的進步就是對因的不斷探索和研究。
人瞭解了事物的因就不會被紛亂複雜的表象所迷惑。
果是理解因的重要途徑,人要得到正確的因,需要廣泛而深入的學習和經歷,否則就容易得到片面的認識。
人研究因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預測和改變事物,讓事物按照我們的預期發生發展。
人對一個事物因果的認識越深刻,能預測的時間就越長遠,就越能做出正確的行動。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對因果的認識,讓人的感受能夠超越時間的維度。
我家裡有一顆棗樹,有一年夏天大概10幾歲的時候,鄰居家的一群小夥伴來敲棗子吃,我發現之後立馬衝了上去,一人打了他們一耳光,其中一個小夥伴不服跟我對峙了起來。當時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義的,事後我卻感覺到非常的後悔,因為幾個棗子破壞了曾經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們的感情。
後來的夏天沒有小夥伴來我家敲棗了,有一次我主動喊鄰居家的兩個小孩來吃棗子,我爬到樹上敲棗,讓他們去撿,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直到現在我想起這件事情都會感覺到自己的臉上捱了一耳光。
小時候的我只能根據當下做決定,是因為還沒有明白世界的因果。
事物的因被隱藏在果下面,我們需要意識到因果的存在並且自己主動去探索。
大小
我們理解了善惡,明白了因果,就可以開始討論大小了。
人如何能活得更久,人能不死永生嗎?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可以永生。
把我們感受到的事物畫一個圓圈,這個圓圈裡面有什麼,有多大?
世間萬物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如果感受不到,它在我們的感受世界裡也就不存在。
人是活在自己感受的空間裡的,空間的中心是我們自己,中心外面連著父母、朋友、世間萬物。
我們對自己的感受越完整,能感受到的世間萬物就越多,對世間萬物的感受又反過來滋養自身,於是整個空間就越大,我們在感受到的空間裡自在遨遊;我們對自己的感受越殘缺,空間就越小,小到可能只能裝下自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透過自己的感受將有限的生命與他人連線起來,與自己選擇的信仰連線起來,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線起來,人在連線中獲得了永生的體驗。
父母養育子女,透過與子女的連線,感受到生命的連續性,獲得永生的體驗。
藝術家創作作品,透過自己的作品與世界建立連線,獲得永生的體驗。
一個人能體驗到的永生的時間是根據人在行善後,自己能認識到的因果的時間長度來決定的。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他付出了生命,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裡。
超越空間獲得永生的體驗就是大小的第一個要義。
《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這段話指出了超越空間的方法。
誠是誠實坦率的接納自己,這種接納包括了好的一面壞的一面,不論好壞都是我們真實的自己,接納自己的壞情緒,不完美,接納自己的所有慾望。
人接納了自己才能盡其性而不傷其性。
盡其性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盡情釋放天性,就能感受到萬物的天性進而連線萬物。
連線萬物獲得的永生的體驗,就是幸福的感覺--人對於生命的喜悅。
年輕時沒有死亡的擔憂,活在當下盡情享受的人是幸福的。
有死亡的擔憂,但是同時有了自己堅定的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大小的第二個要義:超越時間
人需要知道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超越時間就是以善知為指引,透過對因果的認識,站在自己能夠想到的未來的時間點去思考,跳出當下,找到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
一件事,問一下未來的自己,如果不做會不會後悔,如果不會後悔就不要做,如果會後悔就果斷去做。
《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書中說人臨死前最後悔的第一件事是:我希望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人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然後能盡其性,就是超越時間的意義。
大小的第三個要義:知止
人盡其性之後要面對的最大危險就是慾望的無限膨脹。
慾望的膨脹帶來的第一個後果是人不知道節制,不知道張弛之道,生命不能長久。
慾望的膨脹帶來的第二個後果導致人感受的空間裡只有自己而沒有萬物,失去了與萬物的連線。沒有連線,人就將失去永生的體驗,人就不能永生。
知止是保全生命的方法,凡事適可而止,陰陽之道,一張一弛。
人在不斷追求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感受裡只有自己了,就要懂得停止,把慾望放下,這樣我們對世界的感受就清晰了。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拿一個容器裝滿水,端起來走動,這水就會溢位來,不如先把它放下;已經很尖銳的東西還要讓它更尖銳,難以保持長久。金錢太多堆滿了屋子是守不住的;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取大求因擇善
善惡、因果、大小概括了人類知識的全貌:如何活著,如何活得更好,如何活得更久甚至永生。人小的時候學習善惡,大了求因果,老了找連線。
三個知各有特性,我們需要按照其特性去掌握,這本身也是大知。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評價道家“其實易行,其辭難知”,說的是做起來不難,但要真的理解不容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易行難知就是大知的特性。
之所以難知,是因為它解決的是如何活得更久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生命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或者沒有這個迫切需求的緣故。但大知是我們人生的方向,以大知為方向,人生就不會有偏差。
唐朝的南禪宗青原唯信禪師的參禪語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幾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傻傻的說: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由於大知的這個特性,對於大知我們可以儘管去取,取來就用。
大知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生就是一串經歷的總和,重要的是在經歷中獲得新知,獲得成長,我們要思考每一段經歷,看看從中能學到什麼,最重要的是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找別人的原因,一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預期發展,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遇到有疑惑的問題,不要放著不管,要記得去尋找答案。
因知的特性是需要人主動去探索,事物的因被隱藏在果的下面。
人很容易自滿於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對身邊的一切事物習以為常,不去進行探索和創造的努力,最後只能感受到有限生命的結束,這就是人面對死亡不能接受的根本原因。
人的使命就是去創造,用創造去連線,去獲得永生。
我們對習慣要抱有警惕,我們真正要培養的最重要的習慣是思考的習慣。今天我們批判遊戲,因為遊戲最容易變成一種習慣,但遊戲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最開始我們玩遊戲的時候都是需要思考的。
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裡說到:“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人們委身於大流,為了那份安全感而放棄了思考,用習慣和本能驅動自己的行為。對於人來說,最大的群體是國家和人類,哪怕人委身於國家和人類,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思考。
善惡是一道選擇題,當我們有了大知,明瞭因果,也就知道善永遠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喔,求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