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在天安門廣場上打響了一場熱火朝天的特殊“戰鬥”——人民大會堂正式動工了!
“建造一個能容納萬人開會的大禮堂”這個設想,是毛主席首先提出的。1956年時,恰逢中國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在吃飽穿暖以後,人們的精神層次又上升了一個水平。
根據人們的呼聲,為了讓百姓也能聽到黨中央的聲音,於是國家決定建造一個大型的會堂,以供黨中央開會用。
人民大會堂就是在這樣熱烈的呼聲中動工了,工地上一派喜氣洋洋,工人們也格外有幹勁,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大會堂建造的過程中,我們遇上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第一步的方案設想就難住專家
在動工前夕,國家向全國各地的建築專家與高材生髮出了邀請函,希望有志之士能夠齊聚北京,共同商討大會堂的設計方案。
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前來,這些專家裡很多都有豐富的建築經驗,按理說大家集思廣益,方案很快就能確定。
但是事實卻完全相反。
因為這是一個預計容納上萬人的禮堂,即使他們經驗豐富,但是也沒有建造過這麼大的工程,所以很多人提出的思路都是老一套,並且根本不適用這麼大型的建築。
另一方面,大家都是各地的建築精英,很多專家也不太好提出反對意見,於是設想方案的進度竟然一度止步不前。
眼看動工迫在眉睫,竟然連方案都沒有研究出來,領導們心急如焚,於是此時此刻,周總理牽頭,提倡“解放思想,發動群眾”,並且親自發話:可以讓一些優秀的青年專家也參與進來!
一時之間,專家組的青年建築師多了起來,沒想到,方案的設想果然有了進展!
年輕人思想開放,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雖然他們的建築經驗少,但是思路卻特別新穎,年輕人提出設想,老專家們則完善不足之處,一時之間雙方取長補短,最終方案很快就確定下來。
專家組在經過多次改稿後,將最後一版定稿交到了周總理的手中,周總理詳細看了平面圖和立體圖,先後諮詢了各方專家,詳細分析規劃圖,最後徵求在場同志以後,一錘定音。
大會堂建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坐西朝東,長336米,寬206米,高出天安門,總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
方案完成以後,就要開始下一步動工了,當時因為新中國百廢待興,各方經濟、物資等都比較匱乏,所以周總理指示:人民大會堂的所有用材,必須中國製造。
一時之間,各地的工廠開始緊急趕工,為建造人民大會堂做好充足的準備。
不過,在動工之前,還要考慮一個非常大的難題,那就是拆遷工作。人民大會堂的選址區域當時是一片繁華的商業街,而商業街的兩側不止有眾多店鋪,還有很多民宅。
這條商業街涉及到各大機關單位幾十處,民宅684戶等,機關單位還好克服,但是民宅就不好處理了。
這些民宅幾乎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如果想要說服居民們搬家,可以想象難度之大。
首先,要考慮到居民的意願,將心比心,讓他們放棄自己代代相傳的老房子,確實不太容易;其次,就算居民們願意配合,那麼如何安置他們又成了一大難題。
當時負責拆遷的同事已經做好了“艱難勸說”的工作準備,但是誰承想,這個工作竟然出奇地輕鬆又順利。
居民們一聽說要蓋人民大會堂,紛紛表示會積極配合,甚至很多家庭在搬家時還喜氣洋洋,因為他們現在生活的地方,將來會是國家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他們這是在為國家做貢獻!
更有居民表示不用麻煩國家安置,他們可以自己去找住所,於是很多居民們就拿著國家補償的幾千塊錢,拖家帶口的去自行尋找新住所了,沒有人抱怨過半句,大家都用最快的速度搬離了選址區域。
正式動工,又遇難題
選址工作已經做好,工人終於可以動工了。
在預計方案裡,地基打到4米深就可以了,但是開工後工人卻發現,由於這裡地勢的影響,4米根本挖不到老土層,要挖到整整8米才可以。
這樣一來,工程量瞬間就大了很多,要知道,那個年代沒有挖掘機,也沒有高科技,完完全全靠人力去挖地基,可以想象難度至少增加了一倍!
在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指揮部只能再次發起號召,希望有工人能夠積極參與進來,眼看著國家遇到了難題,一時之間各地的勞動工人紛紛加入了建設的隊伍。
讓人動容的是,這些工人組成了“義務勞動小隊”,他們勤勤懇懇地參與到建設中來,為大會堂的工程解決了一大難題。
工人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卻又來了,在人民大會堂動工之前,連一噸鋼筋都沒有,如何能在規定的10個月之內完工呢?
要知道,當時新中國的物資極度匱乏,又因為人民大會堂代表的政治意義非凡,所以我們絕不使用進口的材料,因為中國要向外界證明,我們自己也能創造奇蹟!
於是全國各地的企業開始紛紛加入到建設工作中,很多能力出眾的企業傾巢而出地趕工,而鞍鋼集團更是直接定製了4000餘噸的鋼材給工程。
在全國人民同心協力下,材料匱乏的問題就這麼迎刃而解了。
3個月後,人民大會堂的頂棚開始建造,頂棚的高度達33米,並且要滿足“滿天星斗,水天一色”的理念,這又難住了工人們。
這麼大的禮堂,想要支撐起頂棚不可能只用一根立柱,於是工程師們就打算用鋼樑支撐頂棚。設想倒是沒什麼問題,就是大家在吊鋼樑的時候卻屢次失敗。
當時一根鋼樑足足55噸重,中國也沒有相當重量的起重機,於是只能兩個起重機同時從兩頭吊。
但是因為鋼筋太重了,在勉強吊起後,鋼樑開始向下彎曲,已經呈變形趨勢,即使勉強吊上去了,也無法正常建造,畢竟人民大會堂的工程馬虎不得。
就在大家犯愁時,一個叫包瑞林的工程師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兩個龍門架固定住鋼筋,加一個水平梁,最後做一個菱形的鋼架,直接固定在鋼樑上。
其實說白了,就是做一個夾板改變受力結構,保證鋼樑不向下彎曲。這個法子一被採用後,大家夥兒就立即動工。
在準備完成後,大家再次嘗試吊鋼樑,沒成想,竟然一下子就成功了!
雖然工程又有了進展,但是此時距離10月之期已經過半了,而大會堂的建設才只完成了一小半,大家都覺著每天這樣硬趕工也不是辦法,於是團隊裡開始了頭腦風暴。
有人提出可以分工進行,比如外部與內部、頂部與地面,在相互都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一起動工,沒有必要乾等著。
大家說幹就幹,在大禮堂的內部,工人們搭起一個30米高的腳手架,腳手架分8層,也就是可以有8個操作檯同時進行!
這個辦法果然快,這樣的作業方式,使工程的進度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原本以為剩下的一大半工程不能如期完工了,但是誰知就在人民的團結努力下,1959年8月份,大會堂竟然順利完工!
名字原來是毛主席親自取的!
1959年9月9日,毛主席親自到工地現場觀看。
此時的北京市委書記萬里向毛主席彙報工地情況,萬里向毛主席表示:“這個大會堂還沒有正式命名”。
毛主席問:“你們有啥好建議嘛?”
萬里回答:“工人們都叫大會堂工地呢,有人提議叫人民宮。”
毛主席想了想說:“宮嘛,有點封建了,我看就叫人民大會堂吧!”
自此,這個能容納萬人的大會堂就有名字了,人民大會堂歷時10個月,在勞動人民的智慧催動下,保質保量地按時完工了。
人民大會堂的建造,堪稱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了,從開工前的一噸鋼筋都拿不出,到國人齊心協力攻克難關,這是我們時代的里程碑,也是中國人團建奉獻的印記!
人民大會堂的建造,是中國百姓的無私付出,是國家領導人的日夜操勞,更是眾多工人的艱辛汗水,他們一起鑄造了這座殿堂,承載的是無數國人的驕傲與希望。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中國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無窮,人民大會堂的誕生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這也是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精神緣由,因為“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