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革命時期再到新中國成立,面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威脅,毛主席從來就沒有懼怕過,並堅決與帝國主義抗爭到底。在延安時期,面對美軍觀察組的狂妄與威脅,毛主席就曾霸氣地說:“一百年趕不走,我就用一百零一年將你趕走!”
新中國建立以後,美帝國主義始終不把中國看在眼裡,盛氣凌人,多次對我國進行挑釁,對此毛主席對美國發出了鄭重警告。那麼美國對我國進行的哪幾次挑釁,引起了主席的警告呢?在毛主席的幾次警告中,美國又分別表現出了怎樣的態度呢?
在美國的多次挑釁中,最終引起毛主席警告的行為,共有三次。
第一次在朝鮮戰爭期間。朝鮮戰爭爆發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特別是從美國開始介入這場戰爭後,戰場形勢更為複雜。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並迅速向朝鮮的北方推進,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朝鮮亡國在即。但美國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支援南朝鮮,他們更深層的目的為中國,控制中國,以實施美國在整個遠東的戰略佈局。美國對中國的覬覦,從1950年8月27日,美國飛機不斷侵入,中國東北邊境的領空可以看出來。
而美國的野心,毛主席看得一清二楚,但當時新中國才結束內戰不久,休養生息才符合人民的需要。因此,我國先於9月25日向美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隨後又在9月30日,強調中國熱愛和平,但也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而對外國侵略自己鄰國的行為,中國也不會置之不理。
然而美國視若罔聞,繼續向北推進,毛主席此時再次發出嚴正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逼近鴨綠江,否則中國肯定會派兵入朝。
但越過三八線,是美軍的既定目標,杜魯門曾在9月27日,給麥克阿瑟發出正式命令,表示麥克阿瑟的軍事目的,就是摧毀北朝鮮的武裝力量,向北推進,為此,授權麥克阿瑟可以在三八線,甚至是三八線以北的地方展開軍事行動。
因此麥克阿瑟肆無忌憚,並在10月3日,率領軍隊越過了三八線,並繼續向北推進。見狀,我國迅速組織部隊,為抗美援朝做準備。而美國在接到我國的警告後,一向輕視我國的美國政府,直接把這條警告忽視過去。
杜魯門甚至認為,我國的警告只是一種宣傳策略。美國遠東問題專家亞歷克西斯·約翰遜表示,我國發出的資訊“含有極大的虛張聲勢的成分”,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也贊同亞歷克西斯·約翰遜的看法,同時還認為,我國政府的宣告,是中蘇想讓美國從朝鮮撤兵做出的努力。
基於這種判斷,美國的最高決策者們,做出了這樣的決策:如果在朝鮮的任何地方發現了中國公開,或秘密部署的主力部隊,只要有獲勝的機會,那麼無論如何,都要繼續行動。
當然,當時美國並不認為中國有能力戰勝美軍,因此這條決策明顯就是在傳遞“遇見中國軍隊就打”的資訊,況且,美軍根本就不認為中國會出兵朝鮮,所以一開始,美國的決策者們,甚至都沒想過要做這個決策。然而,這些人不瞭解毛主席,也不瞭解中國人民保衛國土的決心。
10月7日,美國大批軍隊越過三八線,10月8日,麥克阿瑟發出了向平壤進攻的命令,這已經嚴重突破了我國的底線,毛主席大手一揮,正式釋出了抗美援朝的命令:
“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至此,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同妄圖侵略我國領土的美帝國主義,進行了殊死搏鬥。經過三年的浴血奮戰,我國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給囂張的美帝國主義當頭一棒,給美國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們開始對新中國忌憚。
然而這種忌憚不過5年,美國便又開始蠢蠢欲動。彼時,逃往臺灣的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援不斷叫囂著“反攻大陸”,特別是抗美援朝時,國民黨內持有這種態度的人越來越多。
即便後來抗美援朝,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最終勝利,國民黨也絲毫沒有收斂,反而加大了對沿海地區大陸人民的騷擾。於是,為了打擊蔣介石,更為了解放臺灣,統一祖國,在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決定炮擊金門。
這一訊息傳到美國後,立刻引起了美國政府的強烈反應。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對毛主席做出的決策高度重視,他認為如果失去了金門以及馬祖,那麼意味著,接下來蔣介石在臺灣的統治將不穩,美國也無法再從中取得利益,從而進一步影響到美國在亞洲的戰略佈局,這將直接威脅到美國的根本利益。
於是艾森豪威爾立刻,調集駐紮在亞洲各地的美軍,進行作戰準備,與此同時,還從美國第六艦隊調出兩艘航空母艦,駛往臺灣海峽。
美國的異動,毛主席有所察覺,他立刻向美國發出警告: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炮,如果美軍侵入我領海、領空,我方必會堅決打擊。
面對毛主席的警告,經歷了朝鮮戰爭的美國政府,不敢輕舉妄動,開始認真思索其中有多少真實性。然而美國被利益衝昏了腦,許多人認為,即使毛主席的警告是真的,但是美國有核武器,可以用核武器去對付新中國,國務卿杜勒斯甚至說:“我們武器庫中,有這麼多原子彈,留著有什麼用?”
於是美國政府選擇輕視這個警告,但也不願意真地捲入中國內戰,因此8月27日,艾森豪威爾公開發表了一條有迴旋餘地的宣告,表示必要時會協助臺灣方面防禦金門和馬祖。這之後不久,美國開始向蔣介石的軍隊運送物資。
對此,我國又一次進行了警告,見美國依舊我行我素,毛主席決心威懾美軍,做出了“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指示,連續向駛入金門港口的國民黨軍隊發射炮彈。受到震懾的美軍,立刻撤出中國海域。
事後,美軍不甘心就這樣撤退,又偷偷駛入我國領海。時刻注意美軍動向的解放軍,立馬發出幾顆炮彈,美軍這才明白毛主席說話算話。在這之後的兩個多月裡,美軍始終與這場戰爭保持著距離,每次給蔣艦送物資時,都會在將要進入我國海域是表示美艦“故障”,讓蔣軍自行卸貨運抵金門。
美國踢了兩次鐵板後,卻還不收斂,又第三次試探我國底線,而這第三次與越戰有關。早在越戰爆發前,美國就一直關注著越南內部局勢。對美國而言,控制東南亞等地,就等於捏住了共產主義的七寸。多年來,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一直從圍繞在中國旁邊的國家入手,尋找可切入地點,這樣控制越南自然而然成為了美國的重點。
50年代初,美國就一直暗中支援法國,阻擾越南的抗法戰爭,尤其是美國在朝鮮戰場遭遇“滑鐵盧”後,美國便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越南。1959至1960年間,越南共產黨開始大力支援和領導武裝鬥爭。美國擔心越南的共產主義浪潮,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到整個南亞,於是美國悍然出兵越南,進行所謂的“特種戰爭”。
這之後,美國逐步強化侵略越南的行動,甚至隱隱威脅到中國,毛主席立刻發出警告,要求美國“不得越過17度線,否則中國絕不會坐視不理”。對此,美國人的反應是,“重新想起了1950年朝鮮戰爭期間,中國反對美國軍隊靠近鴨綠江時所發出的警告”。
這個警告若是在朝鮮戰爭之前,沒人會相信,但現在,沒人敢不信。有了前車之鑑,美國在越南戰場上,始終不敢跨過17度線。
1965年7月,美國國防部決定向越南增兵,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遜卻不同意,擔憂中國會因為此舉感到威脅而選擇參戰。雖然國防部對此持樂觀態度,但約翰遜卻表示:麥克阿瑟當年也認為他們不會。儘管約翰遜最後,決定大規模增兵,然而美方第一時間,向中方表示美國對中國沒有敵意,並表示希望改善中美關係。由此可見,美國的確對我國產生了忌憚。
在美國三次威脅我國國家安全時,偉人三次對美國進行警告,而美國也由一開始的忽視,逐漸變為重視,可見美國就是個欺軟怕硬的惡人。幾十年過去,美國似乎好了傷疤忘了疼,多次在我國領海尋釁滋事,但中國一窮二白時就不怕美國威脅,現在更不會害怕。只要美帝國主義膽敢觸碰我國底線,那麼不惹事也不怕事的中國人民和軍隊將會齊心協力,共同粉碎美國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