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在東亞曾經的霸主中國,因為西方科技的興起開始落後於世界,朝鮮也隨之開始產生思想上的碰撞。日本自倒幕以後,開始全盤西化,逐漸迎頭趕上了還在腐朽沉睡的清政府。
日本自身的發展想要有所突破,龐大體量的清政府是日本在東亞繞不開的攔路虎,日本政府決定重走豐臣秀吉攻擊明朝的路線,先在朝鮮半島站穩腳跟。清政府在李鴻章建立的北洋體系下被“裱糊”著前進。
1882年,清政府派出袁世凱鎮壓了壬午軍亂,並將把持朝政的大院君逮捕。1884年在日本的鼓動唆使下,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袁世凱指揮清軍鎮壓了“開化黨”,並將企圖挾制王室的日軍擊退。因甲申政變中,朝鮮王妃閔氏勾結日軍,清政府於1885年派袁世凱護送在中國三年之久的大院君重回朝鮮,並任命袁世凱“總理朝鮮”。
1894年,日軍暗中鼓動的東學黨爆發起義,日本政府籍此藉口,派兵進入朝鮮,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4月,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戰敗,從此朝鮮由藩屬清政府,變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甲午戰爭之後,雖然日本替代清政府取得了朝鮮的控制權,但是沙俄又從北方逼壓而來,並對朝鮮提出了勢力範圍的主張。日本礙於實力,提出了以“三八線”為界限,三八線以北歸沙俄,以南歸日本,劃分各自勢力範圍,遭到了沙俄的拒絕。
1904年,在英國人的支援下,日俄雙方在中國東北爆發了大規模戰爭。1905年日俄雙方講和,日本取得東北南部以及整個朝鮮的所有權,並派駐軍隊至東北、朝鮮,鎮壓對日軍的反抗。
在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由日本關東軍完全掌控,為防備蘇聯可能對東北的進攻,日軍大本營重新提出了三八線劃分,將三八線以北的朝鮮地區與中國的東北地區劃歸為關東軍管理,三八線以南地區劃歸日軍大本營管理。
這次劃分,也為日本戰敗後,美蘇兩國劃分勢力範圍提供了依據,並在朝鮮半島將同一語言、同一文化、同一民族的族群劃分為兩個國家,分別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也為後來的朝鮮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1950年,朝鮮半島爆發統一戰爭,朝鮮人民軍對南韓展開全線作戰,並迅速攻克漢城。至8月份,朝鮮人民軍已將趕來支援的美軍以及南韓軍隊驅趕到了釜山外圍進行防禦。仁川登陸以後,朝鮮人民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倉皇北撤,美軍不顧中國的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並轟炸了中國的丹東市。
為了東北地區的安全,中國政府決定出兵朝鮮,保住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作為戰略緩衝。志願軍在缺少制空制海權,火力完全劣勢的情況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於1953年,迫使美韓簽署了停戰協定,朝鮮戰役落幕。
但是在戰後的關於美軍的戰損統計上,美軍與志願軍兩方卻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在戰後,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隊統計的敵方軍隊的傷亡人數約為一百零九萬左右。其中南韓軍隊的傷亡人數為六十六萬多人,而美軍約有將近四十萬人的傷亡,其餘的則為聯合國軍的其他國家傷亡人數。
但是在美軍官方的統計資料中,則顯示美軍與南韓軍隊作戰損失人員總數為一百四十七萬,遠遠超過了我方統計的傷亡人數。其中美軍的傷亡人數為十四萬,陣亡三萬,共計十七萬人,這個資料在雙方對比來講是有著很大的差距。1954年12月,陳賡在一場演講中,曾提到過美國在的傷亡情況。陳賡經歷過那場戰爭,所以說出的話離事實最近,陳賡表示美軍損失起碼有30萬以上。
先來介紹下我軍的情況:
第一次戰役時,志願軍共:六個軍的十八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兩支後勤部隊,共計三十萬人參戰。
第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共:九個軍的三十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一個鐵道兵師、四支後勤部隊,共計四十五萬人參加作戰。
第三次戰役時,志願軍還是集中六個軍,約三十萬人,另外還有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參戰。
第四次戰役時,志願軍兵力為十四個軍,其中包括四十二個步兵師、十一個炮兵師、一個坦克師、三個鐵道兵師、六個後勤分部,共計九十五萬人。
第五次戰役時,志願軍入朝兵力為十九個軍,其中包括五十八個步兵師、九個炮兵師、一個坦克師、四個鐵道兵師、六個後勤分部,共計一百一十五萬人。
至1953年5月,志願軍入朝兵力為十九個軍,其中包括五十九個步兵師、十四個炮兵師、兩個坦克師、十個鐵道兵師、五個後勤分部,共計一百三十五萬人。
而中國志願軍傷亡為三十九萬餘人次,其中陣亡、病故十七萬多人,負傷二十二萬人,合計傷亡三十九萬人。
作為多次勝利者的志願軍,在傷亡方面尚且如此之高,那麼作為失敗者美軍為什麼傷亡資料與我軍統計數字相差如此之多呢?
首先,便是美軍的陣亡評判標準。美軍對陣亡士兵的標準計算的十分的嚴格,通常情況下,都是認為陣亡便是在陣線或者戰場上傷亡。美軍的陣亡規定標準卻是:第一是與敵人正面交鋒作戰當場死亡;第二是執行戰鬥任務並非後勤保障等任務時死亡;第三則是上有能夠證明身份的標誌。
戰場之上,情況是有多種多樣的。如果是被子彈擊中,後續沒有被炮火擊中,還是非常有可能留一個全屍的,但如果是被炮彈或者被燃燒彈所擊中,那麼留下一個全屍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美國的後勤任務損失是並不會算入陣亡數字中,所以這個數字多多少少會被減少。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鬥牛犬”沃克,他是在撤退時,與慌亂逃命的南韓軍隊發生了交通事故而喪命的,因此是以交通事故作為沃克的死亡標準,並不是陣亡。
其次,美軍中有著大量“不是人”的韓國人。從1950年戰爭爆發開始,南韓軍隊一直表現的十分惡劣。當南韓軍隊單獨作為作戰單位時,不僅對陣志願軍時望風而逃,哪怕是對陣已經被美國軍隊打得重新整編的朝鮮人民軍,也是敗多勝少。
經常是美軍正在前進,或者固守待援,志願軍展開進攻後,負責側翼安全的南韓軍隊一觸即潰,將美軍的側翼暴露無遺。表現好的大概能通知一下美軍側翼出現了志願軍部隊,表現不好的一溜煙能跑得比出發時還遠,很有當年國軍“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敵軍來襲,轉進如風”的風采。
而且南韓軍隊還有一項壯舉,即創造了“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死亡的最高軍銜”—也就上文所說的沃克將軍。他就是與向南轉進的南韓軍隊發生了車禍死亡的。
後來接替沃克的李奇微,對南韓軍隊的表現大發雷霆,認為李承晚的軍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彼居然還厚著臉皮讓美軍幫他守住漢城!後來李奇微將韓國軍隊進行了拆分,將南韓士兵填充進了美國軍隊中,進行混編。雖然南韓士兵被編入了美軍,但是美軍並不認為他們是“人”,僅僅是消耗品。
美軍死亡了有著高昂的撫卹費,以及後面家屬鬧事的威脅,但是南韓士兵死亡就沒有這些顧慮。因此這些被編入美軍的南韓士兵,李承晚不認為他們是韓國士兵,而美軍也不認為他們是美國士兵,往往他們負傷戰死後,美軍不認為他們的傷亡是美軍的傷亡,他們連成為傷亡統計數字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因為他們確實在美軍的戰鬥序列中,所以志願軍戰勝美軍後,往往會將他們統計進入傷亡中。好笑的是,南韓士兵僅僅在中朝聯軍這邊的戰果統計中才能算是一個“人”被展示出來。
第三,美軍的政治環境以及撫卹金問題。自二戰以後,絕大多數的戰爭不是美國參與的,就是背後有美國的影子,而這些戰爭中的背後,是美軍一個個破碎的家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入侵格瑞那達、兩次海灣戰爭、科索沃等等。
尤其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龐大的死亡人數使得國內政治迅速向反戰方向滑落。二戰盟軍歐洲司令埃森豪威爾在競選總統時,提出了“儘快結束朝鮮戰爭”的競選口號,並最終靠著這個口號當選總統。而且美軍的陣亡撫卹金是十分高昂的,會對財政產生極大的壓力,不利於與蘇聯進行兩極爭霸。所以基於這兩點,美軍為了不讓國內的反戰情緒過於高漲,以便對沒有勝利的朝鮮戰場繼續維持戰爭,隱瞞掩蓋了部分傷亡資料。
最後一點,則是為了“臉面”。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美國在亞洲、歐洲、太平洋戰場上都貢獻過力量,而且羅斯福總統推進的租借法案,才使得蘇聯與英國有底氣抗衡住了德國法西斯的進攻,雖然蘇聯在後期的鋼鐵洪流勢不可擋,但是租借法案的誕生,是對蘇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朝鮮戰爭時,冷戰的端倪已經初現,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力量,美國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另一極的蘇聯看在眼中。而且美國當時的工業總產值已經完全超過了原來的頭號帝國領頭羊—英國,而中國則是一個百廢待興的農業國。
一個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在朝鮮戰場上,對陣一個剛剛統一的農業國,完全沒有達到當初設想的戰略意圖,這就是完完全全的失敗。連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軍司令克拉克也說,他是唯一沒有在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將軍。為了在其他方面找回對陣“農業國”的臉面,美軍不得不在傷亡數字上動了手腳,以便掩飾美軍失利的尷尬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