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據史料記載,哈薩克族的遠祖烏孫人居住的就是這種氈房。
哈薩克族是一個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多年的遷徙生活讓他們創造出了造型別致,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氈房。這種便於攜帶和拆卸的住房承載著他們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和傳承。
許多來新疆觀光的內地遊客,總是把哈薩克族的氈房同蒙古族的蒙古包混為一談。
哈薩克族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民族,駿馬和音樂是他們的兩隻翅膀。因而在他們的口中,氈房的稱謂特別具有詩情畫意:一是草原的“白色宮殿”,二是“馬背上的房子”。這氈房的材料——毛氈(毛氈產自馬牛羊駝之毛皮),既遮風擋雨,又防潮隔寒。另外,既然有“白色宮殿”之說,那麼,毛氈的顏色肯定是以白色為主的了,淺棕色的是少數。
一般而言,氈房分為大小兩種。
小氈房容易搭建,整體就是一個圓錐形,只不過有四塊、六塊、八塊甚至更多一些的房牆的區分罷了。簡易的小氈房又稱為“闊斯”。
相比而言,大氈房就要複雜得多。它一般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圍牆、房杆、頂圈、房氈和門。大氈房的上部是圓弧形,也就是穹形,下部為圓柱形,頂部有天窗,覆蓋上活動的氈子,用於通風。因而氈房的格架要求特別,必須是草原上特有的紅柳木所制,因這種紅柳木既堅固又極富韌性,能起到很好的支撐和固定作用。
進過氈房的朋友都深有體會,氈房的門較小,而且多是雕刻著花紋的雙扇木板門,哈薩克語稱之為“斯克爾菜烏克”,一般高1.5米,寬0.8米,離地面較高,為的是用來防禦積雪和嚴寒。一般情況下,門的方向朝東南方。
哈薩克氈房內部的陳設和佈置也有一定的規矩。
堆放東西的部分和住人的部分是分開的,一般情況下門的正對面的上首往往擺設著裝有貴重物品或衣物的木箱和木櫃,兩邊則整齊地疊放著被褥等,而且都用花布蓋好,進門的左右上方是鋪位,大箱子前鋪上帶有花紋的坐墊後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現牛羊。
從這裡我們不難理解,蒙古包其實就是“穹廬”的傳承,蒙古語為“格日”。
蒙古包是蒙古人民在總結、發揚光大前人發明的基礎上的一項偉大的藝術結晶,它的產生也是源於蒙古民族隨水源、牧草不斷遷移的要求,其居所必須要製作簡便,易拆裝,便於攜帶,並且要防風隔潮。
蒙古人將自己這種圓形尖頂的天穹式房屋稱之為“格爾斯”。蒙古包並不是蒙古語而是滿語,這是因為滿族稱蒙古人住的房子為“蒙古博”,“博”是“家”的意思,由於“博”和“包”音相近,蒙古包就作為一個語音的音譯流傳了下來,至今已有了300多年的歷史。
蒙古包的結構架設更為簡單,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一個人就可以搭蓋。蒙古包也是由五個部分組成,及套瑙、烏尼、哈那、氈牆和門。
蒙古包搭建好了之後,就開始內部裝修了。
勤勞的蒙古婦女在地上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生活傢俱,四周掛上鏡框。以房門、火灶、佛龕為中心線,佛龕靠近柵欄的地方,上面是牛毛或者是毛氈製作而成的成吉思汗像,正中間的火爐主要是用來做飯和取暖的,右側是家中的長者座位和睡覺的地方。左側則是一般成員的“領地”。
當然,關於蒙古包和哈薩克氈房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就是看氈房的頂部,如果是圓弧形頂的就是蒙古包,而類似尖錐形的則是哈薩克氈房。另外一個區別是哈薩克搭建的氈房的杆子是一頭彎的,要把彎頭和架牆連在一起,而蒙古包用來搭建的杆子兩頭都是直的。
END
編輯 | 曹文豔
來 源 / 新疆旅遊線